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法翻译法
      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教学原则:讲解和分析句子成分、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词汇教学多采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和例句示范法;讲解与分析语法基本上采用演绎法;教师权威式课堂管理模式;重读写,轻听说;课堂用
语大部分是母语。
优势:学生的语法概念清晰,词义理解确切,翻译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较强。
弊端:教师的绝对权威有碍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会患上外语聋哑病。
                        2、直接法 
                  The Direct Method
教学原则:直接将英语与实物、图片和行动结合起来;学生边实践边说话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中完全不使用第一语言和翻译练习;语法教学采用归纳法,即学生接触了大量语言现象后进行归纳。
优势:学生接触和使用大量自然语言,有利于增强外语语感,特别是听说能力;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较强,较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
弊端:不适用于高中生和大学生;
完全排除母语语翻译练习会在讲
解上浪费大量课堂时间。
                    3、听说法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为目的;除了教师尽量使用外语上课,还大量使用录音、录像和电影等;采用模仿和机械操练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快速反应;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有错必纠。
优势:学生敢于大胆、主动地与外国人交流 语言结构较规范,流利程度较高。
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大量的机械操练会令学生失去主动性;过分强调听说能力,放松了读写能力的培养
                      4、认知法
                The Cognitive Approach
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教师不该主宰课堂;反对机械模仿,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语法,必要时可以采用母语教学;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从学生的已知(已掌握
的知识)到未知(新知识领域的认识)
优势: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调语言练习必须有意义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弊端:全盘否定机械操练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5、交际法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之前先调查学生的需求;教材使用自然、地道和真实的原文;学生的错误被视为学习过程中的自然现象而无需指责;师生之间展开有意义的对话,两人或4-6人小组活动为主;情景设计要求尽量真实;不排除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