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工程目的与意义    1
2任务概述    1
2.1任务目标    1
2.2运行环境    1
2.2需求概述    1
3项目需求分析    2
3.1需求分析    2
3.2系统功能模块    基于java的图书管理系统3
3.3功能模块分析    4
4分析与建模    7
4.1系统分析    8
4.2系统建模    9
5总体设计    11
5.1数据流程    11
5.2数据结构设计    11
5.3系统安全与维护    12
6开发计划    14
7总结    14
参考文献    14

1工程目的与意义
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对于图书馆的借书和还书过程,想必大家都已很熟悉。在计算机尚未在图书馆广泛使用之前,借书和还书过程主要依靠手工。一个最典型的手工处理还书过程就是: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上附带的描述书的信息的卡片和读者的借阅证放在一个小格栏里,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贴的借阅条上填写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信息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好相应的还书信息,这样还书过程就完成了。
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图书进行管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以实现图书检索迅速、可靠性高、存储量大、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也是图书管理信息化、正规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2任务概述
2.1任务目标
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将图书馆管理等方面通过系统来实施,其中包括对学生借还读书信息,
员工信息,以及读书信息等等,使得图书馆借还等管理业务和查询业务运转周期缩短10%以上,提高学校图书馆运转效率。
2.2运行环境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SQL Sever 2000.
运行平台:Windows XP/Windows 2000/Windows 2003.
分辨率:最佳效果1024x768像素
2.2需求概述
图书馆使用条形码扫描器进书、借书、还书,使得信息传递准确、流畅。同时,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易安装,易维护性,易操作性,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3项目需求分析
为方便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特编写该程序以提高图书馆的
管理效率。使用该程序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查询某位读者、某种图书的借阅情况,还可以对当前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一些统计,给出统计表格,以便全面掌握图书的流通情况。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集中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数据管理新模式。在对图书、读者的管理,其实是对图书、读者数据的管理。本系统的建成无疑会为管理者对图书管理系统提供极大的帮助。
3.1需求分析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3.1.1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是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企业对信息处理的需求。由于借阅管理系统系统的数据操作功能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完成举足轻重。作为系统的很多数据来源,而图书的库存量又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其准确性很大程度决定工作
量的大小及图书馆的管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保证系统的准确性。
3.1.2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
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例如新的类型图书的加入,需要不断的扩充完善。而要实现这一点,应通过系统的开放性来完成,既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3.1.3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图书管理系统是面对人员的,而使用人员往往队计算机并不是非常熟悉。这就要求系统能共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医用的人及交互界面。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属于和中文信息的界面;针对用户可能出现使用问题,要提供足够的帮助手册,缩短用户对系统的熟悉过程。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是图书馆相当重要的信息,系统要提供方便的手段提供系统维护人员经行数据的备份,日常的安全管理,系统以外本贵是的数据修复工作等。
3.1.4系统的标准性
系统在涉及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硬件、软件。所有这些都要符合主流市场行业标准。同时,在自重开发本系统时,要进行良好的设计工作,制订行之有效的软件工程规范,保证代码的易读性、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3.1.5系统的响应速度
图书馆管理系统在日常处理中响应速度为秒级,达到实时要求,以及时反馈信息。在统计分析时,根据所需数据量的不同而从秒级到分钟级,原则时保证操作人员不会因为速度问题而影响工作效率。
3.2系统功能模块
针对用户对图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的功能需求,用建模技术对图书管理资源采用面向对象的描述方式,在具体系统功能实现之前,建立起系统模型是很必要的,这里采用具有可视化、能够柔性实现分析、设计和开发系统的统一建模语言实现系统模型构建。同时,结合最流行的基于浏览器的数据管理模式,建议采用基于组件技术的B/S(brower/server)系统结构。
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3-1所示:
3-1系统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