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过程
怎么运行python程序一.复习引入
编写“温标转换”的程序,现在我们通过Python 运行程序(演示),程序中语句的执行是如何的?
二、通过实例,比较两个程序
运行下面两个“打印华氏摄氏温度对应表”程序(程序1和程序2),可以得到相同的运行结果。对比两个程序,可以发现循环结构的程序2表述明显更简洁。
程序2(循环结构)
程序1(顺序结构)
程序1中,第二至第四条语句的作用是设定f 的值,计算c 的值,输出f 和c 的值。重复使用这三条语句6次,每次只需修改f 的值即可。
程序2实现的是一个计数循环算法,即对程序1中的第三至第四条语句重复执行6次。f 的值从100变化到105,每次增加1,作用相当于一个计数器。
输出语句中的格式设定为%10.2f,f 表示float 浮点数,10表示总的输出宽度为10,数据长度不足在左边补充空格,2表示小数点后保留2位,四舍五入。
range(start, stop,step)函数可以产生一个整数序列,从start 开始,到小于stop 的最大整数结束,间隔为step.step 省略值为1。因此range(100,106)产生序列[100,101,102,103,104,105]。
三、课堂作业
编写程序,打印指定范围的华氏摄氏温度对应表,间隔为10,其中输入上限和输入下限由用户输入。
(1)用两个变量分别表示下限和上限,增加输入语句获取下限和上限的值。(注:输入任意整数可用语句int(input())。)
(2)修改for 语句。
l=______(______("输入下限="))
h=______(______("输入下限="))
for f in range(_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    华氏    摄氏")
c=5*(f-32)/9
print("%8.0f%10.2f"%(f,c))
(3)运行、调试程序,观察运行结果,分析程序有无错误。若有,尝试解决。
(4)对比程序2程序3,讨论变量和输入语句在提高程序通用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四.运行程序
运行程序,现在输入如下数据:
运行结果会是打印一张只表头的空表。这是一种程序的逻辑错误,
即程序没能控制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五、画出流程图
解除决这一问题,需要用到选择结构,即对输入的上限和下限进行
检查,判断输入是否有效。如果输入有效,就打印温度对应表;如果输
入无效,则给出相关提示,结束程序的运行。
打印温度对应表的流程图
六、if 语句知识讲解
if 语句用于实现选择结构,其一般形式如下:如果满足条件表达式则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语句块2.
If 条件表达式: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输入下限=100 输入上限=0
七、修改编写程序
根据上面画出的流程图编写出程序,并运行。
程序3(选择结构)
八、课堂小结
程序有三种最基本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每一个程序都是由若干个基本结构组成的,一个基本结构中可以包含一条或若干条语句。
顺序结构描述的程序都是从第一条语句开始顺序执行,到最后一条语句结束。例如,“温标转换”程序一共有三条语句,依次按顺序执行,这就是一个顺序结构。常见的顺序结构语句有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选择结构会根据对条件判断的结果来执行不同的语句块。在程序3中,通过检验条件表达式l>=h成立与否来决定是输出提示“输入错误”还是打印温度对应表。Python语言使用if语句来实现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的作用是控制一段程序语句重复多次地执行。程序2中,通过控制华氏温度的取值范围,重复执行循环体中的两条语句。Python语言用于实现循环结构的语句有for语句和 while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