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常见知识点:TCP/IP协议栈,子网划分,以太网技术相关,VLAN技术与VLAN路由相关,PPP协议与PPPOE协议,OSPF协议,BGP协议,ISIS协议,MPLS协议
TCP/IP协议栈
1.    以太网端口技术包括3方面:自协商技术、自适应技术、流量控制。
2.    交换机的两个基本功能:基于源地址的学习,基于目的地址的转发。
3.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端口类型分类:Access端口、Trunk端口、Hybrid端口。
4.    VLAN产生的原因:广播风暴。
5.    GVRP的注册类型:NORMAL,FIXED,FORBIDDEN。
6.    IP地址分为哪几大类各类所包含网段为多少常用三类私有地址段包含哪些
A类: ~ B类: C类: D类: E类:    简单介绍以太网原理—CSMA/CD各代表什么意思
CS:载波侦听:在发送数据之前进行监听,以确保线路空闲,减少冲突的机会。
MA:多址访问:每个站点发送的数据,可以同时被多个站点接收。
CD:冲突检测:边发送边检测,发现冲突就停止发送,然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之后继续发送。
1.    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可以采取什么办法
1.为每个VLAN分配一个单独的路由器接口;2.使用二层交换机和一个路由器;3.使用三层交换机。
Vlan的优点及缺点。
    优点:隔离广播域,抑制广播报文;减少移动和改变的代价;创建虚拟工作组,超越传统网络的工作方式;增强通讯的安全性;增强网络的健壮性。tcp ip协议有哪几层
    缺点:隔离了二层广播域,使不同的VLAN之间不能相互通信。
12. VLAN数据帧与标准以太网数据帧有什么区别
    VLAN数据帧我们也称为数据帧,这种数据帧与标准的以太网数据帧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多出4个字节的标签,以标识VLAN的信息。
1.    访问控制列表两种种类的数字标识范围:2000-2999;3000-3999。
2.    PP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3.    PPP协议的特点:支持点到点连接;具有两种验证协议:PAP、CHAP。
4.    PPP协议的三组件,包括:LCP、NCP、PPP扩展协议。
5.    NCP协议种类主要包括:IPCP、IPXCP。
6.    PPPOE包括两个阶段:发现阶段、会话阶段。
7.    NAT的基本工作方式:NAT、PAT、NPAT。
8.    引入地址转换NAT的目的是:解决IP地址短缺。
9.    缺省路由就是在没有到匹配的路由表入口项时才使用的路由。
10.    动态路由协议在TCP/IP协议栈中的应用层。OSPF是直接封装在IP报文中,协议号89;BGP使用TCP作为传输协议,端口号179;RIP使用UDP作为传输协议,端口号520。
11.    动态路由协议是做什么的:计算路由的。计算本地路由器到网络中其它网段的路由。
12.    自治系统是由同一机构管理,使用同一组选路策略的路由器的集合。每个自治系统都有一个唯一的自治系统编号,编号范围是1到65535。
13.    按照工作区域,路由协议可以分为IGP 和EGP。按照路由的寻径算法和交换路由信息的方式,路由协议可以分为 距离矢量协议(Distant-Vector)和链路状态协议。距离矢量协议包括 RIP 和 BGP,链路状态协议包括 OSPF、IS-IS。
14.    距离矢量(DISTANCE-VECTOR,简称D-V)算法(也称BELLMAN-FORD 算法)周期性地将路由表信息的拷贝在路由器之间传送。当网络拓扑变化时,也会将更新信息及时传送给路由器。每一个路由器只能接收到网络中相邻路由器的路由表,通过增加一个距离矢量数(例如一个跳数)来增大距离矢量,然后将更新的路由表信息传送给相邻路由器,距离矢量算法通过上述方法累加网络距离,并维护网络拓扑信息数据库。使用这种算法,路由器并不能知道整个网络的确切拓扑结构。
15.    RIP是一种基于D-V算法的路由协议,它通过UDP交换路由信息,每隔30秒向外发送一次更新报文。适用于中小型网络。RIP包括RIP-1和RIP-2两个版本。如果路由器经过180秒没有收到来自对端的路由更新报文,则将所有来自此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标志为不可达,若在其后120 秒内仍未收到更新报文,就将该条路由从路由表中删除。
16.    RIP 使用跳数(Hop Count)来衡量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称为路由权(Routing Metric)。为限制收敛时间,RIP规定metric取值0~15之间的整数,大于或等于16的跳数被定义为无穷大,即目的网络或主机不可达。
17.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优点:配置简单,占用较少的内存和CPU处理时间。缺点:扩展性较差,比如RIP最大跳数不能超过16 跳。
18.    PPPOE发现阶段的数据报文种类及作用。
19.    PADI(PPPoE发现初始报文);PADO(PPPoE发现提供报文);PADR(PPPoE发现请求报文);
20.    PADS(PPPoE发现会话确认报文);PADT(PPPoE发现终止报文)
21.    为什么引进生成树快速生成树的目的是
22.    1. 通过阻断冗余链路来消除桥接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路径回环;2. 当前活动路径发生故障时激活冗余备份链路恢复网络连通性
23.    快速生成树改进目的就是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尽可能快的恢复网络的连通性。
24.    11. STP协议的交换机的3个端口角以及5个端口状态描述(8)
25.      Root Port,根端口,是所在交换机上离根交换机最近的端口,处于转发状态。
26.      Designated Port,指定端口,转发所连接的网段发往根交换机方向的数据和从交换机方向发往所连接的网段的数据。
27.      Alternate Port,预备端口,不向所连网段转发任何数据。
28.      Disabled端口没有启用,此状态下端口不转发数据帧,不学习MAC地址表,不参与生成树计算。
29.      Listening侦听状态,此状态下端口不转发数据帧,不学习MAC地址表,只参与生成树计算,接收并发送BPDU。
30.      Blocking阻塞状态,此状态下端口不转发数据帧,不学习MAC地址表,此状态下端口接收并处理BPDU,但是不向外发送BPDU。
31.      Learning学习状态,此状态下端口不转发数据帧,但是学习MAC地址表,参与计算生成树,接收并发送BPDU。
32.      Forwarding转发状态,此状态下端口正常转发数据帧,学习MAC地址表,参与计算生成树,接收并发送BPDU。
33.    BGP是一种外部路由协议,与OSPF、RIP等的内部路由协议不同,其着眼点不在于发现和计算路由,而在于控制路由的传播和选择最好的路由。它工作在七层中应用层上。
34.    AS的分类:单口AS;多归路非过渡AS;过渡AS。
35.    BGP的两种邻居:IBGP和EBGP。
36.    成为BGP路由的途径:纯动态注入,半动态注入,静态注入。
37.    OSPF支持的四种网络类型,是点到点网络,广播型网络,NBMA网络和点到多点网络。
38.    OSPF的两个基本概念:自制系统和RouterID。
39.    每一个含有至少两个路由器的广播型网络和NBMA网络都有一个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ackup Designated Router,BDR)。其作用是:减少邻接关系的数量,从而减少链路状态信息以及路由信息的交换次数,这样可以节省带宽,降低对路由器处理能力的压力
40.    OSPF协议中,路由器的分类:内部路由器(Internal Router)、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骨干路由器(Backbone Router)、AS边界路由器(AS Boundary Router)。
41.    运行OSPF的路由器之间在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和路由信息之前首先需要建立邻接关系。
42.    区域是一组网段的集合。划分区域可以缩小LSDB规模,减少网络流量。所有区域边界路由器都至少有一个接口属于Area 0,即每个区域都必须连接到骨干区域。
43.    OSPF的路由计算,有两个特殊的区域:Stub区域,Not So Stubby Area (NSSA)。
44.    目前IS-IS支持两类网络:点到点网络,广播网络。
45.    在ISIS中,PDU意思是协议数据包;LSP意思是链路状态协议数据单元,分为两种:完全时序协议数据单元CSNP和部分时序协议数据单元P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