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
第一篇: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
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
------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
摘要:《静夜思》,寥寥数语,李白写来轻灵曼妙,浑然天成。没有渲染的情感,也没有雕琢的词藻,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道出了千百年来游子的思乡心切,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淡与柔的意境跃然纸上。本文通过对李白《静夜思》三种英文译文的赏析,从意境的角度探讨了在翻译李白这首诗的过程中,如何力图解读并再现原诗中的意境,达到准确的传译目的。关键词:《静夜思》;意境;译文赏析
一. 《静夜思》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大量抒写乡情的篇章。李白的《静夜思》,是这类诗歌中最为人熟悉并传诵的一首。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
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静夜思》中的乡情,十分轻淡,给人亲切而真实的感觉。不但古诗中常见的那种客子思乡怀亲的悲愁与痛苦看不到,就连游子常有的孤寂和凄清之感,都淡得使人觉不出来。正如沈德潜所评:“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 它抒发的乡情,就像诗中那弥漫于天上地下的月光,轻盈似纱,清淡如水。这种感情,以柔美、温和为特征,具有平凡生活彩。只要一读到或听到这首诗,人们并不感到心灵的强烈震撼,只是心弦被轻微地拨动了一下,从而引起一种熨贴的、和谐的美感。正如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他称《静夜思》为“妙绝古今”。
二.意境
关于意境,赵则诚等指出“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根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
其内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2]。所以我们看出,中国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大都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于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无意境,诗歌便成为无灵魂之躯壳。
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在将古诗译成英语时,有两个任务:首先他要以原文读者的身份领略原诗所传达出来的意境,力求与原作的诗人达到情感上的共振;其次,他在尽量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要将原诗的意境通过另一文字传达给该语言的读者,让这些读者也能置身于其中,接受意象,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下面,我们且看原文之意境。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月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普通的景由动词
串起,构成一幅画。画中人、景、物在静谧中和谐。周收拾以其静态的文字表现流动的画面,在静谧中不死寂,却又在画面中留出一块空白,让人感受那说不出、道不尽的浓重的思乡之愁。音、形艺术的效果,情景交融的画面,画外无穷的乡愁,构成了整首诗的意境。
三.译文赏析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一[1]: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O can it be g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Translated by 许渊冲)
译文二[2]: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in the floor.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tiltmy homeland more.(Translated by 徐忠杰)
译文三: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Translated by Witter Bynner)
这首诗是绝句。一、二、四行“光”“霜”“乡”押“ang”韵,格律工整对仗,“明月光”与“地上霜”,“举头”与“低头”,“望”与“思”前后相互照应,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洗练、自然的特点。全诗只有五言四句,却在音律和韵律中构成了强烈的音乐美,达到了“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绝妙。下面,我们看译者又是如何与诗人静默相契,心物相融,意境生发,与原文相得益彰的。
从许渊冲的译文中,我们可以该诗翻译的紧密严谨,天衣无缝,层次错落有致,韵脚起伏跌宕。
一、三行与二、四行的尾韵,采用abab式的韵脚(light;ground;bright;drowned),使译文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全文每行音步与原诗音节大致相当,且基本采用抑扬格,使整首诗读起来轻重分明有序,达到了韵律的和谐优美,体现了原诗的音美。此外,译文在句式上排列整齐,错落有致,选词精到。译文中三、四句中的“looking up” 与 “bowing”在意义上相反,与原文相呼应,对比鲜明,彰显了诗人激烈的内心活动,形式上采用谓语动词,以静显动,更突出月夜的静逸,同时也增强了译诗的节奏感。第四句的“homesickness”和“drowned”两词,直接点题,诗人的孤单寂寥和思乡之苦跃然纸上,使全文主题鲜明,感情得到升华,让读者印象深刻,产生共鸣。并且译诗整体语言简洁清新,没有冗长华丽的词句和复杂的修饰,充分再现了原诗的形美与意美。
徐忠杰的译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直抒胸臆,以白描的手法再现了诗人笔下皎洁柔和的思乡之夜。译文押了尾韵,韵脚为abab(bed;floor;head;more)。原诗三个动词“疑”、“望”、“思”,译者通过使用动词suspect、watch 和yearn,与原诗交相呼应,表达了原诗的由疑而望,由望而思的过程,脉络分明,在有意无意之间,旅中情思,跃然纸上,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Bynner的译文,运用的是自由体形式,其特点是文思精细,颇成工巧。开篇“So bright”,起笔突兀,高屋建瓴,但却引人入胜,让读者有一种往下看的迫切心情,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译者有意隐去“月光”不说,让读者去想象,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它为吕叔湘先生所激赏:“译文第一行不点明是月光,只说是亮光,第二句用问话来活画出一个‘疑’字,然后第三行用found来表示恍然大悟,可谓能善体诗人之意。原诗先说出月光,‘疑’字反而无力。要是我们不为这首诗的名气所慑服
[3]
的话,竟不妨说译诗是青出于蓝。”然后在后两句里也确切使用了“一般过去式”的“谓语动词”,使全诗清清楚楚地呈现追记的层次。再者,译文最后一句用“suddenly”一词,是译者根据上下文对原诗的延续和再创造。从“望明月”引发的“思故乡”是触景生情,是一瞬间迸发出来的,是突发奇思,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蕴义。而“suddenly”一词,把漂泊异乡孤寂游子对月哀怨之情的宣泄推到了极致。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在内容,音韵和艺术手法上,都已经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然而就是它的这些特点,给诗歌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是,如果充分利用译入语的优势,再现诗歌的意境也不是不可能的。通过分析欣赏诗歌的译文,让我们了解译者对原诗意境内涵的理解和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的掌握,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中国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更好的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也能提高我们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