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及效应分析
我国⼥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及效应分析
⼥性劳动参与率指⼥性经济活动⼈⼝占⼥性劳动适龄⼈⼝的⽐例,反映⼥性⼈⼝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是研究⼥性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各国的经济⽂化不同,⼥性劳动参与率也不同。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性劳动参与率也随之发⽣变化,并反映出⼥性劳动体市场上的供给特点。
⼀、我国⼥性劳动参与率⽔平较⾼,但总体上⽐男性劳动参与率低
35岁以后的女性都在做什么如图1所⽰,我国的劳动参与率整体⽔平⽐世界⽔平要⾼,⽐最不发达的国家相⽐较低。
如图2和3所⽰,从性别来看,我国⼥性劳动参与率⼀直低于男性,但明显⾼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出⽣率和⾃然增长率较⾼,教育⽔平和收⼊⽔平较低,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各类⼈⼝的劳动参与率较⾼。⽽我国⼥性⼈⼝的劳动参与率已经⼤⼤超越了不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图1 我国劳动参与率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较
图2 我国男⼥就业⼈数变化趋势图
图3不同地区劳动参与率的⽐较
⼆、我国⼥性劳动参与率呈现下降趋势。
特别是黄⾦劳动年龄范围内从时间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性⼈⼝的劳动参与率总体⽔平明显呈下降趋势。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15—64岁⼥性劳动参与率从2004年的67.3 降到2012年的63.8。
由图5可以看出,15—24岁⼥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等
教育⼊学率的提⾼,技术进步对⾼素质结构劳动⼒的需求,以及⾼学历者的较⾼⼯资收⼊等,造成⼥性就业年龄推后,⼥性青年劳动参与率下降。
图4 我国15-64岁⼥性劳动参与率与世界⼥性劳动参与率的⽐较
图5 我国15-24岁⼥性就业⼈⼝⽐率
三、我国⼥性劳动参与率的⽣命周期呈倒“U”形
由图6可以看出,我国⼥性劳动参与率的⽣命周期呈倒“U”形,即青年和⽼年时期劳动参与率较低,25—55岁年龄段劳动参与率持续保持较⾼⽔平,⼥性劳动参与率的⽣命周期所呈形状⽐较复杂,多数国家和地区⼥性劳动参与率的⽣命周期呈“M”型,也有⼀些国家呈倒“U”形。在“M”形周期中,15岁⼀2O岁年龄段,劳动参与率迅速上升,形成了第⼀个⾼峰,2O岁以后,由于婚育⽽退出劳动⼒市场,劳动参与率下
降,形成第⼀个低⾕。孩⼦长⼤以后,⼤约在35岁左右,劳动参与率再次上升,形成第⼆个⾼峰;50岁以后,劳动参与率⼀直呈下降趋势。我国⼥性劳动参与率虽在总体⽔平上⽐男性低,但⼀般不存在结婚、育⼉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不存在⼀些国家“M”形曲线所⽰的变动规律。
图6 我国按年龄组细分的男⼥劳动参与率的⽐较
四、我国⼥性劳动参与率城市总体⽔平
⽐农村低⽐较城乡⼥性劳动参与率,城市⼥性劳动参与率总体⽔平明显低于农村⼥性劳动参与率。]990年第四次⼈⼝普查显⽰,城市⼥性劳动参与率为66.4 ,⽽农村⼥性劳动参与率为76.1 ,两者差距将
近1O ,⽽在2000年第五次⼈⼝普查中,城市⼥性劳动参与率为59.3 ,⽽农村⼥性劳动参与率为77.8 ,两者差距进⼀步拉⼤。从全国劳动⼒的⾏业和职业分布来看,⼥性劳动⼒多集中在第⼀产业内部,从事⼆、三产业的⼥性劳动⼒在同性别劳动⼒所占⽐重普遍低于男性⽐重。在第⼀产业内部,农村⼥性劳动⼒是我国农业发展主要的承担者。根据第⼀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从事农业的劳动⼒为4.34亿⼈,其中男性为2.O9亿⼈、⼥性为2.25亿⼈,分别占从事农业劳动⼒的48.2 和51.8 ,从事农业的⼥性劳动⼒⽐男性劳动⼒多0.16亿⼈,⾼出3.56个百分点。对⽐两次⼈⼝普查资料也可看出,农村⼥性劳动参与率直线上升,⽽城市⼥性劳动参与率明显下降
五、结论和建议
劳动参与率要保持在⼀个合理的⽐率范围内,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这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纳的观点。与其他国家⽐较,我国⼥性劳动参与率较⾼。⽽且,不容忽视的是,⽬前我国⼥性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城乡之间差别悬殊,这已经给社会的⽅⽅⾯⾯带来了⼀系列负⾯影响。
⾸先,我国⼥性⼈⼝的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即降低了⼈⼝的⽣产性,⼜加速了⼈⼝红利的消失进程,从⽽减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并且与经济增长之问是正相关的关系。在考察⼈⼝因素时,主要考察⼈⼝数量和⼈⼝质量。⼈们普遍认为,在⼀定时期内,⼈⼝数量相对是固定的,因此⼈⼝质量的⾼低对经济增长的作⽤尤为重要。但实际上,被忽略的⼀点是,在
⼈⼝数量⼀定的前提下,投⼊到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数量却不是固定的。劳动参与率越⾼,投⼊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数量相对就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反之,如果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它对经济增长将产⽣不利的影响。我国⼈⼝红利这⼀时期是短暂的,要利⽤⼈⼝红利加快经济增长,同时⼜要使⼈⼝因素最⼤程度发挥出来。不可否认,劳动参与率下降可以缓解失业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压⼒,但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负⾯影响也显⽽易见。⼀定时期内,社会平均劳动⽣产率不能⼤幅提⾼,技术条件不能短期改善,⼥性劳动参与率下降,投⼊到经济中整体劳动⼒数量下降,不利于利⽤⼈⼝红利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其次,我国⼥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加重脆弱的⼥性社会保障系统压⼒。我国⼥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不仅由于新增⼥性劳动⼒就业难、下岗失业⼥⼯⽐例⾼,⽽且还有其他原因。
(1)经济制度变⾰改变了劳动⼒资源的配置机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劳动⼒的配置由政府统⼀进⾏,“不劳动者不得⾷”,只有参加⼯作才能⽣存下来。经济制度转变为市场经济后,就业与否成了个⼈的选择,使劳动参与率⾃然下降。⼀些⼈⾃愿选择退出劳动⼒市场,在⼥性中表现明显。有⼈因为丈夫收⼊⾼⽽成为“职业家庭主妇”,有⼈因为要全⼒教养孩⼦⽽成
为“职业妈妈”;也有⼈由于寻⼯作太困难⽽放弃,被迫成为⾮劳动⼒⼈⼝中的⼀部分。
(2)退休与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为社会提供“安全⽹”的同时,降低了⼀部分⼈寻⼯作的积极性。
(3)我国社会的⽼龄化,促使⼥性劳动参与率进⼀步下降。总体看来,⼥性劳动参与率下降除了受社会客观原因影响以外,还受到⼥性主观原因的影响。劳
动参与率与社会保障系统有密切关系。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也处于转变过程中。以⼥性为对象的社会保障系统包括⽣育保险、医疗保险、最低⽣活保障制度等⽅⾯。⼥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社会保障系统资源却严重不⾜,尤其是劳动年龄范围内⼥性主观原因的不参与就业,就会加重本来就不完善的⼥性社会保障系统负担,使这种再分配制度很难做到合理公正。
最后,我国农村⼥性劳动参与率⽐城市⼥性劳动参与率⾼,体现了农业⼥性化趋势⽇益突出。农村妇⼥在农业劳动⼒中的⽐重在持续上升,在农业⽣产中的作⽤与贡献越来越⼤,农业逐步地⼥性化,这并不能直接带来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其负⾯影响也不可忽视。
(1)农业⼥性化会影响农业劳动⼒的结构性⽂化⽔平。农村妇⼥逐步成为承担农业⽣产⽣活的主体,但是,农村⼥性所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于男性,⼀定程度上会造成农业劳动⼒结构性⽂化⽔平下降。
(2)农业⼥性化将导致农业劳动的技术⽔平和管理⽔平下降。⼥性在农业劳动中承担的多为⾮技术性⼯作,如⽥间管理,男性多从事⾼技术⽔下的劳动,如机耕、电溉、植保等。因此,⼤量的男性劳动⼒转移出去势必影响到农业劳动技术的推⼴和利⽤。
(3)农业⼥性化使得农业⽣产和⽇常管理相分离。⼥性虽然承担⼤量的农活,但并没有被赋予相应的农业⽣产经营和决策权⼒。男性即使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去,但作为户主,依然是家庭经济的决策者和第⼀管理者。这种情况不利于农村针对资源变化和市场条件做出及时有效的选择,易对农业⽣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我国⼥性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的负⾯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调整:
(1)⿎励各种就业⽅式,使就业渠道更加多样。如⾮正规就业⽅式,它是相对于正规就业⽅式⽽⾔的,正规就业⽅式实⾏全⽇制、⽉⼯资、固定⼯等,⾮正规就业⽅式与之不同,如弹性⼯时、⾮固定⼯作场所等。
(2)各级政府积极推⾏就业政策,改进劳动⼒市场运⾏效率,向就业困难的⼥性体提供扶助,增强劳动者的信⼼,提⾼城市⼥性劳动参与率。
(3)为农村⼥性劳动⼒⾮农转移创造条件,降低农村⼥性劳动参与率。⼀是提⾼农村⼥性的科学⽂化⽔平,⼆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吸纳⼤量⼥性劳动者。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潜⼒巨⼤,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帮助低技能⼥性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励参与。
参考⽂献:中国2012年劳动统计年鉴
参考⽹站: 世界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