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网络互联设备中,能够有效隔离广播通信信号的是(  D  )
A 中继器          B 透明网桥 
C 源路由网桥      D 路由器
2.应用层的中继系统是  (  D  )
A 中继器          B 网桥       
C 路由器          D 网关
3.在IP地址方案中,159.226.101.1是一个  (  B  )
A  A类地址        B  B类地址     
C  C类地址        D  D类地址
4.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 )
A. ICMP协议的报文与IP数据报的格式一样
B. ICMP协议位于TCP/IP协议的互联层
C. ICMP协议的报文是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传输的
D. ICMP协议不仅用于传输差错报文,还用于传输控制报文
5.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D  )
A. 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
B. 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
C. 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D. 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6.下列哪个MAC地址是正确的? (  A )
A. 00-06-5B-4F-45-BA  B. 192.168.1.55 
C. 65-10-96-58-16      D. 00-16-5B-4A-34-2H 
7.Windows XP中,查看本机IP地址的命令是( D )
A. ping  B. tracert  C. net  D. ipconfig
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  )
A. 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对通过的广播信息进行过滤.
B. 以太网交换机中端口的速率可能不同
C. 在以太网中可以划分VLAN
D. 利用多个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不能出现环
9.对IP数据报分片重组通常发生在( D )上。
A. 源主机                  B. 目的主机     
C. 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  D. 目的主机或路由器
10.哪一个硬件设备能够进行快速数据交换?( D  )
  A.集线器  B.路由器  C.网桥  D.交换机
11.ADSL通常使用(  A )
(A) 电话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B) ATM网进行信号传输
(C) DDN网进行信号传输        (D) 有线电视网进行信号传输
12.常用的秘密密钥(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有( A  )
(A) DES  (B) SED  (C) RSA  (D) RAS
13.目前,modem的传输速率最高为( C  )
(A) 33.6Kb/s  (B) 33.6Mb/s  (C) 56Kb/s  (D) 56Mb/s
14.根据多集线器级联的100M以太网配置原则,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
(A) 必须使用100M或100M/10M自适应网卡。
(B) 必须使用100BASE-TX集线器
(C) 可以使用3类以上UTP电缆
(D) 整个网络的最大覆盖范围为205M
15.在WWW服务系统中,编制的Web页面应符合( A )
(A) HTML规范(B) RFC822规范(C) MIME规范(D) HTTP规范
16.系统的核心是( B  )
(A) (B) 邮件服务器(C) 邮件地址(D) 邮件客户机软件
17.在WINDOW XP中,查看高速cache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表的命令是( A )
(A) arp -a  (B) tracert  (C) ping  (D) ipconfig
18.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建立,TCP通常采用(  A )
(A) 3次握手法      (B) 窗口控制机制 
(C) 自动重发机制    (D) 端口机制
20.在互连网中,以下哪些设备具备路由选择功能 (D)
(A) 具有单网卡的主机    (B) 具有多网卡的宿主主机
(C) 路由器              (D) 以上设备都需要
21.以下命令中,( B )命令从DHCP服务器获取新的IP地址。
A.ipconfig /all    B.ipconfig /renew
C.ipconfig/flushdns  D.ipconfig/release
22. 为控制拥塞,IP层软件采用了( A )方法。
A.源抑制报文              B.重定向报文
C.ICMP请求应答报文对      D.分片与重组
23.当A类网络地址34.0.0.0使用8个二进制位作为子网地址时,它的子网掩码为( B )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D.255.255.255.255
24.以下地址中,不是子网掩码的是(  C )
A.255.255.255.0        B.255.255.0.0
C.255.241.0.0          D.255.255.254.0
26.路由选择最希望具有的特征是( B  )
A.慢收敛  B.快速收敛  C.面向连接  D.完全可靠性
27.ping命令就是利用( B )协议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A.TCP    B.ICMP  C.ARP  D.IP
28.下面关于以太网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  )
A.数据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
B.所有节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数据。
C.两个节点相互通信时,第3个节点不检测总线上的信号。
D.网络中有一个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有节点的发送和接受。
29.T1的传输速率为( A )
A.1.544Mb/s    B.33.6Mb/s  C.2.048Mb/s  D.56Mb/s
30.在数据通信中,表示数据传输“数量“与”质量”的指标分别是 ( A  )
A.数据传输率和误码率  B.系统吞吐率和延迟
C.误码率和数据传输率  D.信道容量和带宽
31.网络的基本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C  )。
A 网络协议          B 网络的拓扑结构
C 覆盖范围与规模    D 网络服务的操作系统
32.传输层向用户提供( B  )。
A 链路层              B 端对端层
C 网络对网络          D 子网到子网
33.下面IP属于D类地址的是( C  )。
A 10.10.5.168          B 168.10.0.1
C 224.0.0.2            D 202.117.130.80
34.通信信道的每一端可以是发送端,也可以是接受端,信息可由这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也可以从那一端传输到这一端,但是在同一时刻,信息只能有一个传输的通信方式为( B  )。
A单工通信      B半双工      C全双工      D模拟
35.将数据从FTP用户传输FTP服务器上,称为(D )。
A 数据下载      B FTP服务    C宽带连接    D 数据上传
36.ADSL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B  )。
A 宽带传输    B宽带接入    C 宽带交换    D 多媒体技术
37.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 C )
  A 应用层   B 网络互联层  C 输层   D 网络接口层
38.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集合关系来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 A  )。
A 结构关系    B 主从关系      C 接口关系    D 层次关系
3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结点所在的物理位置限制
B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必须在同一网段上
C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受结点所在的物理位置限制
D 全错
40.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是( B )。
A. RIP  B. ICMP  C. BGP  D. OSPF
41.以下哪个是MAC地址( B  )
A OD-01-02-AA        B 00-01-22-OA-AD-01 
C AO.O1.00          D 139.216.000.012.002
42.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适用于办公自动化环境,这类局域网在何种网络通信负荷( D  )情况下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和延迟。
A 高      B 低      C中等    D 不限定
43.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道子网,应属于下列OSI的(D  )处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44.在数据通信中使用曼彻斯偏码主要原因是( B  )。
A实现对通道过程中传输错误的恢复
B实现对通道过程中收发双方的数据同步       
C提高对数据的有效传输速率     
D提高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45下面协议中,用于E-mail传输控制的是()。
  A. SNMP  B. HTML  C. HTTP  D. SMTP
46.160.101.3.56是( B )IP地址?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47.下列关于Internet专线上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ISP提供的专用数据线      B使用光纤与主机过程
C使用同轴电缆接入网络      D采用专用的通讯协议
48.广域网覆盖的地方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B)。
A报文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 D电路交换技术
49.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结构是(B )。
A网状结构    B层次结构    C关系结构    D模块结构
50.滑动窗口协议主要用于进行( C )。
A差错控制    B安全控制    C流量控制    D拥塞控制
5tcp 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
  A. ARPANET  B. ChinaNet  C.Internet  D.C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