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网络舆情相关研究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一、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网络已经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平台。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发展呈现如下态势:舆情热点事件不断攀升、各种社会思潮网上争鸣、网络信息渐入法制性轨道、社交媒体的链式传播趋于独立,网络信息量越来越大,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网络舆情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因此,如何识别和分析互联网上的话题,掌握网络舆情发展动态,引导化解危机舆论并对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网络舆情的分析监测,传统的处理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分类与处理,现实中需要实时跟踪监控的网站数量多、形式复杂、内容广,传统舆情监控已经难以适应网络的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相关支撑理论、监测分析过程、技术的应用及意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期微博社交平台中舆情“红黄蓝虐童事件”的分析监测过程详细介绍网络舆情技术。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走出贡献。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王来华撰写的《舆情研究概论》中是这样定义舆情的,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主体的民众受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刺激,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1]。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舆情在其语境下拓展诞生出网络舆情这一新事物。[2]网络舆情就是对互联网上传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它借助互联网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或表达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二、拟研究的主要内容(提纲)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相关支撑理论、监测分析过程、技术的应用及意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期微博社交平台中舆情“红黄蓝虐童事件”的分析监测过程详细介绍网络舆情技术。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走出贡献。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两章主要针对论文写作的前提准备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论文结构及观点、研究方法与创新。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网络舆情技术理论基础理论综述内容,介绍主要的基础理论。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这一部分是我国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的概述,是对“红黄蓝”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网络舆情技术的功能及意义
html网页设计论文
(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相关支撑理论、监测分析过程、技术的应用及意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期微博社交平台中舆情“红黄蓝虐童事件”的分析监测过程详细介绍网络舆情技术。论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思路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论证等)
为研究网络舆情,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相关支撑理论、监测分析过程、技术的应用及意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期微博社交平台中舆情“红黄蓝虐童事件”的分析监测过程详细介绍网络舆情技术。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走出贡献。
四、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论文从20185月至2018年11月结束,共历时6个月:
20185月准备资料,固定选题。主要从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作为参考资料,以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
20186月补充资料,先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初稿。补充资料主要从网上获得,校图书馆的电子期刊阅览室有很多优秀论文,可以作为参考资料。然后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之后,完成了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定稿。
2018年78月间对相关本论文的最新资料进行跟踪收集,适时补充内容。
2018年9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以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为框架来丰富论文。
2018年10月完成毕业论文的定稿。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的内容于格式进行修改。
2018年11月最后校对,打印毕业论文。确保论文在文字、格式、装订上符合学校规范。
五、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1] 吴倨伟.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2] 孙楠. 网络内容与舆情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6.
[3] 李颖慧. 基于云计算的微博信息挖掘系统[D].天津大学,2017.
[4] 黄情. 基于文本挖掘的网络舆情分析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5] 林鉴周. 微博舆情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6] 苟元琴,刘小强.基于信息挖掘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26-27.
[7] 张敏,霍朝光,吴郁松.时间型舆情网络的ICSR传播模型构建与仿真[J].图书馆学研究,2015(21):40-48.
[8] 张锋.有效应对处置网络涉军舆情研究[J].军事记者,2015(01):34-36.
[9] 李斅葳. 基于信息挖掘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13.
[10] 冯颖. 网络舆情话题发现平台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七、学院院长意见及签字
(办公室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