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镜头分析
这是一部反映西部历史的史诗片。通过他的视角,观众可以逐步深入陌生的印第安社会、文化、习俗、日常生活以至其代表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看到西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风光。邓巴身上表现出的忧郁、骄傲气质和离索居的生活方式暗合了道家文化中清静无为、个性至上的价值观,不经意拉近了不同民族间的距离。片中猎牛场面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影片《与狼共舞》是凯文·斯科特纳的导演处女作。1990年,好莱坞影圈中名气不大的凯文?科斯特纳以执着的信念,费一年半时间,自制自导自演了一部名叫《与狼共舞》的西部片。此片格调清新、情节严肃,笔法理性。同时还揭示了美国政府军豪夺印第安人领土、围杀印第安人的不光彩的历史。影片上映后,立即受到评论界的推崇和观众的青睐,被誉为是"一部不落俗套的史诗般的西部片"。该片长达近4个小时,耗资1800万美元,是部动用了3500头野牛、300匹马、130多名技术人员和400名临时演员的大型史诗式西部片。它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语字幕的影片。凯文·斯拉特纳认为:“我所要表现的是印第安人在那个时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历史。”他坚持影片必须打上印第安语字幕,并且自信它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和关注、支持。果然他成功了。 在首映式上,他邀请了许多印第安人观看影片。三个小时过去了,电影院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影片在银幕上第一次完整地再现了一个世纪前印第安人质朴纯真的生活,对美国政府犯下的灭绝种族、毁灭印第安文化的罪恶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对好莱坞西部片的叙事主题进行了革命性的冲击,科斯特纳抛弃了西部片的怀旧彩,全片张扬着一种全新的自我意识,使西部片在好莱坞重振雄风。
在接近4个小时的激情演绎中,凯文·科斯特纳表现出令人敬佩的专业操守和专业水准,他不但在影片的取材上大胆颠覆以往白人至上的西部电影传统,更通过写实主义的手法彻底打破了种族界限,以平等的角度对少数民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对淳良质朴、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进行了赞美,并对和平共处、友爱互助等民族相处之道给予了肯定和支持,使充满浪漫主义的跨种族爱情故事感人肺腑、意义深远。影片中甚至对西部开拓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疑问,对野蛮的战争和争斗进行了控诉。《与狼共舞》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和深刻内涵不但得到主流社会的高度评价,在少数部族中,尤其是印第安土著中引起的反应更是空前激烈,凯文·科斯特纳也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
《与狼共舞》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涵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与狼共舞》在第63届奥斯卡评奖活动中一鸣惊人,荣获12项奖项提名,并最终夺取了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最佳改编、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等共七项大奖,令世界为之瞩目。凯文·斯科特纳大胆地采用了十几年来不被看好的西部片样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考察文化、历史、种族与和平的复杂主题。影片所表现出的多元化显现,为西部片注入了新鲜而强劲的活力,他复兴了一个片种,同时也使自己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影片虽然采用了传说的叙事式的故事结构,但与众不同的是影片巧妙地将写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彩情调融为了一体,使整部影片有了大放异彩的艺术魅力。而影片在拍摄技术上也有着极可称道的精彩之笔。把浑厚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氛与雄浑壮美的西部大草原的风光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丰富的摄影角度,巧妙的动态节奏和复杂而又出的场面调度,使影片达到了极其出的视觉效果。但是影片真正的成功原因还应归结到其深刻的主题内涵。随着二战的结束,人道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被提到了相当的地位。历史的反思使战争题材和西部开拓史成为电影的两大主题。《与狼共舞》反映的就是这种极难把握和表现的西部拓进的历史和思考。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本片一反以往影片特别是西部片中将印第安人一律写成野蛮民族的作法,肯定了印第安人的纯朴真挚和善良。影片还提出了民族间应放弃斗争,和平共处的理想,并以邓巴与苏族人各善相处体现了这种理想的自由与美好,奏起了友爱、平等、和平的旋律。这些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最终使影片在奥斯卡奖的角逐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标题
广袤的草原
想自杀却意外成了英雄被授予骑士穿越印第安人控制区到最远的岗哨水中的倒影邓巴是一个内心向往自由的人,他厌倦了战场的厮杀与人性的冷漠。在敌我之间的土地上,他张开双手、头仰天空,骑着骏马“西斯科”,尽情飞奔。面对雨林般的弹,他泰然面对死亡,愿为死前享受一回无拘无束。然而,命运使然,他被视作南北战争中战胜敌方的英雄,并赋予选择驻岗地点的权利。于是,他选择了那个杳无人烟、落后原始的美国边境。他的初衷很单纯,只为看看那些成结队的水牛。然而,当他看到辽阔壮丽的大草原上令人毛骨悚然的尸骨,人去屋空的边防哨所,水塘里动物腐烂的尸体,他开始迷惑:战争已经结束,为何还会有这般景象?为了探究印第安人是否如外界形容那样野蛮冷血,于是他骑著马“西斯科”来到了神奇的西部。在这无边无垠的苍天原野上,邓巴独自过著平静而警惕的生活,不确定的侵扰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所以他以日记方式记录下对大草原的感受和期盼政府军来支援的迫切心情,用坚定的信念维系着生存的动力。
他还和一只草原上落单的两条前腿都是白的野狼交上了朋友,并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
虽然人与狼没有共同语言,但他们彼此敬畏相伴,却又从不互相侵犯,逾越界限,总在远处相视而望,不离不弃。
第一次接触印第安人,邓巴吓跑了印第安人和谐的部落邓巴似乎为“和谐”而生,他天生坚强、果断、友善、幽默、慷慨、热情、无惧的气质深深打动了印第安人。他挽救了一名苏族的印第安白人“握拳而立”,他在印第安人到访时为其泡咖啡邓巴对印第安人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敬意,其中最有趣的是关于印第安人名字的命名。印地安人没有姓氏,他们根据自然界的现象而随意命名一个人。沉着冷静的族长叫“十熊”,捍卫家园的首领叫“踢鸟”,踢鸟的老婆叫“黑围巾”,她后来促成了邓巴与 “握拳而立”的婚事;个性直率的“随风散发”从起初对邓巴的怀疑到深处后对邓巴的留恋不舍,喜好争斗的小姑娘“很多微笑”;和狼在大草原上嬉戏的邓巴被印地安人尊称为“与狼共舞”。同时,印第安人对白人的文化也有着同样的认同感,他们愿意以自己贵重的财物交换邓巴的军帽、上装,他们对白人现代的武器火药表示崇拜。他深夜通知印第安人水牛的出现,他在捕猎骑术和野牛时的法令苏族人大为折服以后又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慢慢地,邓巴成为了苏族的好朋友,并入住了他们的营地。苏族人的生活使邓巴深切地认识到了印第安人的朴实、善良、开明、大智和友好,与外界的传闻大相径庭。在“握拳而立”的帮助下,他逐渐学会了印第安语,并爱上了这位原为白人的苏族妇女。
在凶残的帕尼族人来袭时,邓巴倾其全力,将哨所里的支弹药分给了苏族人,帮助他们战胜了仇敌。
与挥拳而立的结合然而,剧情的高潮就发生在邓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记本,永远地住到印第安人中间时,他发现那里已经驻扎了一队白人士兵。他们看到印第安人装束的邓巴就开射击。爱马西斯科死了,邓巴也成了囚犯。邓巴为印第安人的辩护招来了一再的虐待和毒打。他们认定邓巴是叛徒。于是邓巴再也不说英语,而毅然说起了印第安语。驻军少校无计可施,只好派一队士兵押送邓巴回“海斯要塞"。在邓巴被白人押送到城镇的路上,那只叫“两只白袜”的狼一直不停的跟随押送车队。直到被发现,白人们开始了对狼的射杀。狼在口前没有躲闪,因为狼不舍得离开喂养他的邓巴。当白人一次次地开射杀狼未果时,让我感觉到这声是人对于大自然的侮辱,是对于万物生灵的挑衅。那声就像是巴掌一样,打在人类自己的脸上。最后,狼中倒下,悲悯不已。严冬来临了,苏族人在深谷中住了下来虽然苏族人发现邓巴被捉后,他们消灭了押送队,救出了邓巴,但邓巴为了不想拖累苏族人的安危,坚决带着妻子离开了集体。 辞别之际,一位印第安人在山顶高呼着:“你能永远把我当成你的朋友嘛?”邓巴却紧皱眉头,始终没有回答。因为邓巴明白,除了几个像他愿意包容异族差异的白人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受着种族歧视、征服欲望支配的白人。这些白人会以军
事优势暴力地开拓美洲,强迫收缩在狭小的“保留区”内的印第安人放弃最后的领土和生存权利。剧终,一匹狼站在山顶,高高地仰起头深深地竭力悲鸣——它在文明与落后之间的抗争中挣扎,在人类肆意讨伐与生态失衡的矛盾中挣扎。
thirteen years later, their homes destroyed, their buffalo gone, the last band of free Sioux submitted to white authority at Fort Robinson,Nebraska. The great horse culture of the plains was gone and the American frontier was soon to pass into history.
13年之后,他们的家园毁了,野牛也消失了,在内布拉斯加州罗宾逊堡,最后一苏族人归顺了白人。伟大的平原马背文明结束,美国边疆成为历史。
前半部分是以美军中尉邓巴的视角进入陌生的苏族人的世界,而后半部分,导演将白人世界与苏族人的世界置于同一个平面上展示给观众,不再是白人作为探险者的身份进入苏族人的生活,因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以西方价值观作为观察核心的追踪白人视角的描写方式。作为一部相当长时间都说苏族语、打英文字幕的“另类”大片,凯文•科斯特纳追求的是为观众营造这样一种观察视角,即站在苏族人和白人的价值观之外,让观众自己来评价、思考这对矛盾主体各自的思维方式和他们之间的冲突,在最大程度上使观众以韦伯所倡导的“价值中立”的态度来对待历史上白人与苏族间的冲突。
影片从一个为苏族印第安人翻案的观点,描述美国白人军官邓巴在南北战争之后自愿到西部前线驻守,结果跟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的苏族战士交上了朋友,双方时相往还。后来前往当地的白人军队反而将他视为叛徒,
对他暴力相向。邓巴从此以身为白人为耻,彻底投向苏族人的阵营,并坚持自己的名字叫“与狼共舞”。
  邓巴中尉因为腿受伤害怕成为残废,便打算干脆死在战场上算了,没想到没有死掉,反而误打误撞帮部队打了胜仗,成了南北战争中的英雄,但是他想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于是他骑著马西斯科来到了神奇的西部。邓巴被“海斯要塞”的范布鲁少校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邓巴独自在无人的哨所住下,大草原的壮美深深吸引了他。
3d立体电影  不久范布鲁少校自杀了,他的车夫也被印地安帕尼族杀死,于是邓巴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这无边无垠的苍天原野仿佛就是他的天堂,邓巴独自过著平静而单调的生活,还和一只两条前腿都是白的野狼交上了朋友,并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
  邓巴和印第安苏族人有了接触之后,生活便不再平静。苏族人为邓巴的到来而议论纷纷,在如何对待邓巴上起了争执。邓巴决定主动去苏族人,在去的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杀的苏族妇女“握拳挺立”,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亲人并被苏族人收养。在把“握拳挺立”交还给苏族人之后,邓巴骑马离去。邓巴的来访极大地震动了苏族人,印第安人头领们一致同意去回访邓巴。第二天,几个印第安人来到邓巴的驻地。就这样,双方开始了缓慢而友好的接触,渐渐地邓巴成了苏族人的朋友,他还有了一个印第安名字,叫做“与狼共舞”。
  他在捕猎野牛时的骑术和法令苏族人大为折服以后又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不久他便搬入苏族人的营地居住,开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与此同时,邓巴与“握拳挺立”之间也产生了
真挚的感情。在凶残的帕尼族人来袭时,邓巴倾其全力,将哨所里的支弹药分给了苏族人,帮助他们战胜了仇敌。邓巴再次成为苏族人的英雄。所有苏族人都敬慕邓巴,他们祝福邓巴与“握拳挺立”的相爱和结合。而邓巴也深切地认识到了印第安人的朴实、善良和友好,他自由而快乐地生活在苏族人中间。除了肤和长相不同之外,邓巴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印第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