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药白芍图片
展开全文
本文目录 [hide]
1 中药白芍图片
2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3 【白芍的配伍应用】
4 【白芍的用量用法】
5 【白芍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6 【白芍的本草摘要】
7 【白芍的现代研究】
中药白芍图片
【来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浙江、四川、安徽、山东等地。立秋前后采挖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头、泥土,刮去外皮,入沸水中煮至无硬心,晒干。一般生用或酒炒后用。
芍药之名初载《本经》,至陶弘景开始分赤芍药、白芍药两种,但未分用。宋代陈无忌谓:“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后世医家才分别应用。赤芍功能主治等详见赤芍条。
芍药科原先只是毛莨科的1个属,因其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均与毛莨科有显著区别,现多数学者同意将芍药属提升为芍药科。
【处方用名】生白芍 炒白芍 大白芍 杭白芍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性能概要】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本品有补血敛阴作用。“肝为刚脏”,主藏血,血虚阴亏则肝阳偏亢,肝失柔和,本品养血敛阴,所以有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血不足、肝阴亏损、肝失柔和、肝阳偏亢等引起的头晕目眩、胁肋疼痛、四肢拘挛,以及肝脾失和,腹中挛急作痛、泻痢腹痛等症。本品又可以补血调经,敛阴止汗,用治妇女血虚月经不调,以及自汗、盗汗等症。
当归、白芍均能补血,然当归性温,适用于血虚有寒者;白芍微寒,适用于血虚有热者。当归、白芍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白芍养血敛阴,平肝止痛。二药止痛虽同,
作用各异。
【白芍的配伍应用】
3毛的照片
1.用于血虚肝旺,头晕目眩、胁肋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例如配合生地、山药、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柏子仁等同用,如《衷中参西录》建瓴汤,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配合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等同用,如《和剂局方》逍遥散,治血虚肝郁,胁肋疼痛;配合甘草同用,如《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治血虚引起的四肢尤其是小腿拘挛作痛。用于肝脾失和,腹中挛急作痛或泻痢腹痛,前述芍药甘草汤,即为治腹中挛急作痛的主要方剂,有寒可加肉桂,有热可加黄芩等;以本品配伍防风、白术、陈皮,如《丹溪心法》痛泻要方,治腹痛泄泻;以本品配伍当归、木香、槟榔、黄芩、黄连等,如《素问》芍药汤,治下痢腹痛。
2.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如《和剂局方》四物汤,以本品与川芎、当归、熟地同用,组成养血调经的基本方剂。
3.用于自汗、盗汗。如配伍桂枝、生姜、大枣、龙骨、牡蛎等同用,治阳虚自汗;配伍牡蛎、五味子、柏子仁等同用,治阴虚盗汗。
【白芍的用量用法】
内服:5~10克,大量15~30克。
【白芍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白芍的本草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本草纲目》:“止下痢腹痛后重。”
《本草备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
《本草正义》:“补血,益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固益阴养血,滋润肝脾,皆用白芍;活血行滞,宣化疡毒,皆用赤芍。”
【白芍的现代研究】
成分:含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元酮、芍药新苷、芍药内酯等。
药理:有较好的解痉、镇痛、镇静、抗惊厥、解热、降压、降糖、消炎、抗溃疡作用;对多种菌,尤其对各种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临床报道:习惯性便秘,甘肃老中医杨作楳的经验,用生白芍24~40克、生甘草10~15克,水煎服,一般不需加减,通常2~4剂可畅排软便,且不至燥结、无便后复结之虞。若顽固性便秘,每周续服1剂,即可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