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文化·旅游
根据日本轻小说改编的《明日边缘》在好莱坞生产线上脱胎换骨,变成紧凑的科幻大片。好莱坞致力于寻全球出“脑洞”努力没有白费。日本文化输出先驱“二次元”为何成为好莱坞下一座改编富矿?
日本二次元逆袭好莱坞
文 | 姬长安
新如菊,凛冽如刀,美国人的日本印象大抵源自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孰知今日,当至纯至雅却又弥漫肃杀精粹的成了昆
汀·塔伦蒂诺的常客,当霓虹阑珊却又迷茫顾忌的东京街头成了科波拉的布景,当越来越多的东瀛风情魅力镶嵌入
西方技术嫁接东方哲学进行时
好莱坞的构思,又一波日本二次元文化的植入和逆袭在好莱坞愈演愈烈。
作为日本视觉文化的首席代表,二次元文化的画面感成为三者共同的灵魂,这也是为什么同一部作品经常以这三种形式或其中两种形式出现:漫画改编电影、游戏改编漫画这种相互改编的例子屡见不鲜。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这些作品也展充满了奇诡想像和独特价值。
《明日边缘》根据二次元味道浓烈的日本轻小说改编,好莱坞生产线上脱胎换骨,变成紧凑刺激的科幻商业片。好莱坞致力于寻全球出创意的努力似乎没有白费。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流行文化开始“入侵”美国、亚洲和欧洲,在日本以外拥有众多粉丝,日本二次元
作品能被好莱坞青睐具有深远原因。在未来两年,多个日本二次元作品改编权已被好莱坞“预定”,不乏大牌导演的青睐,“卡神”詹姆斯·卡梅隆的《铳梦》、华纳正在制作的《死亡笔记》、以及“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阿基拉》等。
二次元改编好莱坞电影之原因
“物哀”是日本文学、诗
学、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甚至
是渗透于日本精神生活层面的灵
魂一般的所在。“物哀”最早由日
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提
出,意思是:懂得了事物的精致,
就是懂得了物之哀。正因为有了”物
哀“的文化内核,才会有出现在无数
ACG作品里的“新撰组”那忠于自
己信念、为信念而战的武士。
而正是“物哀文化”,才让日本ACG作品在高度商业化、制作流程化背景下也不会成为一具空壳。具有浓郁民族特的ACG文化作品,越经时间的淘洗越具生命力,不但能在本国获得观众,也会得到世界观众的认同。在美国ACG作品中的英雄一般都是超人,而日本ACG作品则不然,它里面的英雄大都是
凡人,凡人在做不平凡的事情成为了英雄,“凡人英雄”实际上是普通日本人所寄予的梦想。在空间拥挤、习俗戒律繁琐的日本社会,背负着巨大压力的日本人通过二次元得到了一种宣泄和放松。因此可以说,二次元文化是在日本人强烈的逃避现实的需要下,催生成的一种精美艺术。
作为主导文化产业的日本外务省,曾利用“政府开发援助”中的“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的播放版权,并无偿地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电视台播放。中国70后、80后一代动漫迷很多都是受惠于这一政策。去年夏天风靡全日本的《半泽直树》的《岛耕作系列》送给海外的官员和企业,通过这些产品宣传,让他国民众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等到这些国家对这种“免费的午餐”形成依赖以后,再实现从免费到低价位再到正常价位的出口(和当年为我国电视台提供索尼录放设备一个道理),在这种文化政策下,日本不仅培养了大量的哈日青年,出口了本国文化,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加深了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二次元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获得了来自政府的支持。通过授予文化勋章、利用国立美术馆和博物馆的产出机会来不断提升动漫作者的社会认同度,对动漫人才的尊重和培养使得ACG作品的脚本和人设源源不断,取之不尽,为ACG作品的储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力量。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动漫和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动漫,所以在有些产品中张扬着浓厚的血腥、暴力、情和宗教的彩,这些不健康或不适宜的内容曾经阻碍着日本ACG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在日本国内发行的动漫作品被推广到国际市场时,这些不适宜的画面被剪掉,变成全年龄向。目前,产品输出成为日本ACG产业的战略定位,因此很多ACG产品在策划和制作之初,就充分考虑外国观众的习惯和口味,使日本ACG产品能顺利地推进到国际市场。
《明日边缘》在北美市场上映当周,败于畅销书改编的小成本清新电影《星运里的错》,但这部樱坂洋的轻小说帮助日本轻小说在美国开疆拓土,在美国市场打开一个缺口。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被拍摄,和集英社和小学馆控股的北美出版公司“VIZ MEDIA”努力分不开,这其中VIZMEDIA的日裔编辑松芝·华盛顿更是居功至伟。小说的英文版发表至关重要,否则不可能进入华纳的法眼。
轻小说的特在于提高故事传递给读者的效率。其变幻的场景、大胆的设定如动漫般迤逦,辞藻华丽,语言表达带有魔幻与神奇彩。这类小说不少又被改编为动漫作品,因而又称为动漫小说。轻小说很多时候会有同系列的漫画、动画。
《All You Need Is Kill 》被集英社运作筹拍电影,并邀请《死亡笔记》的作者小畑健套作漫画,为了配合电影上映,实在是煞费苦心。电影的作战战场从原著的日本本土挪到了欧洲大陆,让这部格斗灾难片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运作空间;电影的结局也成为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大团圆,除了加入了原著的对于反战的思考,电影的内核完美地融合了东方宿命感和美国英雄主义、罗曼蒂克的影子——无论是α的起始,还是Ω的终结,一身戎装,为你而来。值得一提的是,集英社的原画担当福原秀美作为第一监制,从整个流程上对保留轻小说剧情和设定主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环太平洋》是借鉴日本二次元的典型题材,向机械,怪兽和特摄题材致敬(类似像太空堡垒,哥斯拉和恐龙战队等)。
类型片透析民族性
对于恐怖电影,日本和美国两种国民性直接导致了结
局的不同走向。这种认同差别使日本恐怖电影更青睐于因
果循环无穷尽的虚无,这种“虚无”是构建恐怖元素的内
核。然而美国恐怖电影的市场和观众对这种“虚无”抱有
强烈的抗拒感,“事物之理必有其因”的叙事结构和内核
更符合欧美观众的口味。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的是,这种认
同差异一直纠缠在由日本ACG作品改编的美国影片中,上
面提到的《明日边缘》中有更深的表现。
《龙珠》是日本著名漫画大师鸟山明的经典之作。讲
述了一直为了超越自己极限、追求力量的孙悟空为了寻
框架是什么意思
龙珠而遇到了很多强敌,随着共同的战斗,终于成了互相
认可、信赖的好伙伴,并与伙伴一起踏上寻龙珠之旅的
传奇故事。而美国电影的《七龙珠》的困境就是原始的东
方气息的天马行空和西方的充满科技感的实用主义的矛盾
性。《七龙珠》漫画版早期有着深深的《西游记》烙印,
而中后期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诸如精密的宇宙飞船,探
测器,外星人充斥其中,但对于一部只有九十分钟的电影
来讲,想把这一切都杂糅在一起,难度相当大。为配合真
人,剧情也严重脱离鸟山明的世界框架,基本重塑剧本,
属于鸟山明世界的特有符号基本都被换成美式快餐电影文
化,最后出来的结果就是少年寻求自我、拯救世界这样千
篇一律的好莱坞故事。
美版《七龙珠》改编的失利,也可看出好莱坞对前期
的市场分析不够充分。之前美国人选择了日本漫画中最经
典的形象“七龙珠”进行改编,看似具有市场号召力,但
忽略了改编的最大风险——不被原著的忠实读者接受。而
对《七龙珠》这部日本“国民漫画”进行电影改编,这种
风险更是被无限放大。遗憾的是,美国电影制作人未顾及
“龙珠迷”们的感受,大刀阔斧进行改造,从人物设定到
剧本编撰都与原著相去甚远,只是空有一件高特技外衣,
遭遇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惨败也就不奇怪了。倒是《超人:
钢铁之躯》的动作场景具有一部分鸟山明原作的神采,稍
微安抚了下《七龙珠》粉丝的心。
另外,从1998年版的《哥斯拉》就可看出美日创作
理念上的差异性。美国“大片”的一条龙生产模式已十分
成熟,每年向世界各地输出的大量影片都被烙上了深深的
好莱坞印记——高科技、全明星、规模壮观、直白主题和
跌宕起伏的感情。为了迎合商业利益,会对漫画原著进行
“好莱坞式”的改编(如《变形金刚》《七龙珠》等),3
这种做法固然可以让原著本身获得“世界的通行证”,却忽略了原著故事的根本功能。另一部《咒怨》也不被好评,原著中所赋予的对未知生灵的敬畏和虚无,被血腥的简单粗暴所掩盖,怪兽科幻片尊重“生命”和“心灵”的哲学理念被光怪陆离的视觉特技削弱到难以寻。
“二次元”天然具有剧本分镜的属性
日本ACG文化的强大驱动力。但就漫画市场而言,2013年日本漫画图书全球总销量约6800亿日元(约417亿人民币),至今在世界影响力最强的《死亡笔记》在2006年已销售2300万册,电影在工业化、
商业化道路上越行越快,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了电影制作者的首要目标之一。漫画建立起来的庞大受众市场正是为电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
ACG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剧本分镜属性。漫画和动漫都通过电影首发,在精致空间内创造出时间效果,直接拉近了漫画和电影的距离。大部分漫画都配有文字,为电影提供了现成的对话和旁白内容,包含了电影制作中所需要的绝大多数内容元素,节省了人物、台词等前期设计成本。
电影选择改编的漫画一般是在市场内获得认可的作品,在内容方面日本的漫画和动漫的思想并不浅显且具有野心——“没有政治的艺术只能称为装饰”!在夸张和超现实的特性下,二次元赋予了主人公符合人类共同的审美标准的外貌特征,而且无论是能力还是心智上都符合人类情感的最大公约数,使得无论是日本观众还是美国观众都达成了一致的共鸣。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繁衍和融合,未来日本ACG作品披上好莱坞的外壳上映的机会会越来越大。日本著名的格斗漫画《带子雄狼》改编权被美国Kamala Films公司购买,这部由小池一夫创作的带有浓郁江户时代彩的流浪型格斗传奇,是日本最早实现海外发行的漫画作品,但如何在好莱坞编剧的笔下能焕发新的活力,确实让人期待。■
→ 1.达伦并没有忘记《未麻的部屋》,没有放弃拍摄人格分裂系电影的          念头,在2010年拍出了好评如潮的《黑天鹅》。
2.美国电影的《七龙珠》的困境就是原始的东方气息的天马行空和西        方的充满科技感的实用主义的矛盾性。
3.沃卓斯基弟的《黑客帝国》更像是“日本动漫下的蛋”,比如电        影中“引用”《攻壳机动队》穿过城市街道的分镜,整体的绿基调        以及特别的标志性的计算机绿的代码显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