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clough语篇研究方法的主体间性考察
1.引言
现代西方哲学自胡塞尔(Husserl)起从主体性(subjectivity)向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转变。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他总结到:“通向一种哲学认识的道路,……首先是通向一种单子的认识,然后是通向一种单子间的认识的必然道路”(胡塞尔,2002:214)。哈贝马斯(Habermas)也推崇主体间性思想,认为“主体间性”就是要承认社会结构中个体的主体性存在,承认社会结构是由无数彼此独立的个体组成的整体。而这些个体存在的意义是由这些个体与他所处的环境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冯月季,2011:96)。“主体间性表达的是人的本质存在是作为关系的存在”(夏巍,2009:19),对主体间性的研究就是建立在主体研究基础上的对个体间关系的研究。这是一种哲学范式的转变,是从意识哲学转向交往哲学,而其中语言起了重大作用。哈贝马斯(2004:375)认为:“交往理性的范式……是主体间性关系,当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进行沟通时,他们就具备了主体间性关系”。 在语言学领域,批评性语篇分析学家们推崇哈贝马斯理论,因而在语篇分析时受到了主体间性思想的影响。比如英国著名的批评性语篇分析学家Fairclough的研究方法就闪烁着这一思想的光辉。然
而悖论的是,尽管他的研究中蕴含着主体间性思想,但是他却并没有进行纯粹的主体间性研究。具体而言他的研究对象却非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本文正是通过考察这一现象来深入认识Fairclough的语篇研究方法的。discourse
2. 批评性语篇分析概述
“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作为一个术语是指语言学领域的语篇研究(田,2009:59)。CDA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运用语言学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围绕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间的关系,揭示语篇中隐含的、不易被普罗大众发现的权力、不平等和歧视。在不断的发展中,在该领域的众多权威学者中Fairclough的辩证关系研究方法较具有代表性,“他的研究格外引人注目”(廖益清,1999:1),被学界广泛讨论、研究和应用。
3. Fairclough的研究方法
Fairclough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他在CDA领域著述颇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田,200
9:141)他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将语篇定义为社会过程的一个成分的符号(Semiosis),认为这一成分与社会过程中的其他成分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因此,Fairclough的语篇研究方法被他命名为辩证关系方法。其中他对语篇(即符号本身)、话语秩序和互语分析这几个分析时所采用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则体现着主体间性思想。
3.1 Fairclough对语篇的理解
在Fairclough看来语篇(Discourse)不等于语言。他首先用术语符号(Semiosis)来代替语篇借以暗示语篇分析与各类符号形态相联系(Fairclough 2009:163)。同时,他认为符号系统是组成“社会过程”的一个成分,符号系统与其他的成分辩证相联系,因此他命名他的语篇研究方法为“辩证关系方法”(ibid)。那么什么是社会过程呢,他认为,社会过程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现实的三个层面间的相互作用(interplay)。这三个层面是“社会结构”,“社会实践”和“社会事件”。社会实践居中调整(mediate)其他二者的关系。他据此认为,CDA不仅关注符号,也关注符号与其他社会成分间的关系。社会过程是各种事物间相互关系的产物,而语篇参与其中。换句话说,社会过程就体现着一种复杂的关系,语篇的意义需要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确认。语篇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会选择社会结构,导致社会事件。这三者的相互作
用又一起形成社会过程。这些成分本身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但是个体的意义却需要与其他成分间维持关系而存在。Fairclough正是对这些复杂关系的研究来剖析和研究语篇,通过确定语篇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其本质。这种通过相互间关系研究个体和整体的方法正体现出一种主体间性思维特征。
3.2 Fairclough对话语秩序的理解
话语秩序(order of discourse)是Fairclough借用Foucault的一个概念,指一整套有序的语篇生成实践以及它们之间的限界和关系,即“社会秩序的符号方面”。对话语秩序的研究就是对语篇本质的研究。不同于以往对语篇做为一种信息载体的研究,Fairclough的侧重点在语篇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在其发生过程中体现的特征。他提出,在某种话语秩序中一些创造意义的方式在这一秩序内占主导地位,相应的另一些创造意义的方式就会居于边缘地位。这就形成了语篇间的不平等,进而能够据此揭示出语篇背后的权力关系。以他对英国工党政府1988年3月发表的征求民众意见的“福利改革绿皮书”的研究为例,他发现在这个文本发布前后相关的其他的话语形成了一个语体链(genre chain)。比如内阁大臣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和演讲等。在这个语体链中,一种语体以其他的题材为框架。例如有些新闻报道中包含了绿皮书的
要点,有些则涵盖了内阁大臣们的观点。这样,这些新闻报道就可能会成为官方发布的绿皮书的要点总结。这显示出这些语体在筛选和组织新闻报道内容时的选择性,暴露出了制约语篇生成的潜在规约。通过对这条语体链的考察Fairclough发现政府以征求民众意见发布绿皮书之名却行推销其主导的福利改革意见之实。这种通过分析各个语篇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发现语篇中所存在的不平等的方法也体现了一种主体间性思想。
3.3 Fairclough的互语分析方法
互语分析方法是他对语篇进行互动分析时所采用的两个方法之一,目的是揭示语篇间的动态关系。比如研究有哪些语体和语篇被用来生产某一文本,并且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既要发现和确认不同的语体和语篇,又要识别它们相互的联系。只有联系的观察才能识别出语篇生产者用这些语体和语篇生成文本的目的。这种互语分析方法的主体间性思想也是显而易见的。综上所述,我们发现“Fairclough的语篇研究方法具有联系的特征”(田,2009:142)。而联系的特征正是主体间性思想的核心特征。他对语篇的认识是建立在语篇与语篇、语篇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上的。也就是说他并不仅通过语篇自身认识语篇的本质,而是超越语篇作为个体的特质,在众语篇间,在语篇与其他成分之间研究语篇。
这是一种主体间性思想,为认识和分析语篇开辟了新的视角。然而,尽管他运用主体间性思想研究语篇,但是笔者认为他未能彻底的进行主体间性的研究,这主要体现在他的研究对象的非主体间性上。
4. Fairclough研究对象的非主体间性
说Fairclough的研究对象是非主体间性的,首先因为主体间性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主体的人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是通过研究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达成对人这个主体的认识。Fairclough的研究对象是语篇,不是作为主体的人。虽然他认识到语篇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但是很少去探究作为语篇实践的主体的语篇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另外Fairclough对语篇的认识还有一个二重性的问题。当他进行话语秩序分析和互语分析时,将语篇看作主体实践方式,因为他要研究语篇是如何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而进行语言(符号)分析时语篇则完全是实践的对象,即客体。这种对语篇认识的二重性源于他认为语篇实践是文本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连接体。这一认识本身是他研究的创新点,但却产生了一个负面效果:他过多的关注语篇本身的符号特征和实践特征而未能深入的研究作为实践主体的语篇生产者和消费者。他关注语篇内是否隐藏权力、歧视和不平等并对其进行批判,却很少深究
这些主体间相互关系的生成原因。以上都是对主体及主体间关系研究的轻视。结果是他的研究在批判时火力十足,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说服力。
另外,尽管他发现了语篇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但他并没有将这种认识提高到主体间性上。在他有限的提及和分析语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论述中将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集团化、机构化,因此他们不再是有生命的主体,不再是能够通过语言进行社会实践维持社会关系的主体,而是受到各种社会规约所束缚的客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永远是有权力的一方是主导者,另一方被歧视和边缘化。二者的关系是僵化的,凝固不变的。由于这种僵化的关系只存在于客体之间,主体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可以反证出Fairclough在分析中将语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客体化的倾向。也正是这种主体客体化的倾向才导致了二者之间关系的僵化。Fairclough虽然将其研究方法命名为辩证关系方法,但遗憾的是这只限定在语篇与其他成分的关系上,他对语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却没有辩证的论述和看待。
5.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Fairclough的研究虽然有主体间性特征,但是研究对象并非主体间性。他
对语篇的认识在主体实践和客体之间摆动,未能上升到主体间性特征,而对语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认识则有客体化的倾向。总的来说他重视对语篇的研究,轻视对语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认识到语篇是一种社会实践形式却没有认识到语篇是主体间相互关系的驻留场所。对语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认识都有客体化的倾向。因此他的研究并不是纯粹的主体间性的研究。从结果看来,他只是在抨击集团化和机构化的语篇生产者及其语篇中隐含的不平等,是否能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消除不平等则存在很大疑问。这使人们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有效性产生怀疑。
笔者认为,语篇涉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语篇生产者可以通过语篇有意识的构建和调控双方的关系。将二者之间的关系看做是主体间性的才有可能突破生产者和消费者间僵化的关系,才能真正发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只有二者间存在辩证的关系,即互为依存又互为矛盾,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双方矛盾才有可能得到化解。语篇内隐含的不平等的产生根源才能被发现和根除。总而言之,CDA不仅要有主体间性的研究思想,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要对准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这或许为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未来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orman, 2009, A Dialectical- Relational Approach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in Ruth Wodak & Michael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Sage
[2]冯月季,2011,符号学视野下的哈贝马斯“主体间性”思想,安顺学院学报,第6期,第96-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