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标签:艾滋病;病因病机;探讨
二十几年来,中医界对艾滋病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利用传统中医中药对艾滋病进行临床和科研,并取得一定成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及分析,以期为中医临床艾滋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 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及分型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出现艾滋病症状需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平均时间为7~8 a,患者的临床表现从没有或仅有少量症状逐步发展到多系统和多器官的综合病症。《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93—2008)按时间顺序对HIV感染各阶段进行临床分期,并根据各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不同设定了临床各期的标准。
1.1 临床表现
1.1.1 急性HIV感染综合征 在初次感染HIV时出现发热、咽痛、皮疹、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头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1.1.2 持续性全身淋巴腺病 不明原因的腹股沟以外两处或两处以上的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 cm,持续3个月以上。
1.1.3 HIV感染中后期临床表现[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 (1)A组临床表现:a)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不超过原体重10%;b)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近6个月内≥2次;c)带状疱疹;d)口角炎、唇炎;e)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近6个月内≥2次;f)结节性痒疹;g)脂溢性皮炎;h)甲癣。(2)B组临床表现:a)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10%;b)不明原因的腹泻,持续超过1个月;c)不明原因的发热,间歇性或持续性超过1个月;d)持续性口腔念珠菌感染;e)口腔黏膜毛状白斑;f)病(现症的);g)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体腔或内脏脓肿、脓性肌炎、骨和关节感染、脑膜炎、菌血症);h)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牙周炎或口腔炎;i)不明原因的贫血(血红蛋白1个月);m)慢性等孢子虫病;n)非典型性播散性利什曼病;o)卡波西肉瘤;p)脑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q)浸润性宫颈癌;r)弓形虫脑病;s)肺外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脑膜炎;t)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u)HIV脑病;v)有症状的HIV相关性心肌病或肾病。
1.2 临床分期 见表1。
1.2.1 I期(原发感染期)  此期为HIV初次感染人体时引发机体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高病毒血症引起的急性HIV感染综合征,持续l周~3周后自愈,部分感染者可以无临床症状。此期血液中尚无抗HIV抗体,但可检测到很高的HIV病毒载量。第二阶段为机体对HIV感染的反应由急性期转入慢性期的演变过程,持续时间约为6个月~12个月,此时患者出现血清阳转,病毒载量从峰值下降至一相对稳定的水平,临床上可无症状或仅有全身性持续性淋巴腺病。
1.2.1.1 I—A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a)急性HIV感染综合征和不同时间进行的2次HIV核酸试验均为阳性,兼有HIV抗体阴性或不确定;b)近1个月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不同时间的2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兼有HIV抗体阴性或不确定。
1.2.1.2 I—B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a)最近6个月~12个月出现血清阳转,和CD4≥500/mm3;b)HIV感染和流行病学资料证实6个月~12个月内的HIV暴露史,和CD4≥500/mm3;c)HIV感染和无临床症状或伴有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1.2.2 期(HIV感染中期)  此期为机体免疫系统与HIV处于相持的阶段,平均时间为6~7.5 a,特点是患者的免疫功能逐步降低但尚未严重缺损,患者伴有部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的临床表现,在早期较少,后期较多,但无艾滋病指征性疾病。
1.2.2.1 一A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a)HIV感染和A组临床表现之一项;b)HIV感染和CD4细胞≥350/mm3。
1.2.2.2 一B期 符合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a)HIV感染和B组临床表现之一项;b)HIV感染和CD4细胞200~349/mm3。
1.2.3 期(HIV感染晚期。艾滋病期) 此期为感染HIV后疾病进展的最终阶段,患者因免疫系统严重缺损,出现各种艾滋病的指征性疾病,在本标准归纳为C组临床表现,包括严重HIV消耗综合征,严重的机会性感染,HIV相关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病症。
2 中医病证范畴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参考值阴性艾滋病是近20年发现的一种慢性病毒(HIV)感染的恶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病死率高,病情复杂而深重。
从中医角度分析其病证范畴,根据其强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以及发病和临床表现的相似性,
当属“疫病”、“虚劳”范围。在原发感染期(I期),以急性HIV感染综合征和持续性全身淋巴腺病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痰核瘰疬、咽痛、皮疹、腹泻、口干溲黄、舌红、苔厚腻等或无临床症状,呈现一派温毒或湿热秽浊之邪致病特点,与中医的瘟疫相似。
随着病情的发生发展,进入HIV感染中期(期),机体免疫系统与HIV病毒处于相持的阶段,平均时间为6~7.5 a,患者的免疫功能逐步降低但尚未严重缺损,伴有部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呈现由里及表的特点,患者出现全身疲乏、进行性消瘦、自汗盗汗、频繁感冒、舌淡嫩、脉虚软或沉弱等,当属伏气温病。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进入 HIV感染晚期,艾滋病期(期),此期为感染HIV后疾病进展的最终阶段,患者因免疫系统严重缺损,出现各种艾滋病的指征性疾病,包括严重的HIV消耗综合征,严重的机会性感染,HIV相关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病症,命元精气虚衰,各种病邪纷至沓来,而呈现正虚邪恋、痰瘀结聚、阴阳虚实、寒热错杂,病情异常复杂,是一种正邪相恋、虚实错杂的复杂病变,常见的继发病证,如咳喘、肺痨、口糜或鹅口疮、泄泻、胁痛、癥积、血证、痰核瘰疬、赘瘤、鹅掌风、蛇串疮、斑丘疹、头痛、头晕、痴呆、肢体麻木、震颤、痉厥以及耳鼻喉眼部病变等临床表现,当属中医慢性虚损性改变,为虚劳。
3 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3.1 病因分析 艾滋病属于中医瘟疫或伏气瘟疫及进行性慢性虚损性改变,其主要病因系感染疫毒之邪已成为共识。本病疫毒的性质,为湿热秽浊之邪。内因诸如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血虚体弱、损伤、情志所伤等,均为促进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病毒之邪侵入人体是否发病不仅取决于病毒之邪,更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抵抗能力;人体免疫功能概括在元气当中,元气根于肾,并经三焦而敷布周身,激发和推动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在艾滋病的虚损脏腑中,元阴元有对机体阴阳进行调整的作用,因此,艾滋病的发生又以肾阴肾阳的虚损为主要原因。
总之,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感受疫毒、温毒湿热之邪,稽留三焦或内伏营血,一旦正不胜邪,则潜伏的疫毒萌动鸱张,由里而发,流溢三焦,累及卫气营血,损伤三焦脏腑与命门元气(元阴元阳),造成慢性全身性虚损,进而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形成、和各种邪毒的内陷留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病理过程。因此,正虚与邪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一大特征。
3.2 病机分析 艾滋病疫毒侵入人体直至发病,不仅取决于病邪的致病强度,还取决于人体元
气或精气的盛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又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相反,“邪气盛者,精气衰也”(《素问·玉机真藏论》)。明·吴有性在讨论温疫发病时也指出:“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温疫论·原病》)。在艾滋病发病的内因方面,诸如禀赋不足或易感体质、房劳过度、供血体弱、损伤等,均可导致精气亏虚、元气不足,而成为由HIV感染发展为AIDS(艾滋病期)的内因。
温疫毒邪因具阳热之性,而最易伤阴耗液。不仅如此,温疫毒邪又能损耗元气,所谓“壮火食气”。其病理机制主要有:在正邪抗争过程中,疫毒对元气的消耗性损耗;热盛伤阴,进而阴伤及气;热邪逼迫,汗出过多,可致气随汗泄;病变过程中,呕吐泻痢、血热妄行皆可导致阴液外脱、气无所附,甚至阴竭阳脱。
虚损,指精气血阴阳之亏虚与五脏六腑之损害。虚损这一病理改变多由劳伤过度所致,故又称虚劳,一般属于内伤范畴。然而,清·吴澄指出:“虚损一症,不独内伤,而外感者亦有之
矣”,他将外感病所致虚损称为“外损”,并指出:“时行疫厉……若无法,拖延数月,必致真气大伤,终成外损之症”(《不居集·吴师朗治虚损法》)。疫毒致病,除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多数又具有酷烈性、广泛而深重性,因此,温疫病变过程中除表现邪毒炽盛的特点外,倘若久延失治也容易造成对人体脏腑精气及命门元气的损伤。
艾滋病病变发展趋势——命门三焦元气虚衰,虚者愈虚;热毒浊瘀阻遏三焦,实者愈实。艾滋病晚期出现极度恶液质及各种机会性感染与肿瘤,说明随着三焦脏腑精气血阴阳日衰,疫毒内蕴愈深,同时各种外邪乘虚而入,邪毒流溢阻遏三焦,从而形成全身性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证候;病至终末期邪毒滞留不去而命元(包括元阴元阳)诸脏衰竭,以致命元败亡、阴阳离绝而死。
综上表明,艾滋病临床特征为病变广泛而深重,是由温邪疫毒或湿热浊毒流溢三焦、累及卫气营血,热毒易消的五脏阴精、损耗三焦元气,湿浊之邪则阻遏三焦气机、损伤五脏阳气,从而呈现一派热毒浊瘀内蕴、气阴(血)或阴阳虚损的征象。其虚损病变涉及多脏腑的精气血阴阳,非一脏一腑亏虚可比;虚损可谓深达命门根本,也非一般脏腑虚损可言。实际上,艾滋病三焦诸脏腑广泛而深重的病理特点和正虚邪陷、虚者愈虚、实者愈实的病变发展趋势,恰恰符合命门元气三焦系统的病理过程。
总之,艾滋病系湿热疫毒之邪为患,疫毒为直接致病因素,毒邪性质以湿为主,湿毒是其发生发展及独特演变规律的病理基础,艾滋病毒邪直伤元气为其主要病机特点,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候;病位涉及心、肝、脾、肺、肾,以肝、脾、肾三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