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班会
----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要做一个有目标的人,要做一个有高目标的人
先给大家念一篇毕淑敏的文章: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
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 。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
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你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呢?当夜深人静,静下心来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要做一个有高目标的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把高目标当成制度化的习惯,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行为学家吉格勒提出: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开始时心中就怀有一个高的目标,意味着从一开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以及自己现在在哪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至少可以肯定,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确的。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会让你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法则和学习习惯。如果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有了一个高的奋斗目标,你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思想苍白、格调低下,生活质量也就趋于低劣;反之,生活则多姿多彩,尽享人生乐趣。
实现高目标就是创造奇迹。高目标可以改变很多事,高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强化核心价值观。高目标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团队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快速的进步和成长。高目标使我们创造奇迹,使我们有持续的竞争优势。高目标就是看起来似乎达不到的目
标,看起来不能实现的东西。
三个砌墙工人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满腹牢骚地说在砌墙,一个笑着说在盖楼,一个哼着歌曲,笑容满面开心的说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继续在另一个工地砌墙,另一个坐在办公室画图纸,成了一个工程师,第三个呢,自己成立了一个建筑公司,并且是前两个人的老板。三个不同的答案,反映了三个不同的境界,也由此产生了三个不同的结局。
二、要做一个敢吃苦的人。
    我觉得吃苦精神是一种意志力,是在独立自主基础上战胜困难的勇气耐力和面对挫折的忍受力。成功不是属于流泪的人,而是属于流泪奔跑的人.
日本,尽管我们与日本有着解不开的民族情结,但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骨子里的肯吃苦的精神。日本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是却使学生们收益匪浅。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保姆赚钱。
作为一名高中生,必须做到上课控制自己认真听讲,早晨起床要较短时间内洗刷、上厕所、进教室,休息时间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努力多学一会等。我们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永恒的快乐,什么是暂时的快乐,虚无的快乐。苦中求得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乐趣。学习上的吃苦精神不仅是一份矢志不渝的信念,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明悟。其实,学习中的吃苦精神,也不全是在吃苦头,当你将心灵沉浸其中之后,会发现吃苦有时就像吃臭豆腐一样,闻起来其臭无比,吃到嘴里却是芳香溢口,美味无穷。
35岁以后的人都在做什么三、要做一个一心向学的人
AB是同乡,两个人在不到20岁的时候同时离开了家乡,到35岁的时候在街上不期而遇。这是A已经是三家商店的老板,B只是每天开着卡车卖水果的小商贩。
你怎么赚这么多钱?看着飞黄腾达的A,备受打击的BA询问成功的秘诀。
方法很简单,自从离开家乡的那一瞬间开始,我就想当个有钱人。就这样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是个有钱人了。
别开玩笑了,要是那么容易成为有钱人的话,这世界上那还会有穷人?
看来你太不相信我说的话。
这样荒唐的话谁会相信。
好吧,要想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这样吧,先在一个月内想着挣1万元看看吧。
光想就行了吗?
当然,但是必须要恳切得去想,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忘。
B遵照A的约定虔诚的点了点头,然而回到家后就不知不觉的忘了这件事,奇怪的是没过几天A的话有在脑海中闪现出来。
不可能的事,不过做做也无妨,反正也不会赔本。
从此以后,B就开始心里想着要是能有1万元就好了。就连躺在床上的时候也一直想。有一天,正当他开着水果车做买卖的时候,看到一户人家门前的桌子上堆了好多箱子。
这是些什么呢?B心想如果是人家扔掉的箱子就可以卖钱了。就问了一下。
我们家老二结婚,要把这些东西送到他们家,本想太阳下山之前送过去的,可现在一辆车也没有。
要在平时,他遇到这样的事是不回去管的,由于一心想着1万元的事,所以他有点动心了。他帮人运了过去,这位女士很高兴的给了他100元。这样,B边买水果边赚钱的活,还不到一月的时间就攒够了1万元。他这才相信了只要恳切去想就能成为富翁的话。
要想成功的话,不能漠然的去想,而要诚恳的去想,恳切的心会带来具体的计划和行动。想法就像悄然而至的风一样,抓住她会很困难。但是只有抓牢一次就会不知不觉的继续下去。
一心向学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这种人,在看书看报看电视乃至做一切事情时,都能把注意力的“光圈”调到与学习相关的“目标”上去;能够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直接或间接地做与学习相关的事。
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最能调动潜意识的作用。广告创造者为了创作出好的广告会去看电影,还会和朋友喝酒聊天,但是在他的意识当中时刻离不开广告,因此,洗澡的时候也会产生灵感,有时竟会在梦中创作。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
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四、做一个文明的人
有人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有人说: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金钱;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礼貌,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招手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心帮助,是与人相处时的理解宽容,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道歉,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时的一个举动,是课堂上注视老师认真听讲,是自习课时管好自己,不大声说话,也是按时到位不迟到不早退……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岳飞问路,晓知礼节,才得以骑马跨天下;
孔融让梨,尊敬长辈,长期以来令人赞不绝口;杨时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终成大器……。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生活在礼仪之邦的炎黄子孙,风华正茂的高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处处崇尚文明,让一言一行、音容笑貌展现出青春活泼、自然大方、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风采。
做文明之人,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那么,在我们的校园中有没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呢?譬如:见到老师您有没有问好;与同学交流是否从不讲粗话;垃圾有没有扔到指定的地点;出入教室有没有影响同学;自习课的谈笑有没有干扰他人,每天伴随您学习的课桌椅子上有没有乱刻乱划……
一声谢谢,等于一次情感的交流;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人吹去一阵温暖的春风;以礼待人,把笑脸常挂,你会发现天很蓝,花很红,其他的人也很友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这就是礼貌的魅力所在了。
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虽然弯下腰捡起的是碎纸,擦去的是污渍,说话用的是文明之语,但这一切却纯洁了自己的精神,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改变了自己的陋习,这就是文明的独特之处。
文明礼貌,重在表现;良好习惯,重在平时;社会公德,重在你我。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用每一分实际行动,做一个文明的人,一起来告别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营造出一个更加整洁、有序、宁静、美丽、健康、奋进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