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乐高玩具培训体会
从事教育工作已经8个年头了,自从04年上班就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里提到最多的就是素质教育,是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一直没有更好的把学玩相结合,运用在教学活动中。今天,让我接触到了“乐高”终于让我体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并且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到了方向。
本次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却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心情也很复杂,开心、快乐,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幼儿园让我感动,小曼老师、董韵老师、小熊老师让我感动,方玥园长更我让我感动。他们能不远万里,放弃休息时间来到我们呼伦贝尔,为我们草原和林区的孩子送来了乐高玩具,尤其是方玥园长放弃了去香港那么好的机会,只为给我们送玩具,还有那些慰问幼儿园孩子们的图片,都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同时更加感激伤害宋庆龄基金会捐给我们乐高玩具,让我们这些山沟里的孩子能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感受乐高教玩具带来的乐趣。
我回到幼儿园以后,一定会将这次学习的内容,传达给每一位教师。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乐高教玩具的运用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并把这些情况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希望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幼儿园方玥园长一行能够经常来到呼伦贝尔,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传授给我们,让我们
草原和林区的幼儿能享受到和大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为孩子的未来搭好第一块砖。
乐高——不只是玩积木
陇县西大街小学马书明
不得不说,刚刚揭开乐高面纱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嫌弃、排斥和焦虑!我是一名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我还班里里有六十多孩子等着我,还有堆积如山的教案、作业等着我,而我,三十多岁了,竟然跑来西安学习怎样玩跟数学教学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积木!而且还得玩十天!多么荒谬!
但是再不情愿都得老实呆着“玩”,因为我可不想因逃课被全省通报。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被动和不情愿中,我慢慢地对乐高教育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不敢再嫌弃,不得不重视起来。
随着搭建综合学科套装、故事启发套装、数学一起搭、EV3机器人套装的逐步深入,我认识到乐高不仅仅是在玩,它其实是对我们传统教育“师授生受”方法的一种改良,它真正实现了学生主题、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在短短几天的学习中,有单人作业、有小组合作搭建、也有授课教师及时雨般的点拨和引导,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员的个体特点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同样一套积木在不同学员的手中产生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创造。乐高上课,老师会发给大家套装盒、任务单,他不会告诉你怎么做,如何把一大盒的小零件变成一个个故事,变成一个个机械装置、机器人,全交给学员自己去学习、琢磨。不会?不会可以想、可以自学电子教程、可以请教老师、可以小组讨论„„每个人都得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己学习。
有一节课,老师让搭建一个轮椅,提出三个要求:一要安全;二要快;三要实用、好玩。轱辘怎么拼?车身怎么做?如何保持平衡„„大家迅速开始了思考、讨论。经过不断尝试和修改,后来,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轮椅:有带感应车灯的;有风力发电的;有便于存储物品
的;还有带上下自动扶手的„„这样的不断学习、碰撞、调试和改进中,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做和别人不一样的自己,这不就是创新吗?这多好!
学到这里,乐高不仅仅是在教我们玩积木,它我们的是学会做自己;学会创新和创造;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与合作„„乐高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带给做老师的我们一种启示和思考:怎样把乐高理念运用到我们的本土教学中去,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帮助我们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他们自主学习、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探究的。
是的,课程设置可以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但教学方法、理念是不分家的。乐高教学带给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学科的老师去学习、去思考、去借鉴!
乐 高教育根据儿童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而设计的,是建立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论的理念基础上的。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化而实现的,即儿童在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过程中,通过同化功能,将探索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顺化功能,不断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乐高教育反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反对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捷径,认为教育就是要为儿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去创造和发现,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的情境,帮助儿童在与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他提出的儿童建构理论不仅影响到欧洲,甚至影响到现代全世界的儿童教育。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皮亚杰的儿童教育观点主要有:
1、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皮亚杰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亿,因此,他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做法。儿童不应该是消极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要学会如何思维。他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
简单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可见,皮亚杰把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放在了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上。
2、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
机器人编程培训心得体会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出发,皮亚杰认为,儿童所获得巨大发展不是由教师传授,而是出自儿童本身,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因此,皮亚杰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应该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创造一定的情景,让儿童自己主动、自发地学习。
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地学习的机会之外,还可选择一定的内容,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活动必须由一种情感因素激发,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引起学习欲望和动机。他强调,在促使儿童学习的动机中,儿童的内在动机是首要的,奖励惩罚之类的外来强化并不起很大作用。同时,给儿童学习的内容必须和儿童己有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又要足够新颖,具有一定的挑战,这样才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儿童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自发地学习。
3、儿童必须通过自己动手做来学习
皮亚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教师的任务是布置相应的情境,提供适当的材料,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的某种规律,得出答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演示。从儿童的特点出发,皮亚杰倡导活动教学法。
4、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和成人不同,有着独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和阶段特征来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法,在对儿童施教以前首先要清楚儿童已经发展到什么水平,然后再确定教学内容并进择教学方法。不断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实际的情况调整教育。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不要把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教给儿童,不要强迫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还没有准备好的内容,否则将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
5、注重儿童的社会交往
皮亚杰所重视的交往是在"合作"的意义上讲的,那就是,学习中交往的重点应放在儿童之间
的合作而不是竞争之上。因为与同伴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就能集思广益,使学习效果更佳。
皮亚杰所说的交往包括了师生间的交往和儿童间的交往,但总的来说,他更重视儿童间的交往。他认为儿童互相的合作最利于鼓舞儿童真正交流思想和进行讨论。因为儿童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关系,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状态,并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因此,皮亚杰非常重视儿童的合作,鼓励儿童的互教和互相影响,以此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