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猥亵儿童或儿童受侵害排查报告
 1. 2021年曝光性侵儿童案例223起,受害儿童逾569人
“女童保护”统计,2021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岁以下)案例223起,受害人数569人(未表明具体人数的案例中,“多人”按3人计,“十几人”按15人计,“几十人”“数十人”按30人计),年龄最小的为2岁。2013年至2020年,每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儿童被性侵的案例分别是125起、503起、340起、433起、378起、317起、301起、332起(其中,2013年—2017年统计案例为14岁以下儿童,2018年起为18岁以下儿童)。
2. 遭遇性侵人数中男童比例明显上升,整体上14岁以下儿童超七成
“女童保护”统计,在受害儿童的男女比例上,从案例数量来看,223起案例中,受害人为女童的203起,占比91.00%;受害人为男童的17起,占比7.60%;而同时有男童女童遭受侵害的有3起,占比1.30%。从受害人数量上看,569名受害儿童中,女童462人,占比81.20%;男童107人,占比18.80%,这一数据与过往几年数据相对比,男童遭遇侵害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
3岁男童“女童保护”认为,今年受侵害儿童人数中男童比例明显上升,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由于个别案例中的男童受侵害人数突出,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比例结果;另一方面,这一比例的明显增加也说明了大众与媒体对于男童遭受性侵害的关注度与认知度明显提升。“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课程一直坚持男女生同堂的自然班授课,也是希望社会大众认识到任何性别、任何年龄都可能会遭遇性侵害。全社会都需要提高警觉,提升自身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3. 施害人年龄最大89岁、最小12岁,数起案例为多人实施
一方面,这种性侵犯罪年龄“两极化”的现象值得注意,除社会因素、人口构成状况以外,犯罪者的犯罪成因以及惩戒救助措施和治理手段都是需要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近年来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趋势,尤其是重伤害、等严重犯罪较为突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
4. 熟人作案超八成,数起案例的施害人男女均有
“女童保护”统计,223起案例中表明人际关系的有198起。在198起案例中,熟人作案160起,
占比80.80%;陌生人作案38起,占比19.20%。从“女童保护”近几年来发布的报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比例达87.87%(2014年)。这也与近年来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布的数据相印证。
5. 教师作案比例居高,生活学习接触人员作案比例大幅上升
160起熟人作案的案例中,教师、教职工(含培训老师)作案44起,占比27.50%;亲人亲属(父亲、继父、兄长、叔伯等)作案28起,占比17.50%;网友作案20起,占比12.50%;邻居朋友(含同村人)作案15起,占比9.38%;其他生活学习接触人员作案33起,占比33.12%。
其中,教师、教职工(含培训老师)作案曝光量同往年一样保持较高比例。一方面,因为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客观上确实存在较大作案机会;但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作案更容易被发现与侦破,更易被曝光。而其他诸如亲人亲属、邻居朋友、网友作案更具隐蔽性,后续治理和相关工作难度也更大。此外,其他生活学习接触人员作案比例较往年大幅上升(2020年为14.29%),其他生活学习接触人员包括保安、幼儿园领导的亲戚、快递员、外卖人员等。
6. 当事人住所与学校仍是案件高发地,数起多次侵害案例发生在不同场所
案发场所中校园、培训机构占比高,这一统计结果与往年相同。学校、培训中心等儿童密集活动的场所,虽然是儿童的临时监护场所,但也是性侵案高发地,所以更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并对儿童加强防范教育。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数起施害人多次实施性侵的案例中,犯罪地点发生变化与转移,一部分是由最开始的网络猥亵转移到线下实施性侵,另一部分则是从一些公共场所转移到私密的住所或酒店宾馆。一方面,这需要网络监管部门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高度重视,积极履行监管职能与义务;另一方面,也应加强防性侵教育、性教育普及力度,让儿童知道什么是性侵害、如何预防性侵害、发生了性侵害该怎么办,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空间,鼓励他们遭遇性侵后能够勇敢说出来。
7. 网络性侵害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本年度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例中,通过网络发生的性侵害为17起,包括线上作案和线下作案(网友约见面后实施性侵),在熟人作案中占比10.63%,在案例总数中占比7.62%。据部分地区法院统计,近年来审理的性侵害儿童的案件中,有近三成是被告人利用网络聊天工具结识儿童后实施。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通过网络性侵害儿童的现象越来越
多,危害越来越大,甚至不少案例本身就是在网络空间实施猥亵。
利用网络性侵案件极具隐蔽性,家长一般也不容易发现,未成年人由于有畏惧心理,即使发觉受到侵害也通常不会主动告诉家长。被发现的网络性侵儿童案例中,往往一起案例便有几十人受害。同时,新冠疫情期间,多地中小学经常出现延期开学、居家监测与隔离以及远程学习的情况,这使得包括中国在内全球的网络性侵儿童案件激增。“女童保护”提醒所有家长,疫情期间要注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日常变化,适当对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孩子遭受网络性侵害。
8. 近半数性侵者为多次作案,数起案例中罪犯曾因性犯罪受到处罚
“女童保护”发现,在223起案例中,有105起是施害人多次作案,占比47.09%,包括对同一受害儿童多次性侵,也包括多次对多名儿童多次性侵;施害人一人性侵多人的有58起,占比26.00%。在没有外界力量阻止的情况下,施害人往往多次作案,不会自动终止,持续作案达到2~3年甚至更久。这种现象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熟人作案中。这提醒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如遭遇性侵,应及时告诉家长或信任的其他成年人,及时报警、求助、维权等,如果沉默,可能让施害人更加肆无忌惮,持续实施侵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