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3DS设计进阶》课程建设方案
一、本课程建设现状
1、教学任务落实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组织落实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及其他各项教学任务。认真完成备课、授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或考察、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工作。在教学中,教学任务书、课程表、教学大纲、教学情况记录、考试安排、教学参考资料、实验实训指导书、教学实习计划、网络学习材料等教学基本要素比较丰富。课程标准及时修订,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教案编写规范,作业批改认真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中。
2、课程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纪律严格;严格执行课程进程计划,教学进程与学校保持一致,变动经过批准,教学日历、日志填写规范;教学效果满意度高,每学年开展有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分析,学生评教整体在良好以上。根据课程考试大纲(结合题库、试卷库)命题;考后及时进行试卷的批阅、分析,成绩登录无误;考试试卷、答卷、试卷分析等材料规范存档,保存完整;
试卷试题质量高,难易度、题量、题型合理,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
3、课程建设
定期制订专业建设规划、新专业论证;落实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建设任务;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同时积极开展精品课程、特课程、网络课程等建设,能运用网络课程进行辅助课堂教学,引进或开发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和资料室等辅助教学设施的建设;鼓励支持教师参与编写高质量教材和教辅资料,遵循择优选用的原则,使用国家、省规划教材及高质量教材(含实践教学教材),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运行较好。
4、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院积极组织课程教师参与各种相关专业培训,包括省培、国培、行业培训等;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讨论,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将业务学习与政治学习相结合。
二、课程建设目标
(I)建设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面向岗位工作任务以及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制订课程建设计划并实行专人负责,定期修订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标准,保持课程教学内容与现实岗位工作的高度吻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也是夯实理论基础的必要方法,因此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和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为避免过分强调单一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造成的内容庞杂、相互重复较多的弊病,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课程内容,制定授课计划,释放一定的教学时数,增加课程思政元素以及实践教学比重;继续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项目化、工学交替、产学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以岗位为中心,”专业+项目+岗位”、“专业+车间”、校、政、企联动、行业指导的多渠道课程建设模式。由于在教学中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即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实践技能为中心,从“教给”学生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与人交流,因此学生合作能力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通过多年的课程教学总结,发现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将教与学更加生动形象的融合在一起,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操作没有
周期间隔,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好的进行知识融通,教学效果良好。为了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必须对课程教学内容与技能操作进行有效连接,项目驱动教学正是在这种背景环境下产生发展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被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案例制作,学生之间通过这种实时沟通和交流既可以分享团队成员的知识所得,又能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2)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开展分层分类教学改革
以分层次、网络化的形式构建课程教学知识内容体系,并依据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组成信息化教学的框架结构,从而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素源,让学生形成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发散性思维学习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对课程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次和分类别,再根据教学对象搭配合适的教学内容模块学习,最后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模块和资源建设是根本,它借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播给合适的教学对象,是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的核心。
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梳理,建立和建设相应的教学内容模块和资源,积极利用课外学习场
所的建立和课外学习活动的开展,突破课程教学时空限制,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进步,在参与中激发学习潜能,提升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3)深入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钟采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和情境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项目教学法、现场观摩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操作、角扮演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由教师介绍工作任务的内容、要求一提出相关的经典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兴趣f讲授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途径f学生团队或独自完成任务一教师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到“我要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使利用课程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线上教学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利用社交软件(学习通、钉钉等)不仅使授课直播、学习讨论、上传学习资
源、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教学行为可以在线上完成,而且可以让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交流思想、讨论问题,有效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45分钟以外,延伸到教室或实训室之外,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针对课程特点制作符合课程教学需要的电子课件,有效地将学习行为与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知识现象或推理假设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说明,培养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间关联作用的变化因素,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研究能力,让学生从大量枯燥乏味的、反复执行的学习步骤中彻底解放出来。
三、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教学对象的有效匹配
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模块化分解工作,再根据课程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模块重构,加大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参与度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要求的研究。根据各教学内容模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有效匹配。以项目式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主,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等多种渠道开展特模块教学。以多功能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开设教学案例展示、学生作品互
评、师生互动讨论等多个教学板块,拓展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参与性。
(2)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按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理论及实践课程,突出专业特点,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不断充实新科技、新进展内容,突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建立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实习。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整合实践教学资源,重组实践教学内容,构筑分层次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将考证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落实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或技能证书“双证书”制度。
(3)有效促进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过程的融合
高职高专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提高和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技能大赛与常规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寓教于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以
赛促改,寓学于赛、以赛促学等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逐渐把技能大赛纳入课程培养方案,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将课程设计融入技能竞赛等,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课程教学团队依据课程大纲要求和技能竞赛特点制定实训方案,按竞赛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好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按大赛要求进行方案调研和设计,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课程教学团队将技能大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技能大赛引导和推进教学改革,检验教学改革成果,将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深入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及时掌握专业就业市场适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地对课程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做出适时、有效调整。充分考虑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的对接情况,对原有内容进行优化,删减与定位不符合的部分,弱化与现有应用结合不紧密的内容。课程中使用目标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的原理理解、实操练习、讨论和扩展、综合解决问题、实践活动这六个方面来训练网络从业者的工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做”一
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性技能教学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师生互相学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最终形成整合教育资源的策略、有效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优化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格局
对多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为学生提供降低认知负载的实践教学访问接口,以物理感知、认知、情境三个维度为切入点进一步拓展课程的教学应用。灵活根据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实践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分层次有架构的开发大量的网络资源、3D教学案例、视频教程等,从而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学生课下可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式学习,或利用基于AR技术的虚拟实验室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根据具体实验案例的制作步骤和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虚拟仿真操作训练,在实验学习过程中提升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当然,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与及时指导,从而有助于确定实践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一定程度上也辅助了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学习资源库的这种
互动反馈式实践课程学习模式,充分尊重了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行为的进行过程中始终以学习主体的角参与到教学,教师的角定位虽有一定弱化,但实现了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发实施的良好效果,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单一交流转为生生、师生、人机之间的全方面交流。此外,学习资源库建设有效降低了实践课程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及维修成本,避免了因学生发生错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等隐患问题,便于加强实训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促进了高职实践课程教学秩序的良性快速发展,提高了受众学生职业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