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二、导入新课
欣赏泰山景并描绘泰山。(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三、作者并背景介绍
1.简介作者:杜  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也称杜工部。自唐以来,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主要代表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            望》、“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5岁学点什么技术
2.后人评价:    草堂留后世,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诗圣著千秋。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  德                                ——郭沫若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他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四、学习过程
板块一:诵读  知大意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泰安市城北。
3.夫:读。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夫如何:怎么样?
4.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地区。
5.青:指山。 6.未了:不尽,不断。 7.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8.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9.钟:聚集。 10.神秀:天地之灵气。
11.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12.割:夸张。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
北判若早晨和晚上.13.荡:荡漾.14.曾:通“层”。15.决眦:睁大眼睛.
16.会当:应当。17.凌:登上。18.绝顶:最高峰。
板块二:译读  明诗意
板块三:精读  悟诗情
1 .诗题为《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做分析。
2 .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块四:品读  赏名句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请赏析诗中的名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板块五:背读  会运用
有关“泰山”的诗句、成语、俗语
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峨峨东岳高,
秀极冲青天。
——  晋·谢道韫
人心齐,泰山移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泰山北斗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板书设计:
首联    远望——绵延不尽  参天耸立        泰山之景
颔联    近望——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    细望——幽深神秘    壮美巍峨      诗人的感受
尾联    愿望---- 想象中登泰山顶所望之景
通过课的有效沟通,我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只听过但没有亲眼见过泰山,对“一览众山小”的理解很模糊,但学生对泰山好奇心强,这样就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且学生经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该课题学生认知障碍点主要是如何欣赏诗歌的艺术特。
望岳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首先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让学生搜集泰山和作者的资料,并利用工具书自学感悟诗意。
充分的以学生为本,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不仅充分的相信学生,而且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体现了生本课堂。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三是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技术,在课堂上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总体来讲,这堂课完成后,学生反映还不错。学习完这首诗,学生对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份了解,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在注重朗读教学的的同时,抓住“望”字,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首诗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如何更好地运用重点字词的讲解来赏析诗歌的艺术特?二是如何让学生能自我感知、欣赏诗歌,掌握、运用技巧。
总之,通过这堂赛课式教学,我获益匪浅,同时也得到了同仁们的悉心指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加强合作交流,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分析:该课题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单元(第五单元第25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鉴赏诗歌领会诗文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但目前学生只在七年级时学过古诗五首,对诗歌朗读、鉴赏的方法还很模糊,鉴赏的能力也不强,故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豪情的基础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
评测练习:
1.诗中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
2.诗人直接赞美泰山风光秀美,巍峨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_。
3.诗中集眼前之景,心中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
4.当我们登上长白山顶,极目远眺,周围美景尽收眼底,我们不禁会回想起杜甫的那句诗__
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阴阳割昏晓”中“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6.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俊,用笔不凡。
C.第三句话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本期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望岳》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杜甫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歌艺术特,提高鉴赏能力。
2、 能力目标(过程及方法目标):
通过诗歌赏析——明义——抓意象——析意境四步骤的方法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通过欣赏诗歌,让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
1、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首先要多角度激发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2、确定第二个教学目标主要源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诗歌的广阔意境给
学生留下了自主开掘的空间,课后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重现诗歌。
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让学生在吟唱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烈力量进入心灵的最深处。”教古诗时应充分利用音乐盒带,通过听、唱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领会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