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育观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人员班级:
三、调查人员:
四、调查地点:
五、被调查体:,共发放问卷50份,男女生各调查25人次。
六、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现阶段婚育观,为教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育观提供依据。
七、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形式随机抽样调查
八、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问卷共设置10个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婚姻、生育等各项问题的看法。50份问卷中分别调查男女生各25人。
  对于理想结婚年龄这一问题,70%的同学的理想结婚年龄为25-30岁,理想结婚年龄在20-25岁和30-35岁的同学分别占14%。而选择35岁以上结婚的仅占2%。这与我国现阶段鼓励晚婚倡议已深入人心,说明我国提倡晚婚,奖励晚婚休假等政策的实效性。而在被调查的25名男生和25名女生中,76%的女生期望在25-30岁结婚,这一比例在男生中下降至64%。希望在30-35岁结婚的女生比例仅为8%,而这一比例在男生中则上升至20%。这说明较之女生,男生期望的结婚年龄要更晚,这与大部分男生渴望“先立业后成家”的观念不谋而合。经过计算,调查的50名学生的平均理想结婚年龄为27.65岁,女生平均理想结婚年龄为26.38岁,男生的平均理想结婚年龄为27.7岁。
  对于择偶因素,人品毫无争议的是男生女生们最注重的因素,比例高达88%。而注重健康、经济、学历三大因素的比例分别为54%、52%、50%。年龄和外表相对要求较低,比例分别为32%和24%。在这个问题上男女同学又各有侧重,32%的男生表示外表因素很重要,在女生中只有16%的人表示她们在乎外表。60%的女生认为经济是择偶的重要因素,这一比例在男生中下降至44%。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选择结婚对象上,大学生总体上都抱着科学而理性的态度,将人品健康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同时,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今天,经济和学历因素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35岁  对于择偶方式,82%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将自由恋爱作为自己的择偶方式,选择亲友介绍和相亲的比例仅占到12%和6%。,这说明现今的年轻人更加相信自己的眼光,希望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反映了90后爱自由有个性这一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女生中,除了1名选择亲友介绍的,其余24名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由恋爱这一选项。而男生中选择亲友介绍和相亲的人数达到了8人,占男生总体的32%。这说明男生更加渴望亲友在选择结婚对象上为自己挑选把关。
  在结婚前提这一问题上,64%的大学生表示感情基础是最重要的前提,认为亲友支持、车房因素和工作稳定最重要的比例均为12%。男女生在各项前提上的选择比例都相距不远,这与当前媒体大肆渲染的年轻人结婚前先看车房这一现象不符,说明感情基础仍然是现今大学生认为结婚最重要的前提,爱情至上仍然是当代年轻人的观念。
  在大学生恋爱能否走进婚姻殿堂这一问题上,仅有1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不够成熟,不能顺利走入婚姻,认为地域经济等因素会在毕业后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38%的学生则坚定的表示,感情可以克服其他困难,让大学生恋爱修成正果。48%的学生认为不好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揭示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目的,约有三分
之一的学生是将其作为结婚的前提,三分之二则抱有各种目的进行恋爱,其中主要的原因集中于体验爱情滋味,寻感情寄托和排解无聊心情等方面。对于“婚恋分离”的类似观念,很容易演变为对待感情不严肃和游戏人生的极端态度。
  在对于法定结婚年龄的看法上,认为其太早的学生比例占到26%,认为其太晚的只有10%。认为正好合适的人数最多,占到50%,而表示对法定结婚年龄没有看法的占14%。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法定结婚已经属于比较晚的。丹麦、波兰、美国一些州规定为男二十一岁,女十八岁瑞士、越南规定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德国、俄罗斯、新加坡规定男女均为十八岁日本、罗马尼亚、巴基斯坦规定为男十八岁,女十六岁菲律宾规定为男十六岁,女十四岁。我国提高法定结婚年龄是因为其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有助于计划生育工作,配合晚婚晚育的倡议。
在理想生育年龄的问题上,52%的被调查者认为25-30岁最为理想,认为30-35岁最为理想的比例为42%。选择20-25岁和35岁以上的比例很少,分别有4%和2%。在女生调查中,60%的人选择25-30岁,32%的人选择30-35岁。在男生的调查中,44的人选择25-30岁,52%的人选择30-35岁。女生的平均理想生育年龄为29.2岁,男生为30岁。这些数据反映了当代大
学生在生育这一问题上抱有的态度比较一致:需要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事业基础才可以考虑生孩子。同时这也是国家多年倡导晚婚晚育政策的效果所在,有力的提高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效率。
在调查中,表示未来希望走“丁克家庭”路线的调查者占10%,为3女2男。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不再抱有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具有一种前卫新潮的生活方式。而传统希望有1个孩子的人数最多,占44%。让人意外的是,希望拥有2个孩子的被调查者比例也很高,占到40%。希望拥有3个及以上孩子的人数最少,仅占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代独生子女为人父母时也希望拥有不只一个孩子,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兄弟妹陪伴,这是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
在对开放二胎政策态度的调查上,54%的人明确支持开放二胎政策,持反对态度的仅有10%。而对此没有看法的占到34%。此题与上题联系紧密,选择希望拥有2个及以上孩子的学生都纷纷选择支持开放二胎政策。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开放二胎政策仅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但经过近几年对于世界人口问题的研究,部分专家已得出结论,实现人口的均衡发展是最为科学的,而我国的均衡生育率为2.3胎。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
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在种种背景下,开放二胎政策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在子女性别问题上,希望拥有女孩的比例占到12%,希望拥有男孩的比例为22%。而两者都想拥有的比例有36%,而表示性别无所谓的人则占30%。调查结果显示,重男轻女思想还是在大学生体中略有存在,而希望自己有男有女的比例上升与希望自己拥有2个孩子的比例上升这二者不谋而合。
九、措施与建议
对大学生:
1.树立健康的择偶观,注重感情基础与志趣相投,淡化功利彩。全面衡量,品德为重。
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严肃对待感情,但不要因此耽误学业,浪费大学宝贵时光。
3.响应国家号召,支持晚婚晚育政策。
4.树立守法的生育观和男女平等观念,切勿重男轻女。
对教育部门: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止大学生思想被不良风潮(如功利,玩弄感情)侵袭。
2.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系统,解决学生的困惑。
3.增加课余活动,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
对政府部门:
1.加快出台二胎政策,了解人民需求。
2.增加对于晚婚晚育的奖励政策
3.号召相应部门开展大学生婚育观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