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0126】
一、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   
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   
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也就是说,
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语言演变的原因有哪些?
3、答: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在发生着变化:
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上看,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构成语言演变最基本的动力:
1、语音变化:
(1)人的因素:
说者启动: 发音时连续发音省力原则造成很多语音的变化,
例如:前鼻音变成鼻化元音,gkh变成jqx,虚词在语流中以e为韵母;
听者启动:听话者注意力不集中,听到的音和说话者的音有区别.,也会造成语音变化.
(2)社会交际中的减缩融合:例如英语bye来源于good bye 来源于god be with you
2、词汇变化:
(1)人们对新词新表达法的偏爱。
N多、卡哇伊、呆萌、巨好吃、被……(被整容)(被结婚)、晒……、点赞、很赞
(2)新事物的出现导致新旧词的更替。
房奴、低头族、剩男剩女、卖萌草、小伙伴、小长假、微博、
3、语法变化:接受表达简便的语法方式。
发短信给我——短信我
3、按照语言的结构类型,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哪四种类型,各自以哪些语言为代表?
答:1、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称为“亲属语言”。
原始语的命名是采用子语的名字来联合构成的,如语言2为原始汉白语。
亲属语言的特点:
(1)从某种共同的语言发展演变而来,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它们之间在词汇、语法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在语音上存在着某些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谱系分类:对有共同来源的语言,按照它们的亲属关系进行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basic语言是一种
依照语言间的亲疏关系的亲属程度把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语支、语等。
例如:汉藏语系包含汉语和壮侗、苗瑶(苗语支和瑶语支)、藏缅三个语族
每一种语言都可以在亲属谱系图上得到定位,例如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缅语支
方言与亲属语言的异同:
1、共同点: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后代。
2、不同点:
(1)社会不完全分化,语言就不完全分化,方言就还是方言;
例如:汉语方言
(2)社会如果完全分化,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例如:随罗马帝国分裂,拉丁语的分化。
四、请举例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凭借来了解语音的演变?
答:1、根据方言或亲属语言间的差别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2、根据记录语言符号的文字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1)从形声字的声符考察古音;
(2)根据“反切”考察古音;
(3)根据古诗词的韵脚考察古音的演变;
3、通过借词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五、请谈谈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答:1、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从语言的起源来看,语言就是适应交际过程而生的。直立行走使人的发音器官解放了出来,可以发出辅音以及清晰的音节,而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
从语言的消亡来看,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
从人类的生活来看,人无论干什么都需要说话:谈情说爱,讨论演讲,甚至拌嘴吵架,都得说话,都需要语言。人在各种场合都可以说话:面对面说,在电话里说,面对一大堆人说,甚至自言自语,连做梦时可能还要说话。人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说话:与朋友随意交谈,对学生循循善诱,跟恋人亲亲我我,陪父母说说笑笑,训孩子唠唠叨叨。
人还可以说各种各样的话:世界上不管有什么事物,人世间不管有什么思想,大至宇宙苍穹,小到基本粒子,甚至光怪陆离的天堂地狱、仙境鬼蜮,人都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更不用说人们的语言还能够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和将来会发生的事情,能够探讨深奥的哲理和抒发丰富的情感,等等。
但是总而言之。人类语言最主要的用处,当然是“交际功能”。人类社会维持和发展,人和人
就需要相互联系、彼此合作,而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沟通关系、都需要语言。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就是说话人通过语言发送信息,听话人通过语言接受信息,达到交流思想,相互了解。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瞬间的事情,却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我们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五个阶段,其中既有心理的活动,也有生理、物理的活动。
(1)编码:编码的过程实际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你要说什么,二是你要用哪些语言材料把你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
(2)发送 :发送是一种语言的生理-物理活动,是“写”和“说”的过程。编码完成后,说话人就要通过发送器把编好的语言码发送出去。多数情况下是一边编码一边发送,即边想边说或边想边写,当然,有时候是先想好了然后再说或再写的。
(3)传递 :传递是一种物理运动。现代口语交际传递的信道可能是空气、电路、光纤等。
在这一阶段,尤其是远距离的传递,有时会产生各种干扰,为了抗干扰,使信息保真,人们常常采用一些措施:
A、改换语音形式。 B、重复话语。 C、增加羡余成分。 D、放慢语速,加大音量。
(4)接收和解码 :接收即通常所说的“听”或“读”,它是一种语言的物理-生理活动。人的耳朵没有问题,就能完成接受的过程,但是接收之后是否能够理解,是属于解码的过程了。解码是一种语言心理运动,即通常所说的“理解”。受话人接收了话语形式,并通过神经生理活动转化为语言码之后,就由大脑的语言中枢进行解释,理解出发话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解码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瞬间的事情,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它受语境的制约,需要进行判断和推理,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舍去不必要的或虚假的信息。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的差异性也就说明了解码活动的复杂性。
接收和解码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人们总是边接收边解码,即边听边看边理解。而且接
收和解码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受话人在接收之前,往往根据语境预测发话人将会说些什么话。这种预测也可能是错误的,那就需要根据实际接收和解码的结果来加以校正。
2、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其它如旗语、红绿灯、手势表情等也都能实现交际的任务,自然也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与语言相比,其重要性就要差得多了。
旗语、红绿灯、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无法与语言、文字的作用相比拟。它们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身体语言(肢体语言、身势语)这些非语言手段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是语言的辅助手段或语言的伴随现象。这种伴随动作也是一种交际工具,不过使用的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它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
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工具,但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语言在文字产生以前早已存在,估计已有几十万年。今
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适应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6、阐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两个概念。 
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地域方言是指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7、什么是词的本义、中心意义、派生意义? 
词的本义: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词的中心意义:一个词在某个历史阶段最常用的意义。是就多义词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词的本义: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词的中心意义:一个词在某个历史阶段最常用的意义。是就多义词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