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题新闻采访写作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戈公振
D.黄远生
2.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
A.交流经验
B.传播信息
C.公共服务
D.文化娱乐
3.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 )
A.骨干材料
B.概括性材料
C.间接材料
D.第一手材料
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于: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 )
A.语言表述能力
B.职业的敏感性
C.人际交往能力
D.多谋善断能力
5.在采访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应当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有( )
A.关心该事件的人
B.事件当事人的亲属
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D.同一类型中的典型人物
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发现自己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应当( )
A.按原定的计划行事,边走边看
B.放弃原计划,寻自己需要的例证
C.放弃原计划,采访到什么算什么
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
7.新闻记者积累资料,应当注意的是,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经常整理,三要( )
A.准确全面
B.积极主动
C.熟悉消化
D.兼顾文史哲
8.新闻选择的最佳标准,应当是( )
A.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新闻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C.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
D.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
9.在记者新闻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新闻敏感是( )
A.“天生”的
B.性格决定的
C.别人教出来的
D.实践中培养训练的
10.记者以下活动不属于采访核实的是( )
A.物证材料
B.稿件请当事人审阅
C.请相关单位领导审查稿件
D.专家咨询了解有关知识
11.采访对象不想谈的敏感问题,记者十分需要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
A.闭合式提问
B.直接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12.某火车站的服务不好,旅客有意见,记者以旅客身份去该站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
A.巡回采访
B.隐性采访
C.易地采访
D.蹲点采访
13.采访方式中所讲的抓问题是指( )
A.写批评报道
B.采访反面问题
C.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
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
14.采访中解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
A.听取他人意见
B.与采访对象讨论
C.与其他记者讨论
D.具体事物具体解析
15.今年夏天,新华社的一个记者组在江南几个省采访夏收情况,这一采访方式叫( )
A.交叉采访
B.隐性采访
C.巡回采访
D.易地采访
16.采访中开座谈会的好处是( )
A.提高采访的针对性
B.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了解情况深入细致
D.能听各方意见,全面了解情况
17.新闻写作中的所谓“新闻主题来自事实,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是指( )
A.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B.从事实到新闻事实
C.主题来自“头脑风暴”
D.主题与新闻题材一致
18.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这在新闻写作学上称为( )
A.三角法
B. 字塔法
C.形象导入法
D.开篇点题法
19.置于消息开头、说明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文字,叫做( )
A.帽头
美国硅谷裁员
B.电头
C.导言
D.导语
20.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地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称为( )
A.直接性导语
B.描写式导语
C.间接性导语
D.叙述式导语
21.评论式导语在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其表述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新
闻里的人物来议论;二是( )
A.由编辑直接发表评论
B.由记者直接发表评论
C.由第三人直接发表评论
D.由新闻背后的人物来议论
22.消息中,有关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职务和性格特征等背景材料,称为( )
A.人物背景
B.家庭背景
C.社会背景
D.出身背景
23.通讯写作中,以时间顺序为经,空间变换为纬,或以认识顺序为经、事物性质为纬,以及这两类之间进一步交叉渗透的结构,称为( )
A.交叉式结构
B.渗透式结构
C.纵横结合式结构
D.时空结合式结构
24.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现场新闻,经常用来表现事件或刻画人物的手法是( )
A.铺张渲染
B.刻画描绘
C.白描、细描
D.叙述、描写
25.借鉴运用散文的结构和方法,被称为新闻中的“散文”,是指( )
A.游记
B.杂记
C.侧记
D.散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新闻线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A.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D.形态多样,真假难辨 
E.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27.选择观察时机时记者应当注意( ) 
A.记者认为适宜的时机 
B.体现观察对象特点的时机 
C.由记者工作日程而定 
D.根据观察目的确定时机 
E.抓住观察的关键时刻
28.在访问中,记者应当记录的是( ) 
A.提问的提纲 
B.现场典型情景 
C.采访对象的话 
D.谈话的主要内容 
E.容易忘的内容
29.在新闻写作中,新闻要新,是指( ) 
A.体裁上的新 
B.时间上的新 
C.内容上的新 
D.角度上的新 
E.观点上的新
30.消息按报道内容分类,有( ) 
A.政治新闻 
B.经济新闻 
C.社会新闻 
D.国际新闻 
E.人物新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采访基地 
32.交叉采访 
33.风貌通讯 
34.新闻结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新闻记者应当如何做好采访的平时准备?
36.记者的现场观察有什么意义?
37.简述述评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 
38.中央某报派你去采写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稿件,请你拟定一个简要的采访方案。 
39.指出下述新闻中哪些内容属于背景材料(可以在有关内容下面划线标明),并简析其主要作用。 
变种菌来袭 全球小麦恐遭殃 
本报2009年3月29日讯 科学家1999年在非洲的乌干达发现破坏农作物的变种秆锈菌,称之为“Ug99”秆锈菌。这种秆锈菌已从乌干dp 蔓延到肯尼亚和南苏丹地区,对当地小麦作物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农作物专家鲍拉格表示,“它迟早会在世界各地出现”。 
科学家本周在墨西哥开会讨论“Ug99”秆锈菌的影响,担心它持续往东蔓延,会使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主要的小麦生产中心沦陷。根据统计,巴、印、孟三国生产的小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养活全球超过10亿的贫穷人口。 
“Ug99”秆锈菌可怕之处在于它能在几小时内让农作物遭受感染,而且其看不见的孢子可以随风飘至数百公里之外。一旦小麦遭到病菌攻击,几天之内就成为一堆变黑、毁坏的麦秆。 
最近,肯尼亚和乌干达传出小麦产量骤减80%的消息。农作物专家警告,这种病菌可能会摧毁贫穷国家的小麦收成,并导致饥荒和动乱。一般相信,在发展中国家的小麦品种中,有大约80%至90%容易感染“Ug99”秆锈菌。 
1970年以开发小麦品种及农耕技术而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鲍拉格说,“问题的严重性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小麦产量问题。迟早,它将可以在世界各地出现,包括美洲、欧洲、澳洲和南美洲。”
依照地球的风向,“Ug99”秆锈菌接下来可能蔓延至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小麦持久抗秆锈病计划”执行长沃尔德则说,哈萨克、土耳其、乌克兰等地的小麦也都容易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