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rk-1:1944年哈佛大学研制。
2. ENIAC:1946年宾州大学研制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3. UNIVAC:1951年埃克特-莫奇莱计算机公司批量生产,被认为开辟了大型主机时代。
4. ARPANET:1983TCP/IP协议正式成为其协议标准,标志着ARPANET演变为Internet
5.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6.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7.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8.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9.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10. IEEE: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
11.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这种服务器主要以IA-32体系结构(Intel架构)为主
12. RISC:精细指令集计算机
13. VILW:超长指令字,也成为IA-64体系结构,功能比CISCRISC强大的多
14. MIPS: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即每秒钟执行一百条指令。
15.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
16. 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17. PCI标准:外围部件互联标准
18. EPIC:简明并行指令计算技术,安腾采用的,超越CISERISC的最新设计理念
19. 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标准,关于静止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它适合于连续调、多级灰度、单或彩静止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无损压缩采用预测压缩编码法,压缩比为41;有损压缩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为基础的方法,压缩比为101—1001,当压缩比小于401时基本能保持原图风貌。
20. JPEG2000:采用离散子波变换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法,压缩比高于JPEG30%
tcp 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21. 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标准,由ISO/IEC制定,通常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三部分。速率为1.5—15Mbps
22. C/S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23. SAGE: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
24. PDN:公用数据网
25. 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6.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27.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28. NII: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29. GIIC: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
30. 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
31. ATM:异步传输模式
32. PSTN:传统公用电话交换网
33. LAN:局域网
34. WAN:广域网
35. MAN:城域网
36. CATV:有线电视网
37. 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38. TCP:传输控制协议
39. UDP:用户数据协议
40. TCP/IP模型: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主机-网络层,传输层规定的两种协议:TCPUDP
41.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42.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43. FTP:文件传输协议
44.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45. DNS:域名服务
46. RIP:路由信息协议
47. NFS:网络文件系统
48.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49. IEEE 802.16: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50.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51. IEEE 802.15:蓝牙技术
52. AC hoc:无线自组网,是一种自组织、对等式、多跳的无线移动网络。
53. WSN:无线传感器网络
54. WMN:无线网格网
55.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发送流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56. LLC:逻辑链路控制
57. MAC:介质访问控制
58. ALOHA:无线分组交换网
59. MII:介质独立接口
60. 1000BASE—T: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最长100m
1000BASE—CX:使用非屏蔽双绞线,最长25m
1000BASE—LX:使用波长为1300nm的单模光纤,最长3000M
1000BASE—SX:使用波长为850nm的多模光纤,最长300-500M
61. VLAN:虚拟局域网
62. WLAN:无线局域网
63. FHSS:跳频扩频通信
64. DSSS:直接序列扩频
65. VFAT:虚拟文件表
66. HPFS:高性能文件系统
67.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68. GDI:图形接口设备
69. NOS:网络操作系统
70. Web OSWeb操作系统,运行在网页浏览器中的虚拟操作系统
71. HAL:硬件抽象层
72. SFT:系统容错
73. AIXIBMUNIX操作系统
74. HP-UXHPUNIX操作系统
75. RAS:远程访问服务器
76.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77. 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上行速率一般在10MbpS左右,下行速率为10-40MbpsHFC采用的是共享式传输方式,用户越多速度越慢
78. ARP:地址解析协议
79. MTU:最大传输单元
80. 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还能用于传输差错报文
81. RIP:路由信息协议,采用向量-距离算法
82.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采用链路-状态算法
83. TTL:最大生存周期
84. MIME: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
85.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86. SSL:安全套接层
87. CMIP: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88. ACP:联系控制协议
89. ROP:远程操作协议
90. PDU:协议数据单元
91. DoS:拒绝服务
92.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
93. DES:数据加密标准
94. DEA:数据加密算法
95. 三重DES:是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多个密钥对DES进行三次加密。
96. AES:高级加密标准,是对称加密算法,安全性能不低于3DES,具有良好的执行性能。密钥长度为128192256位,分组长度为128位。
97. Blowfish算法:一种对称分组密码,具有快速、紧凑、简单、安全性可变等特点。分组长度为64位。算法分为:密钥扩展和数据加密。至今为止其安全性还未受到挑战。
98. RC5算法:一种对称加密算法。他是参数可变的分组密码算法,3个可变参数是:分组大小、密钥大小和加密轮数。使用的3种运算:异或、加和循环。RC5已被RSA数据安全公司所采纳。
99. RSA算法:第一个既能用于数据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的算法。是公钥加密算法。
100. ElGamal算法:他的提出时基于公约密码体制和椭圆曲线加密体系。既能用于数据加密又能用于数字签名,其安全性依赖于计算机有限域上离散对数这一数学难题。
101. MH加密算法(背包加密算法):加密、解密速度快。但大多数一次背包体制均已被破解,很少人使用。
102. KDC:密钥分发中心,是一个服务器,他同每个注册用户共享不同的秘密对称密钥。这个密钥可能是在用户第一次注册时在服务器上手工设定的。
103. CA:认证中心,验证一个公共密钥是否属于一个特殊实体。
104. CCITT:国际电报与电话咨询委员会
105. Kerberos认证协议:是为TCP/IP网络设计的可信第三方鉴别协议,Kerberos基于对称密钥体制(一般采用DES)。
PGP:是一个安全加密方案,有5种服务组成:鉴别、机密性、压缩、的
兼容性和分段。利用了4
106. 类型的密钥:一次性会话的常规密钥、公开密钥、私有密钥、和基于口令短话的常规密钥。作为大多数个人安全的选择。
107. S/MIME:是基于RSA数据安全技术的Internet格式标准的安全扩充。功能:加密的数据、签名的数据、透明的签名、签名并且加密的数据。
108. IPSecIP安全协议,是在网络层提供安全的一组协议。包括两个主要协议:HA(身份认证头协议)ESP(封装安全负载协议)。
109.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
110. CGMPCisco专用的组管理协议
111. RGMP: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
112. DVMRP: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
113. M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的组播扩展
114. PIM-DM:协议独立组播-密集模式
115. CBT:基于核心的树
116. MBGP:多协议边界网关协议
117. MSDP:组播源发现协议
118. DHT:分布式散列表
119. IM:即时通信
120.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
121. UAC:用户代理客户机
122. UAS:用户代理服务器
123. IPTV:使用TCP/IP协议,分为三个基本业务:视频点播、直播电视、时移电视
124. VOD:视频点播技术,包括5部分:节目制作中心、专业视频服务器、视频节目库、VOD管理服务器、客户端播放设备。
125. MCDN:媒体内容分发
126. DRM:数字版权管理
127. VoIPIP电话。4个基本组件:终端设备、网关、多点控制单元和网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