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语言学看翻译中的等值
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等值已逐渐成为一个基本的因素。但是对于这一概念如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翻译中的等值是非常复杂的,任何一个简单的定义都无法说明其内涵。符号语言学侧重对符号和标记实践的研究。本文运用符号语言学的方法分析翻译理论中的等值问题。represent的用法
翻译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任务,因为是接收者,而非说话者来决定目标内容中的重要因素(Skopos Chris-tiane Nord, 1997)。翻译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重大的进步,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和探索。关于翻译之间的等值问题一直是我们讨论的中心话题,Eugene Nida (1991)在《语言、文学和翻译》一书中提到:实现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方式与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欣赏方式之间的等值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为了实现等值,译者就必须能够做到以原语读者的身份全面理解原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它的本质就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符号学和翻译研究之间关系密切,都关系到信息或是文本,即符号的用法,解释和操作。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将原文和译文都视为交流的标记,讨论翻译的等值问题。
一、符号学理论与翻译
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和理解符号的科学。符号学的奠基人——瑞士学者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要创建一门研究符号(希腊词是semeion)的科学:符号学(semiology),并建议把语言学当作这门一般科学的一部分。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是符号中的一种。除了语言符号外,还存在大量的社会符号。索绪尔把符号看作是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结合。所谓施指,就是表示者,所谓所指,就是被表示者。符号学使语言回归本源,产生了符号语言。符号语言学是对受语法、语义和语用规则支配的符号的使用。从符号语言的广角来看,不同的语言、文字、图标、和其它信息表示,都是语义元素在不同场合下的符号表示。他强调符号的社会性,认为语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就是它的一个内在特征。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过是符号语言的不同表现而己。
索绪尔是符号学的奠基人,而当今理论的形成主要归功于美国逻辑学家查尔斯·皮尔斯(Charles Peirce)的“符号三分法”。符号三分法的内容为:1.象似符(icon),指具有复制性质的符号,如照片、画像,脚印;2.标志符(index),与客体之间有联系的符号,可以作为客体标记,这些符号与客体之间的象似性弱于象似符,有些抽象。如路标、风向标;3.象征符(symbol),能以直观的方式表示比较抽象的内容的符号,与客体之间有常规联想关系。如
图腾、交通信号。皮尔士对符号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符号或表现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所以,每一个符号化过程都体现了符号本身、符号代表的客体与解释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符号学对于翻译研究的贡献在于它对意义的研究。美国的哲学家、行为语义学家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系统发展了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并将符号的完整意义用于语言研究。莫里斯认为任何符号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实体,即:符号载体(a sign vehicle);符号的所指(a represent of a sign)及解释者(an interpre-tant)。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符号学的三方面的意义,即形式意义(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存在意义(符号与所指对象的关系)以及实用意义(符号与解释者的关系)。这三个意义的总和即是符号的完整意义。他将自己的符号学意义观应用于语言研究,将语言意义分为三个方面:言内意义(句法学)、指称意义(语义学)、语用意义(语用学)。莫里斯的研究成果对符号学、语言研究有着重大贡献,对翻译学的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社会符号学认识意义的方法,有助于译者通过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更能够通过符号之间及符号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原语可能包含的一切含义,有助于译者进行跨文化、跨语言的符号转换过程。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方法,符号学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优越性:
(1)符号学是分析翻译现象最全面的体系。(2)符号学使翻译研究跨出了纯语言研究的范围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而绚丽多彩的天地,即文化的比较研究,能够全面系统地描写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3)符号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解释翻译现象的能力。它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方法、广泛的研究范围,还有不断发展的系统结构有助于使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从符号学角度探讨翻译会为翻译理论中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谭载喜在《新编奈达论翻译》中提到:翻译过程中采用社会符号学观点的一个特殊优点,是它有助于说明译文的有关一切都具有意义。把符号学观点运用于翻译的一大价值,是它与语言描写过程中所采用的社会语言学观点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翻译理论的研究隶属于比较语言学,符号语言学的学习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翻译理论,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中的等值。也就是说,翻译理论能够通过符号语言学的三个方面: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来进行分析。
二、翻译中的等值
1.句法含义和同等性
句法含义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内容,它研究句子结构的规范性。所有的语言都受到一些普通的语法规则限制,并在语法上表现出一些相似之处,这对英语和汉语来说也是一样。基本句子结构的一致性为我们的等值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无需调整句子结构就能经常在原文中到并列的句子结构。
例1:The Eskimos taught their children with great care.
译文:爱斯基摩人教育孩子十分认真。
以上的这个例子表现了句子结构中的完全的等值,并且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然而,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这种不同就明显地表现在句法方面。就拿定语来说,在英语中它可以前置或后置,但是在汉语中,定语通常是前置的。就这点而言,为了在句法意义上实现等值就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例2:The remnants of German armies in France were now in full retreat.
译文:在法国的德军残部如今已处于全面退却之中。
相对而言,句法上的等值更容易实现,因为语言中的句法结构是强制性的。当人们使用一门外语来表达自身观点时,他们不得不遵守这种语言固有的规则;在遇到语言上的矛盾时,他们就必须作出调整从而使听者明白他们的意思。例如,在英语中地点状语通常放在时间状语的前面,然而在汉语中情况则正好相反。
例3:When Marco Polo was born in Venice in 1254, his father Nicolo Polo and his uncle Maffeo had just left the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