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公投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2019-05-03
【摘要】本⽂就英欧的关系问题,着重阐述英国脱欧公投的背景,分析英国退欧的原因及其给英国、欧盟、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英国退出欧盟,将使英国在未来受到双重冲击―来⾃政治和经济⽅⾯的,英国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失去了英国的欧盟,即便有法国德国等存在,但其政治影响⼒必将削弱;对中国⽽⾔,“英国脱欧”符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其影响应是利⼤于弊。
【关键词】英国脱欧公投,英欧关系
欧洲联盟是⼀个集政治、经济于⼀体的地域性组织,英欧关系⼀贯是国际社会的聚焦点。由于地理、历史、⽂化等存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场。⾦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受挫,英国国内“疑欧主义”⽇盛,在野的独⽴党势⼒渐⼤,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分歧严重。在此背景下,英国当局领导⼈发表关于英欧关系的演讲,谈到英国脱欧与否需要进⾏全民公投。2015年5⽉,保守党卡梅伦在⼤选中胜出,“英国脱欧公投”被⽴即提上⽇程。⾯对2016年6⽉英国脱欧结果的出炉,其对英国、欧盟乃及全世界都产⽣了重⼤的影响。
2016年6⽉23⽇,英国选民就英国是否脱欧进⾏全民公投。⽽英国留欧与否,直接取决于全民公投的结果,
⽽公投的结果则取决于英国的党派⾓⼒、政府意愿、民众的舆论导向以及各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综合作⽤。[1]这⼀公投万众瞩⽬,其结果将对英国、欧盟乃⾄全世界产⽣重要影响。6⽉24⽇,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尘埃落定。继欧债危机、苏格兰公投之后,英欧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英欧关系的改变对其政经的未来导向、在全球所处的地位,甚⾄经济全球化美好愿景都将产⽣深远影响。
⼀、英国脱欧公投的背景
在2010年换届⼤选之前,代表英国守旧的党派就提出要从欧盟获取更多利益,收回原属英国的⼀些权⼒,在该党执政后,英国国内的疑欧⼒量不断壮⼤,从⽽给了卡梅伦⼀定的压⼒。以保守党内部由来已久的疑欧派和英国独⽴党(UKIP)为⾸的不断施压,2011年12⽉,卡梅伦拒绝签署“财政条约”,这使得英欧冲突愈加明显。2013年伊始,卡梅伦声称若是欧盟不积极处理英欧关系的主要问题,英国就可能脱离欧洲联盟,其正式承诺:若以他为⾸的党派在新⼀轮的选举中获胜,将以全民公投的⽅式决定英国在欧盟的去留。在保守党赢得2015年⼤选并顺利组阁后,这⼀问题被⽴刻提上议事⽇程。[2]之前沸沸扬扬的欧债危机使得英欧关系陷⼊僵局,在新财政契约、⾦融税和欧盟预算等问题上,英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分歧不断,英国便冒出了⼀股声⾳,主张⼲脆退出欧盟。[3]⽽卡梅伦在不久前的演讲中声称,英国需要欧盟作出更多让步,以谋求更多利益。其动机⼗分明显,即以英国脱欧相威胁,通过讨价还价,使其在欧盟成员国内部获得更多“特权”,从⽽在英欧权利分割中占据有利地位。
事实上,英国在欧共体内是个相当有“特权”的成员了,英国拒绝使⽤欧元,拒绝实⾏同⼀签证,拒绝签署“财政契约”,以及拒绝欧盟联合。其实质是不愿意交出英国的主权,拒绝接受“他者”的领导。[4]同时,英国期望欧盟对其作出更多退让,使⼆者关系达到“少受欧盟束缚⽽好处却不减”的理想状态,⽽法国总统奥朗德认为英国的做法是在“贬低”欧盟。欧盟其他国家认为,随着欧元区内部政治经济⼀体化的推进,尽管英国的“例外主义”让⼈恼⽕,但是欧洲多数领导⼈仍认为,让英国“留欧”对欧盟的政治、经济、军事防务等是有益的,其诉求也可以通过交涉得到满⾜,但不能由于英国⼀系列举动⽽对欧共体内部的基础条约进⾏变动。因此,欧盟各国并未因为英国的讨价还价,⽽迫使英国退出欧盟。
从历史⾓度来分析,便不难理解英国公投⾏为的逻辑。耶鲁⼤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21世纪第⼆个⼗年即将开启之际曾写道:⼏乎所有的中等强国都⽆法回避的⼀个难题是如何界定⾃⾝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即⾃⼰是谁、战略重点如何、怎样实现战略⽬标的问题。[5]对英国⽽⾔,18世纪到20世纪初,其⽇不落帝国拥有着超级⼤国的地位和遍布世界各地的利益,不但开扩了英国的全球视野,也使“称霸世界”的思想根深蒂固。⼆战后,⼤英帝国⼟崩⽡解,但英国却没有做好⾯对这⼀残酷现实的准备。因此,当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阔斧建⽴欧洲共同体时,英国不愿听从法德的领导,因此对其视若⽆睹。早在1946年,丘吉尔便对英欧关系做了定义:“我们在欧洲,但不属于欧洲。”纵使英国已经成为了欧盟⼀员,⼆者也始终若即若离,且间歇就会产⽣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其关系。加上英国曾经拥有的霸权与引以为傲的“光荣孤⽴”,都造成了英国对欧洲⼤陆的疏离与不信任。[6]之后,⾯对经济合作统⼀⼤市场蓝图
的诱惑,英国外交政策中的“实⽤主义”,基于利益是永恒的因素的考量,决定了英国成为欧共体成员,但是“疑欧主义”使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始终存在严重分歧。
⼆、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英国国内各⽅政治实⼒的博弈不断升级,⽀持和反对英国脱欧的派别各⾏其是。在经济⽅⾯,英国的经济利益与欧洲⼤陆各国联系密切,欧盟是其最⼤的商贸伙伴;同时,欧盟既是英国最⼤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也是英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的地。[7]英国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海外贸易,成为紧系着欧洲⼤陆国家与世界各国的贸易纽带;在就业⽅⾯,⼤量就业岗位与英国的对欧经贸有关,⼆者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互为依托。在政治⽅⾯,英国改变了欧盟内部政治⼒量的对⽐,平衡了欧共体内成员国之间⼒量悬殊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弱⼩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有助于团结欧洲进⾏建设;若英国退出欧盟之后,就不可以参与欧盟⼤⼩事务的管理与运⾏,不可凭借欧盟区域组织的优势施展⼤于英国个体的⼒量。在英国,多数苏格兰⼈⽀持“留欧”,因此“脱欧”的结果很可能引发苏格兰公民再次公投以求独⽴,这将使英国内部团结产⽣危机。从欧共体集体利益⾓度出发,英国留欧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英国脱离欧盟不但使得欧盟的政治影响严重受挫,并且也将⼤⼤减弱其经济实⼒,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在⾯对诸多弊端的情形下,卡梅伦依旧进⾏“退欧公投”,其⽬的在于缓和内部紧绷的政治局⾯,遏制
英国独⽴党,安抚保守党内的疑欧成员,得到英国公民更多的⽀持,为2015年的⼤选奠定基础;同时希望英国在欧盟争取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多的“特权”。其根本原因是英国⾃⾝主权捍卫与国际战略关系的选择,导⽕索是欧债危机的爆发与党派争端,⽽全球盛⾏的民粹主义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普遍认为,卡梅伦提出“退欧公投”是英国政府⾯对欧盟政策调整时出于化被动为主动的考虑⽽做出的⼀种策略,⽬的是想得到欧盟层⾯的让步以及扭转国内政治局⾯。[8]事实上,卡梅伦多次提到,⽀持英国继续保持欧盟成员国⾝份。
三、公投结果及其影响
2016年6⽉23⽇,决定英欧将来⾛向的英国脱欧公投如期举⾏。6⽉24⽇,投票区的计票结果显⽰,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持脱离欧盟,⽽“留欧”的⽀持率为48.11%,英国就此退出已经加⼊了43年的欧盟。据各区域数据显⽰,苏格兰、北爱尔兰地区⽀持“留欧”的⼈数更多,⽽在威尔⼠及英格兰地区更多公民⽀持“脱欧”。英国中央政府与欧盟都表⽰尊重这⼀结果,但这对欧盟和英国来说都是⼗分不利的。虽然英国脱欧公投结束,但是并不意味着即刻退出。此时,英国拥有两年时间与欧盟协商重构⼆者之间的关系,交涉将极为困难,促成协议获得欧盟成员国的同意。若2018年新协议未能在按时形成共识,英国将⾃动失去进⼊欧盟“单⼀市场”的权利。
1、英国脱欧对英欧的影响
英国退出欧盟,将使英国在未来受到双重冲击―来⾃政治和经济⽅⾯的,英国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在经济上,英国经济将承受巨⼤的打击。公投结果出炉后,英国股市动荡,脱欧将严重影响伦敦国际⾦融中⼼地位。英国44%的出⼝于欧盟成员国,脱离欧盟也就意味着脱离欧洲单⼀市场,使得这⼀部分出⼝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许多⼤型企业公司将总部设在伦敦,主要原因是英国是欧盟成员国,若英国脱欧,这些公司或考虑将总部迁出英国,预计会损失近330万⼯作岗位。在政治上,卡梅伦宣布辞职,以他为⾸的党派内部终将分裂,国内政治局⾯趋于紧张。此次公投中,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地区⼤部分都选择了留欧,⽽英国脱离欧盟,会使得苏格兰或在未来选择再次公投,要求从英国独⽴。与此同时,“英国脱欧”将导致欧盟的经济贸易往来变弱,因为英国脱欧后,欧洲共同体市场不包括英国,欧盟与英国的经贸将受到英国关税壁垒的影响,但该影响最终取决于英欧关于退欧协商的结果。在政治⽅⾯,欧盟将⾯临政治混乱的风险,公投当天,法国、荷兰便有呼声进⾏类似的“脱欧”公投。英国虽不复昔时⽇不落帝国的光景,但其现今仍拥有强⼤的政治影响⼒,失去了英国的欧盟,即便有法国德国等存在,但其政治影响⼒必将削弱。
2、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退出欧盟可能导致⾦融市场混乱,使得中国内地资本外流,同时英镑⼤跌将会使美元升值,进⽽带动⼈民币兑美元贬值,加⼤了⼈民币汇兑压⼒,对央⾏的货币政策管理产⽣影响。伦敦作为全球顶级⾦融中⼼之⼀的地位或⾯临挑战,中国需要思考将机构分散到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苏黎世等欧洲⼤
陆城市,避免由⼀个⾮欧盟国家提供服务带来的不便,该成本的增加对⼈民币“⾛出去”也产⽣了影响。“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的贸易影响可能会牵涉到中国的进出⼝贸易,进⽽影响中欧经贸往来。中国通过英国加强与欧盟合作的战略计划变得困难重重,因为英国脱欧⽆异于间接打破中国和欧盟⽆形的合作纽带,使得中国不得不另外选择其他⽅式加紧与欧盟的合作。
笔者认为,“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存在积极因素。尽管“英国脱欧”对英欧的政治经济层⾯有着巨⼤的冲击,但因各国央⾏已事先准备了应对预案,“英国脱欧”对国际⾦融秩序的影响是暂时的,对中国⽽⾔,“英国脱欧”符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其影响应是利⼤于弊。英国渴望在欧盟之外形成更好的多边贸易协定,⽽中国多次表明愿意并能够与其他国家进⾏贸易协定交涉,这可能让中英在双边贸易⽅⾯⾛得更近。虽然如今欧洲货币贬值导致⼈民币指数下跌,美元升值也遏制了⼈民币,但是这种影响只是暂时性的。很显然,英镑和欧元的货币地位都在下降,⼈民币的地位相对上升,⼈民币国际化进程从长远来看是往利好⽅向发展。另外,英国脱欧使得欧盟内部受到⼀定程度的冲击,中国在和欧洲的国际经济事务谈判中将增加不少有利条件,更加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话语权的提升。英国⾃由贸易倾向长期明显强于众多欧洲⼤陆国家,脱离欧盟后意味着“中国制造”进⼊英国市场的壁垒会降低许多。英国脱离欧盟之后,双⽅为求⾃⾝利益最⼤化,尽可能减少分离带来的负⾯影响,都会加快发展与中国的友好经贸关系,为中英和中欧互助进步搭建新的平台。由此说来,“英国脱欧”很⼤程度上推动欧洲⼤陆各个国家更加积极加⼊到中国提出的“⼀带⼀路”战略部署发展蓝图中来。
威尔士和英格兰的关系英国脱欧公投结果的尘埃落定,使得关于英国“脱欧”还是“留欧”的辩论暂时告⼀段落,但其对英国、欧盟乃⾄全球政治经济等⽅⾯的影响才刚刚拉开序幕。毫⽆疑问,对于“英国脱欧”,是美国、欧盟内部⼤多数国家等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在西⽅国家看来,全民公投代表的是民主,是在法律框架之内征求公民意见的⼀种程序性事项。回顾历史,荷兰为《欧盟宪法条约》进⾏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是⼤多数⼈否决了该条约,但各领导⼈⽤迂回的⽅式选择了修改条约,便形成之后的《⾥斯本条约》。西⽅国家领导⼈在对待全民公投问题时,认为全民公投有时并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因为其国内公民在公投时对事物本⾝的是⾮判断以及对公投结果产⽣的重⼤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那么,尽管程序上由公投来决定是否实施某项国家政策,但领导者也会合理地解释其实质上所实⾏的⾏为。就英国⽬前⾯临的状况,英国当局尊重全民公投结果,利⽤协议规定的两年时间与欧盟协商重构彼此之间的关系,在2018年达成新协议,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调整思路,构建新的发展蓝图;⽽不是效仿西⽅国家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领导⼈,对公投及其后颁布的政策进⾏变通处理,如在英国伦敦公民“反对脱欧”的呼声中再次举⾏全民公投。
事态未来发展的结果我们不得⽽知,⽽此次公投为我们留下了值得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作为世界上⼀体化程度最⾼的欧洲联盟会因为“英国脱欧”变得更加团结、不断深化,还是会⾛向分崩离析?根据机构数据表明,“英国脱欧”将引起别国效仿,欧盟各国受访者认为,若英国脱欧,那么欧盟其他成员国也会呼吁进⾏类似的全民公投。受访者尽管不能代表全体公民的意见,但是脱欧苗头使得欧盟陷⼊尴尬的境地。欧盟在全球化不断加速和深⼊的背景下,需要作出更多的调
整来适应和推动欧洲⼀体化的进程,团结欧洲各国,使各国能够凭借欧盟这个⼤舞台发挥各⾃的作⽤,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注释】
[1] 纪秀娟.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问题研究[D].⼭东:⼭东⼤学,2014.
[2] 李靖.英国退欧公投:背景、诉求及未来展望[J].当代世界,2015(9)55.
[3] 丁⼀凡.英国会退出欧盟吗?[J].欧洲研究,2013. 1.24-25.
[4] 冯仲平.从卡梅伦“威胁退欧”看英国外交[J].欧洲研究,2013.1.30.
[5] Paul Kennedy. “Britain: A History Lesson”,The Economist,p.51,http:///node/14742217.
[6] 李靖.站在⼗字路⼝的英国欧洲政策[J].欧洲研究,2013.1.33.
[7] 李靖.英国退欧公投:背景、诉求及未来展望[J].当代世界,2015(9)56.
[8] 王展鹏.英国国际地位的辩论与对欧政策新变化[J]. 欧洲研究,2013.1.39.
【作者简介】
谢婧(1990-)⼥,湖南长沙⼈,中南⼤学法学院2014级国际法学在读硕⼠研究⽣.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英国脱欧公投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被举报⽂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