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构成学习总结
【篇一:彩构成的学习反思】
彩构成的学习反思
20144104044  钟艺玲
大一下册我们曾学习过平面彩构成,如果那时候的算是实践课,今年的算是理论课,这样倒着上的好处就如同西天取经,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经历十万八千里的跌跌撞撞,最后得到蕴含无限真理的宝贵经书,这时看到里面的道理,才句句体会至深,明白至透。
从实践到理论,从客观操作到主观审美,以下就是我按照这个思路整理的学习反思。
  一、实践:强刺激调及形式美手法
  (一)、彩刺激调和
彩的美感能提供给人精神、心理方面的享受,人们都按照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去选择乐于接
受的彩。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从狭义的彩调和标准而言,是要求提供不带尖锐的刺激感的彩组合体,但这种含义仅提供视觉舒适的一方面。因为过分调和的彩组配,效果会显得模糊、平板、乏味、单调,视觉可辩度差,多看容易使人产生厌烦、疲劳的不适应等。
1.面积法
将彩对比特点是相对比强烈的双方面积反差拉大,使一方处于绝对优势的大面积状态,造成其稳定的主导地位,另一方则为小面积的从属性质。如中国古诗词里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等。
2.阻隔法
(1)强对比阻隔:在组织鲜调时,将相对比强烈的各高纯度之间,嵌入金、银、黑、白、灰等分离彩的线条或块面,以调节彩的强度,使原配有所缓冲,产生新的优良彩效果。
(2)弱对比阻隔:为了补救因彩间相、明度、纯度各要素对比过于类
似而产生的软弱、模糊感觉,也常采用此法。
3.统调法
在多种相对比强烈彩进行组合的情况下,为使其达到整体统一、和谐协调之目的,往往用加入某个共同要素而让统一调去支配全体彩的手法,称为彩统调。
4.削弱法
使原来相对比强烈的多方,从明度及纯度方面拉开距离,减少彩同时对
比下越看越显眼、生硬、火爆的弊端,起到减弱矛盾、冲突的作用,增强画面的成熟感和调和感。如红与绿的组合,因相对比距离大,明度、纯度反差小,感觉粗俗、烦躁、不安。
  (二)、彩形式美手法
1.彩平衡
对称是一种形态美学构形式,有左右对称,放射对称,回旋对称等。在中心
对称轴左右两边所有的彩形态对应点都处于相等距离的形式,称为彩的左右对称,其彩且合形象如通过镜子反映出来的效果一样如对称点为中心,两边所有的彩对应点都等距,按照一定的角度将原形置于点的周围配置排列的形式,称为彩的放射对称。回转角作180度处理时,两翼成螺旋桨似形态称为彩的回旋对称。
对称是一种绝对的平衡。彩的对称给人以庄重、大方、稳重、严肃、、平静等感觉,但也易产生平淡、呆板、单调、缺少活力等不良印象。
2.彩均衡
均衡是形式美的另一构成形式。虽非对称状态,但由于力学上支点左右显
示异形同量、等量不等形的状态及彩的强弱、轻重等性质差异关系,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视觉生理、心理感受。这种形式既有活泼、丰富、多变、自由、生动、有趣等特点,又有良好的平 衡状态,因此,最能适应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选择配的常用手法与方案。彩的平衡还有上下平衡及前后均衡等,都要注意从一定的空间、立场、出发作好适当的布局调整。
3.彩比例
渐变构成海报彩比例是指彩组合设计中各部分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长度、面积大小的比例关系。它随着形态的变化、位置空间变换的不同而产生,对于彩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和美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常用的比例有等差数列、等比
数列、费波那齐数列、贝尔数列、柏拉图矩形比、平方根矩形数列、黄金分割等。
4.彩节奏
即明显带有时间及运动的特征,能感知有规律的反复出现的强弱及长短变
化,是秩序性形式美的一种。通过彩的聚散、重叠、反复、转换等,在彩的更动、回旋中形成节奏、韵律的美感。一般有三种形式。
(1)重复性节奏:
通过彩的点、线、面等单位形态的重复出现,体现秩序性美感。简单的节
奏有较短时间周期和重复达到统一的特征,适宜机械和理性的美感。
(2)渐变性节奏:
将彩按某种定向规律作循序推移系列变动,它相对淡化了“节拍”意识,有较长时间的周期特征,形成反差明显、静中见动、高潮迭起的闪效应。渐变性节奏有相、明度、纯度、冷暖、补、面积、综合等多种推移形式。
(3)多元性节奏:
由多种简单重复性节奏组成,它们在运动中的急缓、强弱、行止、起伏也受
到一定规律的约束,亦可称为较复杂的韵律性节奏。其特点是彩运动感很强,层次非常丰富,形式起伏多变。但如处理、运用不当,易出现杂乱无章的“噪”不良效果。
5.彩呼应
亦称彩关联。为使用一或相关平面、空间不同位置的彩,相互之间有所
联系避免孤立状态,采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照应、相互依存、重复使用的手法,从而取得具有统一协调、情趣盎然的反复节奏美感。彩呼应手法一般有两种:
(1)分散法:
将一种或几种彩同时出现在作品画面的不同部位,使整体调统一在某种
格调中,如浅蓝、浅红、墨绿等组合,浅作大面积基调,深作小面积对比,成为粉彩的高长调类型。
(2)系列法:
使一个或多个彩同时出现在作品、产品的不同平面与空间、,组成系列设计,能产生协同,整体的感觉。
  二. 理论:重视彩情感发挥的作用
认识彩除了客观方面还有主观的方面,即有关彩的视觉心理基础理论知识。
(一).彩视觉心理:
不同波长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管,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彩心理反应。
1.共同感受觉心理
(1)彩的冷、暖感: 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暖: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
冷:见到蓝、蓝紫、蓝绿等后,则很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但如与橙对比,前面两又都加强了寒感倾向。
(2)彩的轻、重感:
这主要与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
(3)彩的软、硬感: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反而软感略改。明度高、纯底低的彩有软感,
中纯度的也呈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高纯度和低纯度的彩都呈硬感,如它们明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
(4)彩的华丽、质朴感:
彩的三要素对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纯度关系最大。明度高、纯度高的彩,丰富、强对比 彩感觉华丽、辉煌。明度低、纯度低的彩,单纯、弱对比的彩感觉质朴、古雅。
(5)彩的活泼、庄重感: 暖、高纯度、丰富多彩、强对比感觉跳跃、活泼有朝气,冷、低纯度、低明度感觉庄重、严肃。
  (二).彩的心理联想
彩的联想带有情绪性的表现。受到观察者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教养、职业、民族、宗教、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彩的联想有具象和抽象两种:
(1)具象联想:
人们看到某种彩后,会联想到自然界、生活中某些相关的事物。
(2)抽象联想: 人们看到某种彩后,会联想到理智、高贵等某些抽象概念。一般来说,儿童多具有具像联想,成年人较多抽象联想。
1.彩性格
各种彩都其独特的性格,简称性。它们与人类的彩生理、心理体验相联系,从而使客观存在的彩仿佛有了复杂的性格。
(1)红:
红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度高。它易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
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但有时也被认为是暴力、危险、卑俗的象征。红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