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与发展
-265-
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全国上下各级政府部门纷纷注册政务微博。截至2020年12月,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40837个。政务微博为广大人民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现已成为政府机关政务信息预警、发布、互动的重要平台。
2020年,我国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国甚至全球,危害之大不言而喻。在此次事件中,政务微博以超越时空的传播速度及传播方式及时公布事件进展,提供有效的服务供给,协助政府机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这也让政务微博的受关注度创造了佳绩。
然而,尽管政府致力于政务微博的有效管理,但突发公共事件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社会快节奏发展,政务微博在问政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足,由此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因此,为实现政务微博更加有效地成为政府组织的一部分,需要不断优化政务微博的问政机制。
1 政务微博问政情况
2009年下半年,国内政府部门开通了第一个政务微博——湖南省桃源县政府“桃源网”;11月,“
云南伍皓”的政务微博走进大家视野,这是时任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的微博,作为国内第一个政府官员开通微博,开始尝试网络问政。个别政务微博在问政上小试牛刀后,各级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陆续开通。2010年、2011年“两会”召开期间,政务微博崭露头角,不少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开始通过政务微博发声。随着微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2011年成为“微博红年”。此后,政务微博步入平稳发展时期,在日常政务信息发布的同时,开始尝试用亲民的“小清新”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方式呈现在民众面前。从2014年起,政务微博
逐渐丰富发布形式和内容,成为政府与民众建立联系的主要平台。2019年,政府开始聚集新媒体的发展,这一年成为政务新媒体管理元年。伴随着政务新媒体元素的多样化发展,国家对于政务新媒体监督管理工作的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务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公开提出了更严标准。2020年上半年,5G 技术带来更多样化的服务场景,以其超高速、超链接、超大规模、超低时延等特点赋能政务新媒体传播,让政务微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政务微博参与到突发公共事件中,是近年来政府在国家治理方面作出的一项创新且有效的尝试。较之传统媒体,微博在应对突发事件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微博不仅能及时、不间断地传播信息,还能在线与民众进行互动交流,在谣言和舆情控制上都比传统媒体高出一筹。微博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改变了整个社会人与政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为政府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2020年1月30日,“新冠肺炎”疫情被WHO 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政府舆论引导工作的一次实际检验。因为疫情来势汹汹,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灾害不容小觑,与此同时到来的还有民众的心理恐慌和政府棘手的管理,稍有差池,整个社会将混乱不堪。疫情期间,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全国封闭式管理,因而,网络成为了人们了解政府抗疫进展、获取疫情知识、表达需求及情绪等的有效途径。随着手机网民的数量增大,政府的数字化应急能力和在线政务服务能力在疫情下不断“淬炼”,在线服务指数由全球第34位跃升至第9位,迈入全球领先行列。政务微博,作为政务新媒体的“主力军”,以其权威性、快速性的优势拔得头筹,加之手机使用政务微博的便捷性,使得政务微博走进更多人视野。不少政务微博还通过直播帮助地方在复工复产、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微博问政探析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陈 靓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政务微博的大范围运用,给广大人民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路径。在2020年“新冠肺炎”
疫情中,政务微博以其权威有效的信息发布优势,协助政府机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政务微博的受关注度也达到了新高。但是政务微博在问政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足,为实现政务微博更加有效的参与国家治理,需要不断完善政务微博的问政模式。
[关键词]政务微博;突发公共事件;新冠肺炎[中图分类号]D63;G20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2021-03-10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信息互动机制研究”(XW18110)。[作者简介] 陈靓(1986—),女,江西赣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陈 靓: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微博问政探析
城乡建设与发展-266-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9期(总第509期)
经济复苏、地方文旅资源整合与形象宣传、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2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微博问政的优势
政务微博获得发展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政务微博信息传播快、动、活的优势分不开。
2.1 快即信息传播快
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性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由于政务微博隶属于各级党政机关,发布信息的权威性也是不容质疑的。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爆发性、不可预见性等特性,政务微博恰好能与之相契合,在危机产生的第一时间与民众建立联系,即时连续性的发布多条信息,让民众快速接收到事件的动态进展,满足民众的知情权,打消民众的疑虑和不安,最大程度抵制了谣言传播,为管理者赢得应对时机。首当其冲的全国卫健系统,以“@健康中国”为首,自上而下形成疫情数据发布和播报机制,成为管理者发布疫情信息、推广防控政策、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湖北发布”和“@武汉发布”等在疫情期间显示了强大的传播力量,第一时间响应、在线服务等,对疫情控制和维稳工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月20日开始,迎来了爆发期,与平常打理政务微博相比,“@武汉发布”政务微博发布数量大幅增多,传播效果也比较突出。“@武汉发布”政务微博在1月20日-2月20日期间,共发布疫情相关微博2089条,平均每天发布微博信息67条,单日发布微博信息最大值为115条,最小值为12条,每日发博量伴随疫情发展情况而变化。正因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政府通过政务微博这样的新媒体让民众实时了解最新疫情动态和应对处置工作,助力国家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2.2 动即联动性强
Sturge 的危机信息需求理论主要指民众在整个危机情景过程中的信息渴求,尤其是在危机情境中,人们为保证自身的安全,会对危及自身安全的信息极度渴求。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民众处于一种不的状态,迫切希望从政府、媒体处获取最新信息,以消除自身的焦虑,此时的民众对政府表现出更强的依赖性。而政务微博作为政府的传声筒,上传下达,自上传递政府决策,自下接受民众意见。全国上下各级政务微博,纷纷结合自身业务特长发声,形成多次传播效应,较好地告知事实、解答疑问、普及知识、拉近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强化信息传递效果,共同维护网络正能量。这种政民联动,除了可以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引导舆论,还可以通过搜集民意,及时调整政府政策,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如“@国资小新”发起“#抗击疫情 央企行动#”相关话题,各大央企纷纷参与话题,及时跟进抗“疫”进展、引导企业复工复产,极大地传递了抗“疫”正能量。该话题阅读量超24亿,讨论量超180万,成为各大央企“晒出成绩”、鼓舞人心的重要阵地。2.3 活即传播样式活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全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当前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时间都很零散,消费者所追求的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就是短视频。数据显示,在疫情影响下,新媒体平台增加了更多的疫情知识、科普、娱乐的短视频,民众更愿意通过短视频来获取信息。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短视频集中各项优势,成为政务微博传播疫情内容的主要形式,在疫情防控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务官微发布的疫情相关内容中,短视频内容占比近10%,仅1月20日到2月15日,全国政务微博就已经累计发布短视频1.45万条,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和转发。疫情期间,“@北京发
布”进行了上百场“#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视频直播,同时带动各地方政务微博进行视频直播,促使政务微博平台更加亲近民生。官微充分调动新媒体,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快,民众量大的优势,给民众以新鲜感,也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
3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微博问政的问题
政务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体力量推动着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政府部门也期待能有更佳的平台协助政府开展社会治理,疏导网络舆情。但是由于政府工作的特殊性,加之突发公共事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得政务微博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政务微博信息传递重发布,轻关切
疫情期间,各大政务媒体平台每天不定时发布着大量信息,让人随时随地可以轻松获取疫情相关信息,充分满足了民众获取信息的欲望,但有相当一部分政务微博还停留在单向灌输式传递内容,及时地转发大量上级政策和科普知识等,却没有放低姿态或安排时间与广大网民互动交流,满足民众的知情权。表面上看来,每日24小时坚守信息传递的岗位,事实上信息传递中只注重“形”,而未注重“实”,传递内容偏重在传播上,偏轻在服务关切上。政务微博要办得好,聚焦以民为中心、办好事、办正事,才能行稳致远。
3.2 政务微博的信息传递重数量,轻质量
北京疫情最新数据随着技术的发展,民众能从各大政务新媒体平台获取大量所需的信息,疫情期间信息传递同质化现象严重,各类政府通告、科普知识从上至下全面覆盖了民众的视野。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各平台的民众、内容展现形式、传播方式以及用户特点等有较大差异,针对不同平台进行精准化、分众化的信息推送,是政务微博要走的运营路线。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规范政务微博的管理,充分把握各平台的平台特性、民众特性,进行特管理,实现互联互通、差异互补,建成矩阵的工作模式。
3.3 政务微博信息重设置议程,轻引导舆论
拟态环境《舆论学》一书指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间接,个体自以为熟悉身边的生活环境,但实际上对身边
城乡建设与发展
-267-
环境的认识无不是别人传递给我们的,传递者传递的及时我们知道的就及时,传递者传递的缓慢,我们知道的就缓慢。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传播媒介是现实世界的塑造者。疫情期间,政务微博积极传递正能量信息,为整个社会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在整个疫情形成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政府通过议程设置在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拟态环境”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也说明政府在掌控着整个舆论过程,希
望通过舆论来管理民众行为。从“@武汉发布”等微博可以看出,大量的转发、评论以及点赞,都印证了政务微博博文的传播效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疫情谣言的出现及部分地方政府的不良行为曝光,可见突发公共事件给政府的应急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然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因此,政务微博如果能在舆论引导上多下功夫,才能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将议程设置优势达到最大。
4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微博问政的发展对策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契机,也是打造全方位、多层次舆论引导格局的历史机遇。政务微博在抗击重大疫情中的问政模式,对政务微博来说,是一次重要又有意义的探索。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针对政务微博问政中存在的瑕疵,我们需要对政务微博问政机制进行有效地完善,不断提高政务微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水平。4.1 立足众角度,创新互动方式
“协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兴起于西方,核心是“协同”,即行为主体彼此之间的协作,强调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各个组织主体之间通过合作,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在社会治理中存在多元治理主体,旨在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民众积极参与的模式。一方面,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民众通过政务微博这一渠道,积极表达想法和意见,政府再通过搜集、整理、有效回复
等方式与民众互动,有助于提高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民众参与整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过程、监督事件发展,让民众融入到政府媒体的应急处置机制中,这种主动邀请民众参与的互动模式能有效减少政民之间的不信任,有效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
4.2 着力打造精准信息定向发布,强化服务功能
伴随5G 信息时代的发展,政务微博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充分把握新技术的优势,积极寻更多的技术可能,不断创新。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整个社会容易陷入紧张的舆论环境,此时政务微博若能在及时准确传达事件进展的同
时,运用更加亲民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段,将能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其一,发布内容加大现场直播、短视频、与民众连线等的比重,与传统的图文传播形成互补,极大的满足民众的信息获取,给民众带来体验式、浸入式的全新阅读服务体验。其二,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的分类,不盲目一刀切,打造精准信息推送,做到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让民众有更好的信息接收体验。其三,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政务微博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工作人员队伍,并定期对运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增加工作人员的技术运用水平,以期做到在线理政,确保其有能力保证政务微博的信息传递,切实提升问政水平。4.3 增强联动协同机制,提升政府问政能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事件及不可预料的舆论,必须增强联动协同机制,形成矩阵效应,传递主流声音,以更快更好地化解危机。其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从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到事件的恢复期,民众的信息需求都有变化,政务微博需要做好全局信息发布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议程设置,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引导舆论,全面、适时地满足民众获取信息。其二,各级政务微博联合发声,扩大传播范围,形成强大舆论,才能形成最佳的舆论引导力。因此,政务微博要从多层次开展联动,要加强政务微博之间的协同联动,各级各类政务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的信息度得到满足;要加强政务微博与民众之间的协同联动,政务微博在信息发布时不仅要采取亲民的语言,还要对民众反应的意见及时反馈,以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和表示对民众的尊重;要加强政务微博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协同联动,传统媒体拥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政务微博能取长补短,充分掌握突发事件舆论的主导权。其三,各级政务微博要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发布工作的评估体系,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进行深化,并对事件进展及舆论引导等进行评估,督促各地政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务微博信息互动机制探析——以“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J].新闻世界,2020(06):43-47.[2] 刘丹.媒介事件中政务微博信息发布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南
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3] 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1989.
[4] 蒋子荷.协同治理视角下政务微博的议程设置与传播效果:基于
消防政务微博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0.
陈 靓: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微博问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