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引”与“他引”,什么⿁,你造吗?
⼩伙伴们,上篇“评奖学⾦,你的论⽂需要开具哪些检索证明?”中,⼩编将“检索证明”的概念详细的介绍给了⼤家。“检索证明”包括“收录证明”与“引⽤证明”,收录证明⽤来说明论⽂被哪些数据库收录;顾名思义,引⽤证明是⽤来表⽰某篇⽂献被某个数据库引⽤情况的。
1.      什么是论⽂引⽤?
那么,论⽂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理顺“施引⽂献”与“被引⽂献”的概念:
Ø  施引⽂献(简称原⽂):Citing papers或Source items,列有参考⽂献的原始⽂献,如各类论⽂、图书等。
Ø  被引⽂献(简称引⽂):Cited papers或Citations,被施引⽂献著者引⽤的⽂献,如论⽂或图书后列出的参考⽂献(reference)就是⼀种典型的引⽂。
直⽩的说,所谓“论⽂引⽤次数”就是您的某篇论⽂被作为参考⽂献列⽰了多少次。当然,这⾥的“参考⽂献”按照GB/T 7714-2005《⽂后参考⽂献著录规则》的定义,即⽂后参考⽂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和著作⽽引⽤的
⽽引⽤的有关⽂献信息资源。”2.      “⾃引”VS“他引”
“他引”可分为:
Ø  ⽂献被除作者及合作者以外其他⼈的引⽤;
数据库简单吗Ø  ⽂献被除第⼀作者以外其他⼈的引⽤;
Ø  ⽂献被除检索作者以外其他⼈的引⽤。
“⾃引”就是相应“他引”的补集。在引⽤证明开具过程中,由于需求的独特性,对他引的定义也不同。但⼀般来看,选择“严格意义的他引”,即⽂献被除作者及合作者以外其他⼈的引⽤。
3.      可以开具引⽤证明的数据库有哪些?
⼀般来说,数据库会⾃动对⽂献的引⽤次数进⾏统计的,但是需要⼈⼯对⾃引和他引进⾏分辨。可以开具引⽤证明的数据库包括:
英⽂数据库:
Ø  Web of Science核⼼合集数据库中以期刊论⽂为主的SCI-E(⾃然科学学科,包括理、⼯、医等相关学科,部分经管类)、SSCI(社会科学学科,包括部分经管类)、A&HCI(艺术和⼈⽂相关学科)。(传说中SCI系列检索);
Ø  Web of Science核⼼合集中的会议论⽂数据库,CPCI-S(⾃然科学相关的国际会议论⽂数据库)、CPCI-SSH(社会科学、⼈⽂艺术类科学的国际会议论⽂数据库)。(传说中的ISTP系列检索)。
中⽂数据库:
中⽂数据库:
Ø  CSSCI数据库,中⽂社会科学引⽂数据库,国内社会科学核⼼期刊数据库;
Ø  CNKI中国引⽂数据库;
Ø  CSCD,即中国科学引⽂数据库,国内⾃然科学类核⼼期刊数据库。
4.      什么时候需要区分“⾃引”与“他引”?
由于引⽤证明⽤途不同,在各个评奖、项⽬申报、⼈才评估等需要⽂献检索的正式⽂件中,⼀般会清晰的标明是否需要“他引”次数。鉴于图书馆⽼师⼀般收不到各类⽂件,需要⽤户对此有明确清晰的把握。
5.      开具引⽤证明需要提供的材料?
以参考⽂献格式列好的论⽂清单,或者论⽂全⽂⾸页。若论⽂数量较多,最好携带电⼦版本信息。
必不可少的论⽂详细信息包括:作者、论⽂题⽬、期刊名称、发表的年卷期页码;EI-compendex和Web of Science系列数必不可少的论⽂详细信息包括:
据库应提供论⽂英⽂信息;
6.      服务部门、地点及其它事项~
Ø  服务部门
服务部门:同济⼤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地址:本部图书馆五楼、嘉定图书馆⼀楼总服务台
Ø  地址
电话:021-********/021-********(本部)
Ø  电话
021-********(嘉定)
Ø  费⽤
费⽤:⼀般情况下,引⽤证明是在收录证明的基础上进⾏的,在收录费⽤之上,引⽤证明按总引⽤次数计费,校内⽤户1元/次,校外⽤户3元/次。若需要对第⼀作者、⾮第⼀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论⽂篇数及他引频次等分别进⾏数据统计,需要加收30-50元的费⽤。
Ø  注意事项:
确定需要开具引⽤证明的⽬标数据库。另外,相⽐较收录证明,引⽤证明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户需要根据⾃⼰论⽂的被引⽤情况酌情提前委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