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四)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
1.网络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在邻接结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
B.在邻接结点间进行数据报可靠传输
C.在任意结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
D.在任意结点间进行数据报可靠传输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选项A、B不是网络层的目的,IP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因此D错误。
2.路由器连接的异构网络指的是______。
A.网络的拓扑结构不同
B.网络中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同
C.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均不同
D.数据链路层协议相同,物理层协议不同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网络的异构性指的是传输介质、数据编码方式、链路控制协议以及不同的数据单元格式和转发机制,这些特点分别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定义。
3.网络中发生了拥塞,根据是______。
A.随着通信子网的负载的增加,吞吐量也增加
B.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少
C.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多
D.随着通信子网的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反而降低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A选项网络性能显然是提高的,B、C两项中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多少与网络的吞吐量并不是正比的关系,不能确定网络是否拥塞。
4.在路由器进行互联的多个局域网的结构中,要求每个局域网______。
A.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及其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高层协议都可以不同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路由器是第三层设备,向传输层及以上层次隐藏下层的具体实现,所以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之上的协议数据是路由器所不能处理的,因此网络
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本题容易误选B。主要原因是在目前的互联网广泛使用的是TCP/IP协议族,在网络层用的多是IPv4,所以误认为网络层协议必须相同。而实际上,使用特定的路由器连接IPv4与IPv6网络,就是典型的网络层协议不同而实现互联的例子。
5.下列设备中,能够分隔广播域的是______。
A.集线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中继器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不转发广播包(目的地址为255.255.255.255的IP包),因此能够分隔广播域,抑制网络风暴。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够分隔冲突域,但不能分隔广播域。集线器和中继器是物理层设备,既不能分隔广播域也不能分隔冲突域。
6.在因特网中,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______。
A.目的网络和到达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的目的主机和到达该目的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D.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MAC地址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其任务是转发分组。每个路由器都维护一个路由表以决定分组的转发。为了提高路由器的查询效率和减少路山表维护的内容,路由表只保留到达目的地址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而不是整个传输路径的信息。另外采用目的网络可使每个路由表项包含很多目的主机IP地址,这样可减少路由表中的项目。因此,路由表通常包含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7.路由器转发分组的根据是报文的______。
A.端口号
B.MAC地址
C.IP地址
D.域名

(分数:2.50)
 A.
静态网站和动态网站区别
 B.
 C. 
 D.
解析: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网络层通过IP地址标识主机,所以路由器根据IP地址转发分组。
8.路由器在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分组的第一位之前,必须先接收到整个分组,这种机制称为______。
A.存储转发机制
B.直通交换机制
C.分组交换机制
D.分组检测机制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路由器转发一个分组的过程是:先接收整个分组,然后对分组进行错误检查,如果出
错,则丢弃错误的分组;否则存储该正确的分组。最后根据路由选择协议,将正确的分组转发到合适的端口,这种机制称为存储转发机制。
9.在因特网中,IP分组的传输需要经过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______。
A.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B.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不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C.源主机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不知道
D.源主机不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知道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每个路由器都是根据它所拥有的路由表选择IP分组的下一跳地址,只有到了下一跳路由器,才能知道再下一跳应当怎样走。而源主机也只是把IP分组发给网关,所以路由器和源主机都是不知道IP分组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10.下列协议中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______。
Ⅰ.IP Ⅱ.TCP Ⅲ.FTP Ⅳ.ICMP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Ⅲ和Ⅳ
D.Ⅰ和Ⅳ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TCP属于传输层协议,FTP属于应用层协议,只有IP和ICMP属于网络层协议。
11.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A.动态路由选择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维护部分拓扑结构信息
B.动态路由选择可随网络的通信量或拓扑变化而进行自适应的调整,而静态路由选择则需要手工去调整相关的路由信息
C.动态路由选择简单且开销小,静态路由选择复杂且开销大
D.动态路由选择使用路由表,静态路由选择不使用路由表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静态路由选择使用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实现简单且开销小,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动态路由选择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发现并维护路由信息,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实现复杂且开销大。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都使用路由表。
12.下列关于路由算法的描述中,______是错误的。
A.静态路由有时也被称为非自适应的算法
B.静态路由所使用的路由选择一旦启动就不能修改
C.动态路由也称为自适应算法,会根据网络的拓扑变化和流量变化改变路由决策
D.动态路由算法需要实时获得网络的状态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静态路由又称为非自适应的算法,它不会估计流量和结构来调整其路由决策。但是这并不说明路由选择是不能够改变的,事实上用户可以随时配置路由表。而动态路由也称为自适应的算法,需要实时获取网络的状态,并且根据网络的状态适时地改变路由决策。
13.考虑如下图所示的子网,该子网使用了距离向量算法,下面的向量刚刚到达路由器C:来自B的向量为(5,0,8,12,6,2);来自D的向量为(16,12,6,0,9,10);来自E的向量为(7,6,3,9,0,4)。经过测量,C到B、D和E的延迟分别为6,3和5,那么C到达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是______。
A.(5,6,0,9,6,2)
B.(11,6,0,3,5,8)
C.(5,11,0,12,8,9)
D.(11,8,O,7,4,9)


(分数:2.50)
 A.
 B. 
 C.
 D.
解析:距离-向量路由算法要求每一个路由器维护一张路由表,该表给出了到达每个目的地址的已知最佳距离(最小代价)和下一步的转发地址。算法要求每个路由器定期与所有相邻路由器交换整个路由表,并更新自己的路由表项。注意从邻接结点接收到了路由表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而是要加上相邻结点传输消耗后再进行计算。 C到B的距离是6,那么从C开始通过B到达各结点的最短距离矢量是(11,6,14,18,12,8)。同理,通过D和E的最短距离矢量分别是(19,15,9,3,12,13)和(12,11,8,14,5,9)。那么C到所有结点的最短距离应该是(11,6,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