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管理规范
1目的
明确本公司的外包过程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对外包过程的有效控制,使开发出的软件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软件的外包开发。
3职责及权限
1)项目经理负责对软件开发供方(外包方)的调查、评定和选择。
2)项目经理提出外包要求,并组织对外包要求的审核,确定后纳入外包合同。
3)项目经理实施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组织在项目结束时对外包供方的评估。
4对软件开发供方的控制
4.1对软件开发供方的调查
1)由项目经理组织对软件开发供方进行如下内容的调查,并填写《软件开发供方调查表》、收集证明材料。
开发经验
包括:开发的软件清单,应用行业,系统规模,软硬件平台,开发工具
•人员结构
包括:开发过程所需各种人员的数量及人员经历。
•设备资源
包括:可提供开发的设备情况。
•实施效果包括:客户对其提供的软件系统的满意程度
•角成员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测试负责人等对公司技术负责
人,访谈问题如:如何组织软件开发过程?如何组织软件质量保证过程?等
对项目负责人,访谈问题如:如何进行项目计划和计划跟踪?等对测试负责人,访谈问题如:如何组织测试过程?等
2)由项目经理组织测试部、研发部对软件开发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水平进行审核,并提出质量审核报告。
4.2合格软件开发供方的选择
1)项目经理提供《软件开发供方调查表》、质量审核报告及有关证明资料,组织有关人员或部门,对软件开发供方进行评定和选择。评定和选择依据是软件开发供方软件开发的能力,包括:开发经验、人员结构、设备资源、技术水平、质量保证能力、客户满意程度等
2)根据参加人员的评审意见,由项目经理填写《软件开发供方评定表》,参加者会签
3)项目经理负责拟制《合格软件开发供方名单》,报领导审批。
4)《合格软件开发供方名单》是本公司选择软件开发供方的依据,经批准的《合格软件开
发供方名单》为受控文件,由项目配置管理员负责发放并归档管理。
4.3合格软件开发供方的调整
4.3.1重新评定的时机
1)每个外包项目完成时都要对外包软件开发供方进行重新评定。
2)超过一年未合作的合格软件开发供方,有外包项目前重新评定审批。
4.3.2重新评定的方法
1)外包项目完成后,应从以下方面重新评定该项目的外包供方。
A.项目经理组织对外包软件供方进行评估,填写《外包软件供方评估表》。评估内容包括
•外包软件产品的可维护性
•外包软件产品的文档质量
•外包软件供方的组织管理能力
•外包软件供方的合作情况
外包工作量
•客户评估(客户评估结束后,要在“备注”栏写明供方单位名称)
B.项目经理进行评估数据处理。
•对所评估的各方面(除工作量评估外)的评估值均按下面公式计算:
评估值(%)=刀评估项目所选分值/刀评估项目总分值X100(%)
•工作量评估通过供方和公司内部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寻出双方在工作量认识上的差距,为合作情况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C.项目经理提交评估资料,并重新评定项目外包供方。
项目经理根据评估结果判定该项目外包供方是否保留在外包合格供方名单中,若需要修改《合格软件开发供方名单》,则要经审批后实施。注意更改所有受控文本。评估资料和评定资料一起由项目配置管理员保存。
2)对一年内无外包项目的合格软件开发供方,当再次合作前,要重新对其进行调查评定审批,评定方法同上文,侧重于对供方调查资料有效性的跟踪和判定。
5外包过程控制
5.1外包项目过程控制
由项目经理按照外包合同的规定,对外包项目过程分节点进行控制。
5.2外包软件验收
由项目经理按照外包合同规定的接收准则和方法,对外包软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项目配置管理员将其纳入配置控制。
5.3外包软件维护
1)在外包合同规定的维护期内,若要对外包软件进行维护,由项目经理按外包合同规定的维护方法,向该软件开发供方提出维护要求。
2)由项目经理按照外包合同规定的维护结果接收方法,对维护结果进行确认。
3)将维护过程中产生的文档,按开发和维护过程配置管理要求,分别纳入配置控制。
6质量记录
软件开发供方调查表(格式见附录A)
软件开发供方评定表(格式见附录B)
合格软件开发供方名单(格式见附录C)
外包软件供方评估表(格式见附录D)
附录A软件开发供方调查表
软件开发供方调查表
企业名称
企业性质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E-mail
邮编
传真
软件开发经验
软件名称
应用行业
规模(源代码行数)
硬件平台
软件平台及工具
实施效果
人员结构
人员分类
人数
技能
经历
模块化管理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编码
测试
设备资源(型号、配置)
访谈记录见附表:《软件开发供方访谈记录》填表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