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核糖核酸(DNA)位点测定报告单
NO.
    名:
    别:
    龄:
    高:
    重:
    族:
    室:
号:
病 床 号:
送检医生:
送检日期:
临床诊断:
DNA序列测定结果:(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
序号
检测基因
检测位点
检测结果
1
CYP2C19*2
681G>Ars4244285
GA
2
CYP2C19*3
636G>Ars4986893
GG    CYP2C19*1/*2突变杂合型
3
CYP2C19*17
806C>T (rs12248560)
CC
4
PON1
576 G > A (rs662)
GA:PON1突变纯合型
检测结论:该患者PON1为突变杂合型此基因型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水平减弱,血小板活性较少被抑制。CPY2C19酶活性表达弱,因此,从理论上认为该患者使用常规剂量(75mg/d)的氯吡格雷有一定抵抗风险,应关注血小板等指标,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个体化用药建议:
1)目前可使用氯吡格雷标准方案进行抗血小板,但使用氯吡格雷血栓风险中等,特别是半年后引发支架血栓与心肌梗死风险。应持续关注抗凝效果,如抵抗应及时调整方案,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基因多态性
2)如发生抵抗,建议卒中等脑血管狭窄等可将氯吡格雷换为西洛他唑或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复合剂型,如心血管狭窄可换用替格瑞洛或使用三抗;
3)或上调氯吡格雷剂量至150mg/d持续1至3个月后根据血小板情况调整方案。
4)如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建议同时补充叶酸,VB6,VB12等药物控制水平。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发生,若出现则应调整给药方案,并加用保护胃黏膜药物或PPI类药物,该患者如继续使用氯吡格雷,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奥美拉
唑等PPI类药物,可选择如雷贝拉唑等不经CYP2C19代谢的药物;
5)调整给药方案后,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或血栓弹力图以评价临床疗效;
本结论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具体用药方案,尚需结合患者血小板反应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说明: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其酶有四种不同的代谢类型:快代谢型(RM*1/*1);超快代谢型(UM*1/*17*17/*17);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慢代谢型(PM*2/*2*2/*3*3/*3)。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形成血栓风险增加;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出血风险增加。2010年美国FDA修改的氯吡格雷说明书中黑框警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应作为医生调整策略的参考。此外,ABCB1-3435C>T为氯吡格雷第二独立风险因素,突变型(TT)肠道吸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C)。最新研究证实,PON1在氯吡格雷生物转化上起着关键作用, PON1-576G>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PON1活性表达,是氯吡格雷疗效重要预测因子。与野生型(GG)
比较,GA型和AA型氯吡格雷抵抗风险增加,其半年后发生支架内血栓风险亦明显增加。
检验者:                    审核者:                  报告时间:
此报告只对本标本负责!
备注:
一、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关系:
氯吡格雷属前体药物,通过转运体ABCB1吸收入血,通过PON1CYP2C19代谢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物后产生药理效应。
1PON1基因型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
GG纯合型,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水平高,血小板活性被抑制程度高,几乎无氯吡格雷抵抗风险;
AG杂合型,半年后出现支架血栓的风险比为4.52,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2.3,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水平中等,血小板活性被中度抑制,有部分氯吡格雷抵抗风险;
AA纯合型,半年后出现支架血栓的风险比为12.90,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4.93,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水平低,血小板活性较少被抑制,有氯吡格雷抵抗风险。
2CYP2C19基因型(三种代谢型)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
正常代谢型RM*1/*1):代谢能力正常;
慢代谢型(PM*2/*2*2/*3*3/*3):活性代谢产物低,氯吡格雷可能无效,较高的血栓风险;
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代谢能力较弱,不能完全将氯吡格雷转化为活性成分;
超快代谢型(UM*17/*17):活性代谢产物蓄积,有抗凝效果,但7%的出血风险。
3ABCB1基因型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
转运体ABCB1的基因型ABCB1 C3435T影响氯吡格雷被吸收入血的效率,其突变型(TT)吸收效率降低,可能影响氯吡格雷血药浓度。
二、其他:
1.个体化用药建议,是从药物基因组学和药物相互作用角度,为药物提供一项参考依据,具体药物方案,尚需结合受检者的生理病理等其他情况,综合考虑。
2.受检者请遵医嘱服药,不可据此自行修改用药剂量。
3.报告结果只对本次受检标本负责。请妥善保管该报告,由于个人原因造成信息外泄,本实验室概不负责。
4.若因个人原因导致标本血样中白细胞数目减少,无法进行下一步检测,按有关要求退回相应费用。
5.对检测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基因检测实验室联系。
6.本检测报告仅针对上述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并未涵盖其它基因突变位点。因此当本次
检测结果为野生型时,并不能完全排除被检测者带有其它基因突变位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将有更全面的基因位点检测服务应用于临床,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众及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