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
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情风险与治理问题研究”(17BSH028)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赵宇,硕士研究生在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研究方向为网络舆论传播。
从抗疫新闻报道看建设性新闻的实践价值
赵  宇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内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考验,也是建设性新闻在我国实践的试金石。梳理发现,疫情危机之下国内媒体的抗疫新闻报道充分体现了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特征,展现了建设性新闻宝贵的实践价值,主要包括:对冲负面舆论效应,形成广泛抗疫动员,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应对后疫情时代挑战,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关键词  抗疫新闻报道;建设性新闻;疫情危机;媒体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72-0075-03
自2019年12月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次公共危机事件背景下,国内主流媒体的诸多抗疫新闻报道实践充分体现出“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特征,而这些建设性新闻实践在中国语境下也充分展现出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宝贵的实践价值。
1  建设性新闻的概念特征
“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最早源自于欧美新闻界。2008年,丹麦国家广播公司新闻主管乌尔里克·哈格鲁普(Ulrik Haagerup)在一场关于新闻报道标准的论争中撰写报纸专栏,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性新闻”这一术语,他倡议将建设性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新标准,用建设性的框架来选择和报道新闻故事进而生产建设性新闻。之后,凯瑟琳·吉尔登斯特德(Cathrine Gyldensted)将建设性新闻从新闻实践引入学术话语,她着眼于建设性新闻的影响,引入积极心理学来指导建设性新闻的实践,为建设性新闻赋予了更具限制性的界定[1]。
长期以来,西方新闻界盛行的是“冲突”与“负面”的报道框架,这样的理念在民粹主义和“后真相”交织的社会背景下愈发显现出局限性。因此,作为对“冲突”“负面”理念的一次系统性纠偏,近年来建设性新闻在西方新闻传播实践中不断成长,被引进国内学界后也广受关注,正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
目前学界对建设性新闻定义的界定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说它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伞式”理论。当然,
尽管统一性的准确定义尚未形成,但各方观点对建设性新闻共性特征的解读较为集中,主要包括解决特定问题、强调公民赋权、维持新闻的核心功能、积极情绪、记者干预和以未来为导向[2]等六个方面。解决特定问题是指记者要使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框架去报道事件和现象,对于明确的社会问题应当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公民赋权则强调记者应与公众保持联系,让公众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与公众共同创造内容;维持新闻的核心功能是指向公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监督政府行政执法等,这也是建设性新闻的目的所在;积极情绪是指引入积极心理学,采用适用于建设性新闻的积极心理技巧来进行报道;记者干预强调记者不是完全客观中立的,而应该扮演积极的调解者角,协调公众、政客和专家共同参与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未来导向则强调将关注点从当下发生的事件转向未来的视野,通过关注未来为新闻增加新的维度。
2  疫情背景下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分析
新冠疫情危机是对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考验,也是建设性新闻在我国实践的试金石。通过考察疫情背景下的媒体表现发现,国内主流媒体的抗疫新闻报道实践充分展现出建设性新闻的积极实践价值。从微观受众层面来说,建设性新闻报道能够有效缓解受众的恐慌和消极情绪,激发和动员公众积极参与抗疫行动过程;从中观媒体层
面来说,疫情之下建设性新闻更能够引起受众关注,增加媒体关注度和忠诚度,进而重塑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从宏观社会层面来说,建设性新闻能够推动解决现实问题,为抗疫行动提供现实方案,更能从未来导向的角度为抗疫出谋划策、做到未雨绸缪,最终推动社会进步。梳理发现,建设性新闻在此次疫情中的具体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积极情绪”:对冲负面舆论效应
建设性新闻理念要求新闻从业者将报道的题材和策略聚焦到具有积极性影响的事件当中,在新闻故事中唤醒积极情绪,给危机中的公众以信心、阳光与希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关于疫情扩散的各种负面信息迅速传播开来,加之信息不对称和长期居家隔离等多方面因素,网上网下舆论场大量弥漫着恐慌、焦虑、悲观、沮丧等负面情绪。对此,积极的建设性新闻充分发挥其正面向上的舆论引导功能,让积极的建设性的媒体声音得以广泛传播,让公众在负面的疫情环境中看到阳光和希望,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舆论效应,避免“心理瘟疫”和“情绪瘟疫”的扩散蔓延。
比如央视新闻发布的新媒体作品《护士制作超萌<;新冠护患沟通手册>,每一页都充满爱》,以温暖、实用、接地气的方式向受众解读了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的方法,体现了医患双方团结共抗疫情的积极合作;中国青年网、澎湃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在方舱医院集体跳广场舞的大妈患者、在方舱医院看书的博士患者,向受众展现患者们积极乐观的一面;各大主流媒体也始终关注并积
极报道全国各地对武汉医疗卫生和生活物资的支援,不断扩大“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等鼓舞性舆论声量。这些或大或小的正向新闻案例都充分体现了建设性新闻“积极情绪”的重要特征,也展现了建设性新闻在疫情期间形成的充满正能量的舆论合力,有效消解了部分负面情绪,形成了正面积极的舆论效应。
2.2  “公众参与”:形成广泛抗疫动员
建设性新闻理念要求新闻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并改善周围的世界,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多动力以采取积极的行动。在疫情背景下,媒体不再仅仅是客观冷静的新闻报道者,更成为主动引导公众参与行动、改变社会的积极行动者,用建设性新闻实践激发公众参与抗疫的积极性,动员和督促公众积极参与抗疫行动。
一方面,通过“公民赋权”让公众参与新闻内容的制作。公众参与抗疫新闻产品的制作也是其参与抗疫的一种重要方式。《新京报》和腾讯新闻共同推出的新闻项目“我们视频”在疫情期间向全社会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视频,让公众也直接参与到新闻内容的创作中,记录和表达自身对于疫情的观察与解读;B站UP主回形针的制作人吴松磊主动发布的创意短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被“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主流权威媒体转发,全网播放量超过1亿次。
另一方面,通过舆论引导与知识分享充分激发和调动公众参与疫情防控行动。媒体通过主动设置能够
引导舆论走向的具体抗疫议题,通过提供对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有参考性和指导性的新闻信息,让公众参与到共同抗疫的工作中来。比如媒体在抗疫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了战争隐喻,用“人民战争”“阻击战”“奋战一线”“轻伤不下火线”“英勇冲锋、义无反顾”等行动口号来形容防疫抗疫过程,以此来调动公众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这也是主流媒体采取的不约而同的话语策略[3];《人民日报》发布的新媒体作品《年后复工必备!收好这份个人防护指南》,从居家、就医、办公、出行等四个方面为公众提供关于个人和家庭应对疫情的参考性和指导性信息,提供共通性的和可借鉴的解决方法,让公众深入了解如何正确应对疫情。
2.3  “解决问题”: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建设性新闻强调报道内容立足于制定具备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实现从消极“揭示问题”到积极“解决问题”的转变。在疫情中,媒体不仅为公众与社会建立了公共对话空间,而且自身也参与到了解决方案中,发挥了公共价值。
一是以解决问题的目的来进行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建设性新闻批判性地揭露社会负面问题,曝光相关医疗卫生部门不作为的情况,注重追踪负面问题是否得以解决,进而倒逼其快速整改以更好地应对疫情。比如湖北省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在黄冈疫情告急时刻,却对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一问三不知”,被央视新闻、《环球时报》等媒体曝光后,黄冈市委研究同意火速免去唐志红黄冈卫健委主任职务,
并迅速查清了当地情况并落实防控措施。在防控疫情工作上党员干部责任重大,像唐志红一样失职失责被免职的曝出无数,也正是这样直接的舆论监督,倒逼了疫情防控工作职责的落地落细落实。
二是以解决问题的思路来传播抗疫行动和积极效果。主流媒体以建设性的路径积极参与到抗击
2020·12(上)《科技传播》76
《科技传播》
77
疫情的行动中,对疫情防控工作进展以及正面社会效果进行及时报道,营造社会向上氛围、增强公众整体信心。比如《人民日报》每天都会更新新增病例、疑似病例等疫情数据,对于特殊节点数据比如“新增归零”等进行强化报道,使公众动态掌握疫情信息、知晓疫情防控效果;央视新闻、《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紧密追踪新冠疫苗试验进程,3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开启临床试验、4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获得临床试验批件、5月22日中国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等一系列关于疫苗报道持续不断,着眼于疫情根本防治的科学方案。2.4  “面向未来”:应对后疫情时代挑战
新闻网站设计
建设性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讲求时效性、紧盯当下、追溯过去的视野局限,通过模糊时效性、面向未来、成就未来,推动新闻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发展的未来进程。疫情还远未结束,但媒体平台早已聚焦讨论“后疫情时代”,思考疫情过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态势,思考疫情过后我们的复工复产复学工作将面临哪些问题、遭遇哪些挑战,思考特殊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思潮将如何涌动,这样积极的建设性的开放式未来话题能为公众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甚至直接提供某些现实问题的解决途径。
比如“央视频”新媒体平台上设立“国聘行动”“云充电”专栏,为毕业生在疫情期间提供求职通道,推动就业问题的解决;《中国青年报》发布新闻《央行:疫情缓解后中国经济会出现补偿性恢复》,让人们了解疫情缓解之后各领域恢复工作的解决方案;《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还发起话题征集活动“疫情过后你最想做什么”,引导人们走出囿于疫情现状的焦虑,转向对疫情之后美好生活的愿景,积极迎接后疫情时代的挑战。2.5  “价值重塑”: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
“建设性”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价值,是对于以往新闻实践过于强调“冲突性”的纠偏和补充,强调的是新闻不能仅仅止步于单纯地揭示问题,更要建设性地揭示问题,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在此次疫情中,国内主流媒体秉持建设性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积极主动地回应受众和社会关切,始终致力于如何应对疫情,比如积极报道疫情防控进展并提供个人防护指南,由此吸引了大量受众关注,有效提升了媒体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疫情期间,公众最为关注的是疫情发展的
实时情况,各级政府抗疫防疫的决策部署,以及疫
情相关的科研进展,而这些信息几乎都由国内主流媒体率先发布和披露。可以说,在满足受众各层次各方面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增加了自身关注度和权威性。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认知与信息
传播调研报告》[4]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主流媒体获得了公众的高度认可,公众印象最为深刻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
在网络媒体疫情信息传播满意度评价中,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占据新闻网站满意度前三位,人民日报、腾讯新闻、新浪新闻占据新闻客户端满意度前三位。这充分说明了疫情期间公众对于官方主流媒体的信任度有增无减,主流媒体公信力得以提升。
3  结语
起源于西方新闻界的建设性新闻与我国一贯坚持的正面宣传有着共通之处,在中国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独特价值。考察多篇抗疫新闻报道发现,国内主流媒体的具体实践充分展现出建设性新闻的重要特征
和积极作用,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国特的建设性新闻,进一步优化正面宣传的建设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当然,必须坚决杜绝“拿来主义”和“照搬主义”,学会积极吸收外来“建设性新闻”的精华,更好地服务和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参考文献
[1]白红义,张恬.作为“创新”的建设性新闻:一个新兴议题
的缘起与建构[J].中国出版,2020(8):3-8.
[2]徐敬宏,郭婧玉,游鑫洋,等.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
特征与价值启示[J].国际新闻界,2019,41(8):135-153.[3]邵鹏,叶森.疫情报道中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闻与新闻业——
兼论中国建设性新闻理论的构建[J].当代传播,2020(3):46-50.
[4]国家信息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认知与信息传播
调研报告[EB/OL].(2020-02-26).media.people/n1/2020/0226/c14677-31606056.html,20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