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丰子恺散文英译实践
作者:万颖
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04
        内容摘要:散文翻译讲究美的意象传达。散文意象从形式到内涵通常表达层面丰富,审美旨趣不同。丰子恺的语言和风骨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独立精神和平和心态,文字质朴,内涵隽永。对其作品《初冬浴日漫感》的翻译借助翻译美学理论,实践上体现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以及原作和译作不断协调与对话的过程。
        关键词:散文翻译 翻译美学 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集漫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美术教育家于一身,曾被日本国立京都大学吉川幸次郎教授称作random翻译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原因乃是他的像艺术家的直率,对于万物的丰富的爱,以及他的气品、风骨。”[1]他用隽永流畅的文字道出日常生活的清趣,直抵人心,令读者一边感慨一边不由自主地在其中寻自己的影子。
        丰子恺散文的语言体现了质朴、趣味和平淡中现大义的特点。首先,质朴通俗的文字深
涉生活,富有哲学思考。比如《缘缘堂随笔》中的散文《渐》,先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人们一直以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坐位于老弱者;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2]摹状人间情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如醍醐灌顶般陷入深思。其二,散文生动精准的语言极富趣味,刻画了生活风情。比如《给我的孩子们》中,你最纯真可爱,我每次剃了头,你都疑心我变成了和尚,好几时都不让我抱。最好玩的是,今年夏季,你发现我的腋上长满了毛,又以为我是黄鼠狼,忽然挣脱了我的怀抱,好久都不理我。”[3]第三,对人生深刻隽永的描写恰如其分,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比如作者写他偶然折取一根树枝又抛弃的情景,有时已经走了几步,又回转身去,把所抛弃的东西重新拾起来,郑重地道个诀别,然后硬着头皮抛弃它,再向前走。”[4]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对文字的准确把握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意境,产生同感,心头也充塞着悲哀与疑惑,久不能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