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中法战争研究述评30
●王远志
中图分类号:E29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09)01-0180-06
作 者:王远志,南京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中法和中越关系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这次战争由于传统上“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历史评价而广受史学界的关注和争论。但是,与中国近代史上其他几次战争的研究相比,对这场战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且受特定历史因素的影响,研究工作还时起时落。改革开放30年来,史学界对这场战争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此作一简要述评。
一、研究的概况
30年来史学界对中法战争的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时期的研究视野愈益扩大、论题愈益深化,突破了过去研究限制,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特。
(一)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和论文集  如:陈书麟的《中法战争》[1],刘子明的《中法战争始末》[2]。在中法战争与各地的关系及具体战役研究方面,有田心的《中法战争与云南》[3]与郑剑顺的《甲申中
法马江战役》[4]。人物研究著作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继施宣圆、吴树扬的小册子《刘永福》[5]之后,廖宗麟的《抗法名将刘永福》[6]及其扩写本《民族英雄刘永福》[7],对刘永福这位战功赫赫的黑旗军首领的战斗历程作了深入研究。李峰的《曾纪泽与中法越南交涉》[8]论述亦颇有深度。《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9]从清末以来有关中法战争论著中筛选出65个有争议的重要学术问题分门别类,浓缩了争论各方代表性的观点,书末附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中法战争史论著索引,计收入1000多个条目。《中法战争诸役考》[10]是中国第一部中法战争史专题研究著作,首次利用尚未刊布的法国原始档案和撰述,结合中越文献资料,辨析、考证了山西、基隆、淡水、镇海4次战役前后经过的有关史实。广西中法战争史研究会编辑出版了《中法战争史论文集》[11]。浙江有关方面还编有《中法战争镇海之役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1994年1月,龙永行的《中法战争论丛》一书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杂志增刊的形式出版。
(二)发表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论文  初步统计,30年来国内研究者发表的论文200多篇。例如:沈渭滨的《慈禧在中法战争中的作为》(2008年2月)[13];张孙
彪、王民的《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在“台湾封锁”问题上的外交努力》(2006年9月)[14];吴宝晓的《关于中法战争时期李鸿章违旨问题考辨》(2006年10)[15];关威的《对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2006年3月)[16];黄振南的《法国所藏北宁之役档案史料述评》(2005年8月)[17];郑剑顺、张卫明的《近代国际法与中法马江战役》(2005年9月)[18];李峰的《曾纪泽与中法战争时期的英国调停》(200
4年10月)[19];廖宗麟的《中法战争期间“战越牵敌”策的制订和实施》(2003年7月)[20];李峰的《论越南问题与中法战争的历史背景》(2003年9月)[21];季云飞的《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法斗争方略演变之探析》(2001年3月)[22];邱展雄的《论刘长佑等对刘永福抗法斗争的支援》(1988年7月)[23];林其泉的《刘 与中法战争台湾保卫战》(1988年12月)[24];俞政的《中法交战初期和战之争的形成》(1988年1月)[25];李仲钰的《关于中法战争阶段性问题的探讨》(1988年12月)[26];关威的《中法战争后期清政府“乘胜即收”原因分析》(1988年3月)[27];刘子明的《论冯子材镇南关的组织指挥》(1987年8月)[28];牟安世的《论中法战争与云南及黑旗军的关系》(1987年11月)[29];吴民贵的《中法战争中的彭玉麟》(1987年12月)[30];廖宗麟的《中法战争中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及其演变》(1987年12月)[31];姜秉正的《中法“李巴条约”谈判始末》(1987年2月)[32];邱展雄的《岑毓英在中法战争中的作为述议》(1987年6月)[33];廖宗麟的《“请缨日记”辩误》(1996年7月)[34];谢俊美的《翁同和与中法战争》(1996年8月)[35];季云飞的《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的抗法保台策略》(1996年3月)[36];喻几凡的《试评刘 与刘铭传在中法战争台湾保卫战中的矛盾与是非》(1995年9月)[37];等等。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中法战争是从越法冲突演变而来,其中牵涉清政府与越南阮氏王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也牵涉法国殖民当局与阮氏王朝的殖民关系,相当复杂。又因当时中、越、法三方的统治者及舆论界对这场战争有不同的看法,史料纷繁庞杂,零星琐碎,给研究工作造成许多困难。但是,广大研究工作者在30年中,不畏艰
苦,勇于探索,使中法战争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
1、中法战争的爆发时间及分期  许多中国近代史著作虽然没有将分期当作学术研究课题提出来讨论,但在著作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涉及,综合起来关于中法战争的起点史学界有5种看法:一是1873年12月21日爆发的第一次纸桥之役;二是1883年8、9月爆发的怀德之役和丹凤之役;三是1883年12月14日爆发的山西之役;四是1884年6月23日发生的观音桥事件(又称“北黎冲突”或“谅山冲突”);五是1884年8月5日爆发的基隆之役。在这5种看法中,执第3种看法者最多,研究者明确地确定了1883—1885年为中法战争时期,将1883年以前的越法冲突排除在外,这样的划分更明确了中法战争的研究范围,有利于推进中法战争的研究开展[38]。综合各方研究成果,主要将中法战争分为两个阶段,1883年12月山西战役至1884年3月北宁、太原失守为第一阶段;1884年6月观音桥事件至I885年4月停战撤军为第二阶段。
2、中法战争的性质  “中法战争是法国挑起的,对法国说来,它是侵略战争,就中国方面说,是民族自卫战争,这是大家公认的。”[39]但是,在越南存在一些相反的观点,为
了实事求是地说明真相,我国学者撰写了数篇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庾裕良的《论中法战争的性质和失败原因》、野栗的《歪曲历史帮不了地区霸权主义的忙———驳斥越南文戌的谬论》、龙永行的《驳越南陈辉燎等人对中法战争性质的歪曲》、黄振南等的《试论中法战争的性质》、张胤的《抗法战争的正义性不容歪曲———驳越南某些史学家的谬论》、杨遵道的《关于中法战争的性质》,这些论文,
从正面论述了清朝政府应越南阮氏王朝出兵抗法的正义性,以及中越两国历史上宗藩关系的历史事实,驳斥个别越南史学家所说中法战争是中法为争夺越南而进行侵略战争的错误认识。
3、中法战争的结局  对于“乘胜即收”结束战争的认识进一步客观深入,对于“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历史评价也逐渐有新的突破。关威在《讲授中法战争史有关的几个问题》中,从军事形势和国际局势两个角度分析了清政府的不利局面,从而肯定了清政府的议和撤军决定。同时文章指出对于“乘胜即收”与“投降卖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他分析认为清法两军在越南和东南沿海两个战场上互有优劣,清军自身还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整体态势不容乐观。单就越南战场上的形势来说,镇南关大捷后的形势也并不像许多主战派将领设想的那样好。例如“越官北宁总督黄廷经纠集各路义民,立忠义五大团二万余人,皆建冯军旗号,供粮米作向导,或分攻,或助战”[40]356。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部分不堪法人迫害的抗法义士的政治宣传,北圻军民这时已经跟阮氏朝廷一起投入法国怀抱,不只是数以万计的越军与法军联合起来对付清军,大量越南人对清军也持敌对态度。同时,因为俄、日在北方的对清政府的压力和西方帝国主义的胁迫,清政府在国际上并没有优势可言。甚至很有可能出现南面中法战争冲突,北方与日俄冲突,而两线作战的巨大危险。所以,清政府“乘胜即收”有它无法摆脱的困境,清政府是受到当时国家实力的限制和国际战略环境制约,才最终被迫接受停战撤军的结果。
4、中法战争的影响  中法战争的影响,由于涉及面比较广,资料也不易搜集,难度较大。廖宗麟在《试论中法战争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和作用》中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5个方面综合论述了中法
战争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影响,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在政治上中法战争改变了中国的政局,开创了慈禧太后独裁统治的时期,深刻影响了晚清历史的发展进程。经济上开始借用外债支持战争,为了偿还这些债务,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军事上影响了海陆军对外战争的战略战术,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海军的建设和发展,舰队吨位一度达到八万吨,但全国海军不能统一指挥的问题从中法战争后也进一步发展,致使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不能统一行动合力抗敌。同时,台湾的防务有了很大加强,实现了台湾建省,发展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外交上出现了新变化,打破中国外交上的孤立状态,开创了以战争方式解决藩属国被侵害的模式。思想上树立起刘永福、冯子材、刘铭传等爱国英雄的形象,他们的事迹成为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培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地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5、重要战役的研究  关于中法战争中清政府的军事战略思想,以往人们多用“投降路线”一言以蔽之,不屑一顾,因而一直是一片空白,近十年来由于许多学者的努力,大大加强了军事领域的研究。
山西之役。作为中法战争的第一仗,本应引起史学界的重视。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很少有人研究。黄振南在《山西之役起因与败因初探》一文中认为此役战败有5个原因:一
是清政府的指挥束缚了守军的手脚;二是山西守军力量单薄(法国投入北圻战场计两个师及越军一万人,共计两万余人);三是守军缺饷少械;四是越拒绝抗法救国;五是越军倒戈相向。这一研究成果为我们初步展现了山西之役的历史面貌,对后来的研究者是很有帮助的。
北宁之役。黄振南在《中法北宁之役的历史考察》一文中通过大量详实的法国资料,详细地分析梳理了北宁之役情况,探讨了此役失败的原因。认为客观上法军整体上要优于清军,但是,清军失败更多的是主观的失误所造成的,是一场窝囊的失败。文章特别揭露了北宁守军三个将领徐延旭、赵沃、黄桂兰腐败无能、临阵退缩、欺世盗名的卑鄙行径。
《评中法战争前后的岑毓英》率先探讨了临临洮大捷。龙永行《宣光、临洮战役初探》、
洮战役,指出临洮之役从滇军收复缅旺开始,以滇军、黑旗军的辉煌胜利和法军的彻底失败告终。之后,滇军乘胜追击,连克10余州县,临洮大捷是事实,并非子虚乌有。黄铮不完全赞同以上观点,他在《关于宣光、临洮之战的评价问题》中认为中越军队在临洮之役中收复了1府1县4隘,而不是有的论著所说的十几个州县,此役战果并非十分辉煌,更有甚者,刘君达在《“临洮大捷”质疑》中认为,当时中越军队没有连战皆捷的条件,所谓“临洮大捷”并不存在。
此外,对基隆淡水保卫战、镇南关大捷、观音桥事件、马江之役的研究认识上比较一致,战役经过的疑义也很少。而对战争过程中清军与法军双方兵力实力、武器装备、作战精神、伤亡人数上的分析多少有些出入,这其中有资料真伪的问题,也与双方主力部队和参与众区分不清有关系。如法军就由主力法军、雇佣军、教民以及客匪等多支力量构成,在主力法军中又分为真法军和黑人。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6相关历史人物
(1)慈禧。沈渭滨在《慈禧在中法战争中的作为》一文中对慈禧的评价与历史上的传统认识有所不同,他认为慈禧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以卖国主义的面目遭后人诟病,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她在中法战争中支持“黑旗军”援越抗法,并采取了调换中枢,以战促和等手段,终于使法国侵略者签订了战争以来损害最小的《中法天津条约》。
(2)李鸿章。长期以来对李鸿章对法主和的思想,学术界多持批判态度。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其评价较为客观、公正。其中关威的文章《对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具有代表性,其中特别澄清了李鸿章与乘胜即收的关系。以往论文认为,乘胜即收主要是李鸿章主持决定的,对李的主张持否定态度。而关威认为,这次议和主要是清政府通过赫德、金登干秘密进行的,李鸿章没有参与,李鸿章当时主要负责与日本的伊藤博文就朝鲜问题进行谈判。至于李鸿章拒绝赴粤、拒绝援闽也多因为北洋方向的影响所至,也就是缘于俄、日在北方的牵制。
(3)刘永福。在中法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冯子材一样突出的刘永福是学者研究的重点,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了不少成果。袁岳在《论刘永福及其黑旗军生存的条件》一文中,综合了学术界的认识,指出刘永福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抗法的民族英雄、反帝的爱国将领的综合体。这个认识多少是有新意的,是全面认识历史人物的一次尝试。
(4)冯子材。对于冯子材是否是镇南关大捷的领导人,学界有过一些争论。主要争论他与潘鼎新谁组织了镇南关之役。张仕强在《冯子材是指挥镇南关大捷的主帅吗?》一
文中分析认为,潘鼎新当时还是前敌主帅,并且参与了战役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但是,要看到战役的决策、策划、实施是在冯子材的具体领导下完成的。其中的主动出击、诱敌来攻、筑隘拒敌、反攻克谅等等活动,都是在冯子材身先士卒、天才决策、具体指挥下取得的。所以,名义上主帅是潘鼎新,而实际中的主帅还是冯子材。
三、深化中法战争研究的思考
30年来中法战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30年争鸣的问题仍未取得共识,有些问题还很少有人涉及,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有待深入研究。
第一,对战争中清军的失误研究较多,对成功经验缺乏科学的总结。中法战争相对于中国近代史上其它几次战争而言,胜利的战例还是比较多的,有其成功的经验。但在已有论文中,总结成功经验极少,指责缺失的多。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历史结论,影响了人们对中法战争的评判标准,从而过多的从失败教训的角度研究和看待这场战争,导致忽视了这次战争中清军的成功经验和积极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中法战争经验的研究和总结。
第二,中法战争结局对中国的影响研究还有待深入。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法战争处于晚清70年的中期,又正是洋务运动大力发展之时。正是因为洋务运动,使清军的素质有所提高,使法军在战争中吃了不少败仗。但是,在仅仅十年后的甲午战争中清军却一败涂地,这个悲惨结果的种子,其实在中法战争结束后就已萌发了。中法战争后清陆军改革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我们对中法战争对陆军建设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第三,综合分析运用史料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中法战争史料梳理上,前人为我们做
,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却在深入分析运用上存在一些不足。断章取义的选用史料就非常普遍,把一个完整语义的句子分解的七零八落,从而不能够完整的理解材料的思想内核,甚至引起认识上的歧义。今后,这些都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综合分析运用。另外对中法战争中越南因素的分析还显不足。好像这次战争与越南无关一样。
第四,就中法战争中战场战役的研究还存在提高的空间。中法战争是清政府同时在越南、闽台地区两个战场上作战,对两个战场作战指导回忆及对于战场的战略配合等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越南战场,它是晚清中国军队首次出境作战,其相关的军事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如:越南请兵,清军出境布防,中越两军联络,与当地众关系,战斗经过,清军官兵的表现、存在的教训问题和经验成绩,等等。
参考文献:
[1]陈书麟.中法战争[M].青岛:海洋出版社,1988.
[2]刘子明.中法战争始末[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3]田心.中法战争与云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
[4]郑剑顺.甲申法马江战役[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5]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廖宗麟.抗法名将刘永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7]廖宗麟.民族英雄刘永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8]李峰.曾纪泽与中法越南交涉[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
[9]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10]中法战争诸役考[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广西中法战争史研究会编.中法战争史论文集(1-4集)[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至1992.
[12]浙江有关方面还编.中法战争镇海之役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96.
[13]沈渭滨.慈禧在中法战争中的作为[J].探索与争鸣,2007(11).
[14]张孙彪、王民.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在“台湾封锁”问题上的外交努力[C].台湾研究集刊,2006(1).
[15]吴宝晓.关于中法战争时期李鸿章违旨问题考辨[J].历史档案,2001(3).
[16]关威.对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历史教学,2002(6).
[17]黄振南.法国所藏北宁之役档案史料述评[J].历史档案,2005(2).
[18]郑剑顺、张卫明.近代国际法与中法马江战役[J].学术月刊,2005(6).
[19]李峰.曾纪泽与中法战争时期的英国调停[J].安徽史学,2004(3).
[20]廖宗麟.中法战争期间“战越牵敌”策的制订和实施[J].安徽史学,2003(2).
[21]李峰.论越南问题与中法战争的历史背景[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3).
[22]季云飞.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法斗争方略演变之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0(3).
[23]邱展雄.《论刘长佑等对刘永福抗法斗争的支援》[J].北京:《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88年7月.
[24]林其泉.刘 与中法战争台湾保卫战[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88(12).
[25]俞政.中法交战初期和战之争的形成[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88(1).
[26]李仲钰.关于中法战争阶段性问题的探讨[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88(12).
[27]关威.中法战争后期清政府“乘胜即收”原因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28]刘子明.论冯子材镇南关的组织指挥[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87(8).
[29]牟安世.论中法战争与云南及黑旗军的关系[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87(11).
[30]马永山.《彭玉麟与中法战争》[J].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
[31]廖宗麟.试论中法战后刘永福回国的艰难道路[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2]姜秉正.中法“李巴条约”谈判始末[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87(2).
[33]邱展雄.岑毓英在中法战争中的作为述议[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87(6).
[34]廖宗麟.徐延旭和中法战争的前期失利[J].历史教学,2002年,(6).
[35]谢俊美.翁同和与中法战争[J].历史教学,2003(8).
[36]季云飞.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的抗法保台策略[J].历史研究,1995(6).
[37]喻几凡.试评刘 与刘铭传在中法战争台湾保卫战中的矛盾与是非[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1995(9).
[38]广西中法战争史研究会.中法战争史论文集:第4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39]广西中法战争史研究会.中法战争论文集:第1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40]黄国安,萧德浩,杨立冰.近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季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