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概要
作者:撒迦利亚。
日期:主前520-475年(前半1-8章在主前520-518完成,后半9-14章在主前518-475完成)。
地点:耶路撒冷。
目的:指出耶路撒冷将来在神国度中的荣美,并鼓励当时百姓热心建殿;并安慰以列人,神必亲自粉碎四围敌人,建立永久和平的国度。
主旨:重建圣殿(与哈该书同)
历史背景:
撒迦利亚(意:神必记念)为一祭司家族之后裔。此外,他的身世无人知晓。犹太传说(他尔根与约瑟夫)一日他在殿中被人暗杀。他可能是太23:35所说那位。他与哈该为同时代人,比哈该年轻。
据圣经所提供的线索推测,他是生在巴比伦,是第一批从巴比伦归回。他祖父为归回之祭司,他父亲可能早逝,因此以斯拉把他归在他祖父而不归他父亲之名下(拉5:1;6:14)。当尼希米为省长时,他继承父亲任当时祭司长之一(尼12:12-16)。犹太遗传(他勒目)补述他与哈该并玛拉基三人均是犹大大公会议员之要员。
撒迦利亚与哈该同时蒙召(主前520年)(拉5:1),然而他事奉的年日比哈该长。哈该事奉三月零廿四天后便匿迹;撒迦利亚则延续至主前475年左右(参9:13)。如此他一生的事奉约有四十五至五十年之久。
撒迦利亚书之历史背景可与哈该书的共用,撒迦利亚书与哈该书均记事奉的日期。全书可表达述说如下:
大纲:
一、八异象(1-6章)
全书导论
1、第一异象:1:7-17节
2、第二异象:1:18-21节
3、第三异象:2:1-13节
4、第四异象:3:1-10节
5、第五异象:4:1-14节
6、第六异象:5:1-4节
7、第七异象:5:5-11节
8、第八异象:6:1-8节
二、四信息(7-8章)
1、第一篇信息:7:1-7节
2、第二篇信息:7:8-14节
3、第三篇信息:8:1-17节
4、第四篇信息:8:18-23节
三、二默示 ( 9 – 14 )
38所1、第一默示:9-11章
2、第二默示:12-14章
摘要:
撒迦利亚被称为「异象先知」,因他的书充满异象,是旧约中比较多异象的一本,与以西结、但以理及启示录互相媲美。四个人中只有撒迦利亚在以列地见异象,其余三人(以西结、但以理、约翰)均不是在本国内见异象。
撒迦利亚书为一本不易明了的「启示录」。主要信息是说建圣殿与建圣民。故事的前半(520-518B.C.)(1-8章)是鼓励人民与领袖重建圣殿,叫他们知道这件工程对将来有重大的关系。后半段(9-14章)写在圣殿落成后(主前516年),是说到他们国家将来有美好的前途。简单的说,前段论选民与圣殿;后段论弥赛亚与其国度。
本书的段落相当明显,可分三大段:(1)八大异象(1-6章);(2)四篇信息(7-8章);(3)二个默示(9-14)。
一、八个异象(1-6章)
1、全书信息(1:1-6)
本书开启先有一篇精简的信息;此篇信息为全书之导论,因这是一篇呼唤悔改之信息(1:1-6)。先知从信仰生活角度劝百姓悔改(参哈该从日常生活之祸福方面劝百姓悔改),因此下面八个不同的异象均与这信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八个异象(1:7-6:8)
随着那呼唤人悔改的信息之后,作者立即记录他一天晚上所见的八个异象。这些异象在出现的次序上有极重大的意义,指出悔改归神的重要,因神是掌管万有的神。下面是对八个异象的简释:
第一异象:1:7-17节
A、名称:骑红马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异象。
B、内容:四围的列国都平静,唯耶路撒冷和犹大荒凉(11-12节)。“骑红马者”是耶和华的使者,也有人说这是主耶稣。“洼地和番石榴树”是代表犹大地的荒凉。“红马、黄马、白马”是指神对全地的察看,见列邦都是过着太平安稳的日子(1:11节)。
C、意义:神为耶路撒冷和锡安心里极其火热(14节)。并预言今后耶路撒冷的复兴(17节)。
第二异象:1:18-21节
A、名称:四角与四匠人的异象。
B、内容:“四角”是代表四个强国(即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他们曾攻击过神的选民,也可以说是神用他们来惩罚选民的悖逆(参、15节)。“四匠人”这四个匠人是与四角有关,是用用来打掉四角的。有人是这样解释——如波斯打败了巴比伦,希腊打败了波斯,罗马打败了希腊,到最后基督打败了一切,国度归于耶和华(但2:44-45节,启11:15节)。
C、意义:神兴起强权,也催毁强权,至终是要建立弥赛亚的国度。
第三异象:2:1-13节
A、名称:拿准绳者的异象。
B、内容:用准绳量耶路撒冷,是表明策划重建。神要成为耶路撒冷的保护(火墙)和荣耀(5节)。
C、意义:神要惩罚列国,重建耶路撒冷(8、12节)。
第四异象:3:1-10节
A、名称:撒但敌对约书亚的异象。
B、内容:撒但与约书亚作对,神责备撒但,并见证说:“约书亚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虽然约书亚有破口,但是神要堵住他的破口,叫他脱下污秽的衣服,穿上华美的衣服,并将洁净的冠冕戴在他的头上。(注:在此“约书亚”是代表“选民”,也就是代表所有被掳归回的人。)
C、意义:事奉神的人必须要脱旧换新,不给仇敌留下任何的破口,并要遵守神的命令,才
可以管理神的家,看守神的院宇(4-5、7节),有分于事奉神,并能享受平安的环境(10节)。
第五异象:4:1-14节
A、名称:金灯台与橄榄树的异象。
B、内容:看见一个纯金的灯台(是指被洁净的选民为主作见证,但这灯台也可代表主的自己,4:11-13节),灯台上有七盏灯(是指神的七眼10节,也就是神的七灵,启5:6下),旁边有两棵橄榄树(是指大祭司约书亚和所罗巴伯,他们两是受膏者,是被圣灵充满的人。)
C、意义:是叫所罗巴伯和约书亚要刚强,建殿的工作必没有人能拦阻的,4:6-9节,参3:9-10节。
第六异象 :5:1-4节
A、名称:飞行书卷的异象。
B、内容:看见一飞行的书卷(表征神公义的律法),是为的在地上执行审判,凡是偷窃的(应指不将十分之一奉献,参该1:6、9-10。2:16-17节。或指因贪心所产生的贪婪),必按这书卷的话被除灭。
C、意义:不偷窃神的物,将十分之一奉献,要为着建殿的需要,免得落在神的审判之中。
第七异象 :5:5-11节
A、名称:在量器中妇人的异象。
B、内容:出来的是一种量器(是买卖的工具,是指贸易说的),这是恶人在遍地的形状(这是说到买卖的不公,满了罪恶),妇人在量器中(这是说明在贸易中隐藏着罪恶),将那片圆铅扔在量器的口上(说明商业中的罪恶受到了神的限制)。见有两个妇人出来(说到商业倍数的发展),在她们翅膀中有风,翅膀如同鹳鸟的翅膀。她们将量器抬起来,悬在天地中间(这是说明邪恶的商业快速的扩展)。要往示拿地去(表示贸易很快地转到巴比伦),为她盖造房屋(表明当时巴比伦还没有重建,一旦建造完毕,贸易和罪恶的中心就在那里,启18章)。等房屋齐备,就把她安置在自己的地方。
C、意义:这异象主要的意义是说到以列人曾经有一段历史被掳到巴比伦,在巴比伦学商业中的罪恶,现在让这商业的罪恶归回到巴比伦去(示拿地)。所有神的选民都该过诚实简单的生活。
第八异象 :6:1-8节
A、名称:四车辆的异象。
B、内容:有四辆车从两山中间出来;那山是铜山(“铜”在圣经中是代表“审判”)。四辆车(代表审判的实行)套着四匹不同颜的马(说到神的审判用不同的方式),这是天的四风,是从普天下的主面前出来的(“风”是说到行动迅速)。这些车马往南往北,并往全地执行审判,叫神的心得安慰。
C、意义:神在执行审判中保守他的选民,毁灭他们的敌人,这是以列人莫大的安慰。
C.历史插段(6:9-15)
在这八个异象之后,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大祭司约书亚加冠,这也是预表弥赛亚加冠,弥赛
亚身兼二职,就是祭司与君王,筹定和平(6:13),建立和平的国度,就是弥赛亚国。神一切工作的最后得胜,就是弥赛亚为王;还有就是殿的建成,荣耀的教会出现,神永远的旨意得成。
二、四篇信息(7-8章)
在撒迦利亚所见的八个异象之后,还有四篇信息。这四篇信息是神回答人的提问。
1、第一篇信息(7:1-7)论虚假的禁食
1)人的提问:1-3节。犹大人在被掳的七十间,每当五月份、七月份他们都哭泣禁食。五月份是神的殿和耶路撒冷被火焚烧,七月份是犹大省长基大利被杀(王下25:25节)。但现在他们已经从巴比伦回来了,圣殿也正在重建,整个局势有了改变,是否还需要禁食悲哀。
(2)神借先知的答复:4-7节。禁食不在外表的形式,乃在实质的悔改,要听神借先知所说的话。否则禁食无效。换言之,他们若肯听从神借先知所说的话,他们就不必禁食悲哀。在此神借先知责备他们只有虚假的外表,没有内在的实际。
2、第二篇信息(7:8-14)论被掳的原因
这篇信息是解释他们为什么被掳到外邦的原因,乃是因他们不肯听从神的仆人众先知的话(7:12节),欺压无依无靠的人,埋没公理,丧尽良心,无恶不作(7:9-11),故此神向他们大发烈怒(7:12节),分散他们到异邦中(7:14节)。
3、第三篇信息(8:1-17)论复兴和祝福
这篇信息是带安慰性的,主要是指出两个方面:(1)指出耶路撒冷必得复兴,因神为锡安心里为热(8:2),要加倍给他们祝福,要领他们从四面八方归回,重作他们的神(8;1-8);(2)再次宣告要赐给他们新的祝福,使他们出入得平安,地土必有出产,只管手要强壮,完成建殿的工作(8:9-17);神就要把这些福赐给他们。
4、第四篇信息(8:18-23)论悲哀变欢乐
这篇信息不但有安慰性,还有激励性;他们常常紧守禁食悲哀的日子,这些都必要变为欢欣喜乐的日子。他们已归回祖国,神已应许重作他们的神,他们应当快乐。这事之后过了二年,圣殿完成,他们果真转忧为喜,大大喜乐(拉6:15-16,22)。喜乐主要的原因是有神的同在(8:23),全地的人都羡慕,都来寻求(8:20-23)。
三、二个默示(9-14章)
第9 章至14章为二个预言性的默示;此默示有关以列的王(9-11章),也有关以列的国(12-14章),故此这段在本书中也占一重大地位。主题分二段,前论王,后论国。
1、第一默示:弥赛亚王之预言(9-11章)
此段有关弥赛亚首次来临之预言,对象主要为外邦国,可分二段:
(1)弥赛亚王之来临(9-10章)
有关弥赛亚来临的事迹,作者分二点来说:(1)弥赛亚来临前之国际演变(9:1-8) 在弥赛亚来临前,地上外邦国的一举一动均有清楚的预言,这是弥赛亚第一次来临前国家大势发展之描述(9:1-8);(2)弥赛亚来到后之工作(9:9-10:12) 此段论弥赛亚王之特性及工作:他是谦和公义之王(9:9);他必清除以列一切的仇敌(9:10-15);他必拯救以列民(9:16-17);他必以祝福如甘霖沛降给他们(10:1);他必取代以列所信靠虚假的牧人(10:2-3);他必赐给以列人最终胜利(10:4-12)。
(2)弥赛亚之被弃(11章)
这章连接上章的主题。弥赛亚来临了(在预言里),他的工作也很清楚的描述了;他是全然可爱大有能力的王,然而以列人竟弃绝他。此章特论弥赛亚遭弃绝,可分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