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产品经理,在团队中的7种角
产品经理这个头衔,很容易让人有错觉和俯视感。现如今时代变了,“经理”两个字更多是种称呼,这和同学、先生、小等并没有什么不同。我家附近的快递员,上门取件的时候都能塞给我一张印着“业务经理”的名片。
  一个岗位的价值,从来不是拼头衔(头衔越长的往往越low)。归根到底,得看它扮演的角。产品狗在团队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01 为产品负责的人
  简单说就是可以为产品拍板的人。
  从产品规划、原型设计、开发方式、出去谈商务、领导聊天……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这样的角,一般具有相当的项目经验和管理能力,既会实干也能跑火车侃大山。往往在团队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快速给出意见或自己顶上。嗯,哪里不行贴哪里。
  我认识的人中不少也是这种角。在一个团队中,既当爹又当妈,一边做原型一边写方案
文档,对外撕逼对内扯皮,除了亲手去开发,其他事情多少有和他有关。这估计和大家想像的产品负责人不一样:
计算机专业ui设计做什么  泡一杯咖啡,在独立办公室里,开着双屏,阳光撒向肩膀。时而回复了关于1个亿大合同的邮件,时而对产品给出领袖意见……
  孩纸,少看些科幻玛丽苏故事。
  这样的角,行业洞察是真、战略决策是真,但自己不时得上前线也是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部分的产品团队还是十几杆甚至几个人的模式,动则几百几千人的大团队,极少。最常见的的产品负责人,往往大哥小弟都是自己。只不过大家看到的都是光鲜,看不到的都是苟且。
  至于title,它可能叫公司老总,也有可能叫部门经理或产品总监。
02 中规中矩的产品经理
  参与产品规划,对需求和产品有一定决策权,偏重需求的挖掘和分析方面。这应该是团队中最常见的产品汪角了,包括目前自己的状态。
  工作内容映射到时间分布上,拿个人来说:40%需求分析和功能相关,20%各类产品文档,5%-10%做产品流程啊原型啊用例图啊,其余打杂,培训、商务、推广等等。
  当然,比例不固定,每个人的工作偏重也不同。
  这个阶段每天都不少时间是在沟通协调上,思维能力的作用渐显,在团队中有一定管理工作和责任。角的价值,差不多是项目团队的一枚螺丝钉外加润滑油吧。
03 产品运营
  现在有很多运营工作的岗位也被称职为产品经理,和传统理解上的PM有些不同,他多数是直接和用户接触的一线业务方,主要的工作包括:
直接为用户服务。
收集最一手的用户需求。
整理为偏运营侧的产品需求。
转给产品或项目团队,配合开发实现、验证和面向用户说明。
  如果说典型的产品汪和开发团队更近些,那这类型产品经理,相比之下则是离用户更近些,岗位门槛比较低,相当于开发团队和运营团队(如果有区分的话)之间的连接绳索。
04 需求分析师
  它应该算是产品经理的早期前身了。需求分析师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和目前熟知的产品经理职责圈重合,比如用户需求调研、需求分析。类似技术翻译的角,作为技术与业务的连接点,把用户需求通过技术和业务分析转化为开发们看得懂的语言。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就是需求分析师,早期做过几年PHP开发,后续转岗负责需求分析和项目管理,目前作为团队的leader,也是对外的统一接口负责人。
  需求分析师通常有一定开发背景,了解架构,不少还需要设计数据库、负责API接口接入评估、系统建模等。对业务的了解和对技术的熟悉都是硬技能。
05 交互设计师
  总觉得这角有些尴尬。
  在我之前公司确实有个UE部门,但他们在大类上属于美术岗位范畴,主要负责界面设计和交互的实现,需要用到一些前端语言。从要求也可见一斑:美学品位出众,彩控制能力强、 想象力丰富等。在游戏场景开发中倒是经常见到。
  而目光切换至其他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本来就自备交互设计技能,再偏界面一些的事就交给UI设计师去做了。况且,在实际项目开发中,产品经理经常是在原型中把功能交互说明,通过流程+文字+跳转页面的方式展示,又进一步增加了UE角的尴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