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无家可归的“局外人”
——罗伯特•瓦尔泽的小说《助手》解析
次晓芳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摘要:本文通过文本内在阐释的方法以及“空间”理论来分析瑞士作家罗伯特•瓦尔泽的小说《助手》中人物内心情感,展现了主人公约瑟夫作为社会“局外人”对自己无家可归绝望处境的担忧、对身份的困惑与危机感,指出这一族在社会中的精神危机与身份危机问题。
关键词:助手;无家可归;“局外人”;身份
瑞士作家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 alser,1878-1956)是在德语文学批评中可以与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相提并论的著名德语作家。他长期被遗忘,死后才被文学界发现及认可,被认为是继戈特弗里德•凯勒(Gottfried Keller)之后最伟大的瑞士作家。由于种种原因,瓦尔泽并不是一个非常多产的作家。在持续了将近3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只出版了4部小说:3部自传体柏林小说和一部《强盗》(der Räuber)小说。瓦尔泽的作品中塑造了多位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形象:他们是孤立于世的“仆人”、“助手”、甚至“流浪汉”形象。本文研究的是瓦尔泽在中国尚鲜为人知的自传体小说之一《助手》,这部小说反映了20世纪初欧洲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及其身份危机问题。
小说《助手》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苏黎世湖畔的维登斯维尔小镇。小说以一位名叫约瑟夫•马蒂(Joseph Marti)的年轻人应聘到新的助手职位,站在雇主托布勒(Tobler)先生的别墅门前等待开门为开端,讲述了他在托布勒家当助手的孤立的“局外人”生活。小说交代了在约瑟夫到主人托布勒家供职之前,他曾经辗转于不同的工作职位,如曾经在一家橡胶厂工作。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失业之后,约瑟夫才应聘到托布勒家的助手职位,并经历了主人托布勒的事务所开张、经营及破产的全过程。约瑟夫原本想通过在主人托布勒家中做助手来让自己融入社会生活,到归宿。然而随着主人家道中落,这个目标成为了泡影。作品并未具体描述约瑟夫在其主人家中担任助手时所做的工作,而是描述了约瑟夫主人家吃饭、饮酒、聚会的日常生活。约瑟夫的担心恐惧经常出现在作品中,他时时都在担忧被主人解雇,担心以后生活无着。小说还反复描写约瑟夫常常一人孤独落寞地散步之情形,除了关于日常凡俗的描述,作品中也有许多内心独白,特别是主人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在约瑟夫与主人托布勒先生的关系方面,他们的关系模式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第一次碰面便反映了这种关系模式:因为约瑟夫报到上班来得太早,托布勒先生非常生气,并骂约瑟夫;约瑟夫礼貌地向他的主人托布勒先生道歉;托布勒继续厉声责骂约瑟夫,约瑟夫胆怯起来,向主人道歉,结结巴巴地说些什么或是保持沉默——助手约瑟夫与主人托布勒之间这样的关系模式几乎贯穿整部小说。
一、“临时性存在”的痛苦——作为“局外人”的约瑟夫
《助手》封面的插图是由瓦尔泽的画家哥哥卡尔所画,画的是一位年轻人驻足于一幢花园洋房的大门前,等待新的雇主为其开门。这种站在门前的状态不禁令人想到卡夫卡作品中出现过的“门”的主题,如《在法的门前》、《城堡》、《诉讼》以及《变形记》等等。
瓦尔泽笔下的主人公约瑟夫•马蒂站在门前,他在门口的沉思与徘徊,突出反映了流亡者的生存困境,反映了他对未知生活的担忧与焦虑。隔着门的无声无息的内心活动,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异化特征。
可以说空间总是在一定意义上与身份意识联系在一起,而“门”则成了被摒弃者身份最好的象征。门的空间特征就在于它的“无定点性”,界于内与外,彼与此之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夹缝”状态。而徘徊在门口的形象正是流亡者、局外人的特征。
进入大门后,约瑟夫马上受到了主人的责难:“……女佣人给他指了个方向,办公室在楼下,主人马上就会出现。……工程师托布勒先生非常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显得有些愤怒,也确实如此。他用惩罚的眼神看着约瑟夫,‘为什么你今天就来了?我约你星期三来的。我还没准备好呢,你难道很着急吗?嗯?’”(G6)流亡者脱离自己的家园,希望进入别人的大门,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个暴戾脾气的主人,主人托布勒甚至想把约瑟夫拒之门外。
最后,托布勒还是把约瑟夫留了下来,因为是职业介绍所通知约瑟夫星期一一大早去主人家报到。约瑟夫开始住在主人家里做助手。从进入主人家一开始,约瑟夫就是他所进入的那个世界的观察者。约瑟夫
缺乏很快与他人建立联系和熟悉环境的能力,他人对约瑟夫亦无好感。因为数月未能填饱肚子,在进入托布勒家后的第一顿午饭中,约瑟夫觉得主人家提供的午饭非常可口。在小说中,约瑟夫的这种“局外人”的生存状态并非他所愿,而是由其社会地位和性格所决定。约瑟夫在主人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WS1524001)。
作者简介:次晓芳(1982.3-),女,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德语文学、德语文化等。
113
114
家中永远无法到真正的家。这个家庭对于观察者约瑟
夫来说只是一幅“陌生的画面”(G12),他被强迫“把自
己放入这一画面”中(G13)。
第一次集体吃饭的场景便显示出作为家庭新成员的
约瑟夫很难融入这个家庭,还表明这个“局外人”的无
根基的漂流状态。正是因为没有生存的根基,他才不得
不应聘助手,寄居在傲慢的主人家中。从他与托布勒太
太的对话中可以得知,约瑟夫在到达托布勒家之前已经
漂泊了很久。
约瑟夫总是对他所处的生活状态感到恐惧、害怕,因为他人生的每个时刻都具有临时性和转瞬易逝的特点。这种无处为家的无奈、生存的恐惧、内心的孤寂时时刻
刻包围着他,令他窒息,因此他的内心总是被动消极的。而从外部行动上来看他内心一刻也不能安宁。只要有空,
除了反思自我、写书信和札记之外,他便一直闲逛与漫
游,除非为了观察什么而做短暂的停留。在主人托布勒
家里做助手的日子里,约瑟夫也总是感到不安,总要走
来走去,逛来逛去。这种难以停顿下来的不安,正是
“局外人”的共同特征之一:没有生存的根基,在任何地
方都不到家的感觉,不得不一直处于一种不停地漂泊
360小说网的状态。可以说约瑟夫是一个不断散步的“独行侠”。而
正因为他总是要不停地继续前行,没有与人深入交流的
能力,所以无法与他人建立固定的关系。当这个独行侠
暂时停下或必须要和人们产生临时性的接触,他便是人
中的“局外人”。
二、对“与他人联系”的追寻及自我发展能力的
缺失
约瑟夫这样的“局外人”其实并不想彻底放弃与他
人的联系,从而过一种完全独立的生活。约瑟夫把其存
在方式比喻为“一枚松松挂着的纽扣”,“一件已不合时
宜的西装”,这种隐喻表明他对自身被“排除在外”的痛
苦(G21)。约瑟夫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他的小塔楼里,但不久又会渴望与他人交流。只要待在外面,他就会想起:“无处为家的意识使他的内心麻痹而窒息。能够属于某个人是多么幸福啊,不管是恨还是不耐烦,不管是恼怒还是服从,爱恋还是悲伤。当他从某个窗口看到自己这个孤独的、被遗弃的、无家可归的人的影子时,约瑟夫就更为这样的固定住所和家园所着迷。”(G266)约瑟夫•马蒂被两种矛盾的空间意识所折磨:一方面,他需要一个私密空间,以便自得其乐,保持个人生活的尊严与独立;另一方面,作为边缘人的他又渴望进入他人的世界,与之亲密接触,即便是受束缚而依附他
人。他因无法在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保持平衡而产生焦虑,而这种焦虑也正是属于流放者、边缘人的焦虑。
约瑟夫对待周围人的举止态度都是无法自控且令人惊讶的。他时而卑躬屈膝、时而傲慢。他既希望参与他人生活,又害怕与他人联系后产生一些后果和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在企求与人接触的温暖和坚持孤
独的痛苦中徘徊,这些矛盾心理状态在小说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三、结语助手约瑟夫是一位居无定所,为了生计只能寄居主人家中寻求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在《助手》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身上并未展现出明显的故事情节主线,他的生活及性格特征也未有任何变化。小说更偏重于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描述。作家瓦尔泽在作品中刻画这样的形象,不仅指出西方现代社会小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更表现了这些现象背后所潜藏的发生在“局外人”身上的自我与世界(包括他人)、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可逾越的隔阂与分离,从而体现了作家对这一社会族的同情与关注。参考文献:[1]Amann, Jürg.Robert Walser-auf der Suche nach einem verlorenen Sohn, Serie Piper Porträt, München ,1985.上接(第112页)
个现实社会的参与者。起初,霍尔顿讨厌学校伙伴之间
的虚假冷漠,所以他逃离了学校。在纽约市,霍尔顿发
现成年人的世界仍然荒谬低俗,他又决定逃往西部寻求
平静纯真之地。这一系列叛逆的行为是霍尔顿反叛主流社会的选择。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后,霍尔顿意识到他无
法完全摆脱现实社会,当他看到菲比骑着木马开心地玩
耍时,内心也终于获得了安慰:“我会没事的。我现在正在经历一个阶段。每个人都经历各个阶段,不是
吗?”[1]
。霍尔顿清楚地知道他无法抗拒成长的必然性,却又挣扎
着不想失去童年时代的纯真。因此,霍尔顿告诉自己:
“有那么一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
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的职
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
把他捉住”[1]
。悬崖边是霍尔顿心中的道德底线,也是他
愿意走进成人世界,步入现实社会的条件。只要虚伪冷
漠的现实社会中仍然留有一些纯真者,霍尔顿愿意屈从
现实,不再叛逆反抗,他在挣扎与妥协中完成了自我塑
造与自我成长。综上所述,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剖析主人公霍尔顿的自我塑造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塞林格在《守望者》中,采用第一人称限制视角,通过主人公霍尔
顿表达了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自我塑造过程,在批判现实社会道德堕落的同时,也揭示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痛苦挣扎、焦虑迷茫的内心世界。参考文献:[1]Salinger Jerome David.The Catcher in the Rye [M].China: Yilin Press ,2007.[2]Greenblatt Stephen.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3]Fu Jielin.A Study On New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oetics By Greenblatt [A].China: Shangdong University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