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评车】“被追逐”的轻客车身江苏新万宝的汽车梦
有一种车,车身难求,您听说过吗?
在江苏丹阳,有这么一家企业,2015年被无数企业踏破了门槛:南京金龙、苏州金龙、厦门金龙、潍柴亚星、南车时代、东风扬子江、重汽豪沃客车、中通客车……
众多客车大佬到这家企业来,追逐的是他们生产欧系轻客的车身。这家企业的名字,叫做江苏新万宝车业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新万宝)。
2015年,江苏新万宝的车身销售接近万台,但还是不能满足来自大江南北合作伙伴的需要。这家“神秘的”车身制造企业,为何能获得如此多主流商用车企业的青睐?其背后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38号车评中心近日,第一商用车网与江苏新万宝董事长姚建中面对面,以解开这个“被追逐的车身”背后的故事。
江苏新万宝董事长姚建中
白手起家  从修车工到修理厂
2015年,6米的纯电动欧系轻客车型大“火”,让这家在欧系轻客车身领域处于顶尖地位的制造商——江苏新万宝被踏破门槛。
这一刻,姚建中已经等了7年。
七年前,新万宝(当时还是其前身丹阳市万宝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开始启动凌特欧系轻客车身项目研发;2010年,江苏新万宝成立并落户丹阳市延陵镇凤凰工业园区,2011年完成主体厂区建设,2012年4月份投入生产。到目前为止,新万宝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凌特车身制造厂,整车合作伙伴接近40家,去年一年销售车身近万台。
如同很多励志的桥段一样,今天看起来风光无比的新万宝,当年也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艰难历程:车身业务曾连年亏损。其掌门人姚建中的创业经历,更可谓是跌宕起伏。“我80年代初中毕业后,就去了丹阳当地的一个微型汽车厂做钣金工。原来的车都是手工敲的,这家汽车厂当时主要是买淮海机械厂的底盘,买回来后扣个车身壳子。我就在那里干了两年钣金工,天天敲车壳。上世纪90年代,车厂经营不下去,转成了修理厂,那时候也不像现在,几乎没什么品牌汽车,经常见到的只有北京吉普212,上海760,北京130,跃进嘎斯小货车和解放CA10卡车。”
姚建中告诉记者,在干了2年钣金工、2年修车工之后,他开始想要自主创业。“当时的第一份创业就是修摩托车。随着我们这个地方的摩托车产业慢慢发展起来,我觉得自己有了一定
经验,便自己干个体,修摩托车。没想到,干了几年后,摩托车都快变成自行车了,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一次,我借了人家一辆桑塔纳开出去,不小心把车的翼子板给刮了,就去修理厂换一个,那时候换个翼子板还是很贵的。我当时就想,这个小部件有这么贵吗?于是便萌生了做汽车零部件的想法。于是,我就去学开模具和冲压,从那时候一直干到现在。”
从2002年起,姚建中开始为国内的一些皮卡产品供应冲压件,“当时比较简陋,租了几间房子,雇了几个人,买了几台设备。回首一看,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期间,尽管日子过得很艰苦,却为姚建中积累了宝贵的从业经验。
江苏新万宝生产的欧系轻客车身
坚持车身业务不动摇  2015年一朝发力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姚建中看到了凌特(Sprinter,国内也译作“斯宾特”)欧洲的原型车,心中便开始酝酿转型的计划。
“有人问我,为什么想起做这样的车身?其实也是机缘巧合。这款车型2007年四季度刚刚在欧洲上市,2008年初我在网上看到了它的照片,当时就觉得这款车可能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当时的情况下,国内欧系轻客市场上只有经典全顺和依维柯两款老车型,新世代全顺还没批量上市,更没有现在的上汽大通。”姚建中向第一商用车网解释说道,“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从零开始,从测绘,到建数模,先做出冲压件,后来看到国内客车企业都不能焊接这种全冲压件,便自己建了一条焊接线。”
江苏新万宝2008年启动开发的第一款产品,是5.9米的标准顶欧系车身,姚建中在此基础上又陆续开发出高顶、5.2米短轴车身以及今年的6.9米车身。为了这个新兴的欧系轻客事业,姚建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由于老厂区地方比较小,新万宝就在凤凰工业园区重新征了
200亩地,新盖厂房,“当时也是蛮费周折的。在此之后,除了稳定的皮卡冲压件业务之外,我逐渐放弃了其他业务,专心打造轻客车身。现在,我们的厂房面积是6.4万平方米,等到二期工程完成后,将达到8万平方米。”
姚建中对记者说,虽然公司从2012年就有了成熟产品,但真正形成批量是在2015年。2012年直至2014年,其销量都很少。“2013、2014年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为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和南京金龙的常规动力欧系轻客配套车身,但是量很少,2013年只有两、三百台,2014年只有1000台左右。投资这么多年,这个业务几乎一直是亏损的,我一有钱就往里投,期间投入有多少,已经不记得了。”
直到2015年,新万宝才迎来了真正的转机。
江苏新万宝生产的欧系车身
坐拥国内最多合作伙伴  三大优势明显
2015年,可以看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年份。这一年,也是国家2013-20
15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新阶段的最后一年。按照国家规划,这一年结束后的2016年,6-8米纯电动客车的单台补贴就将由2015年的30万元,降至最高只有25万元。
也正为此,为了赶上新能源汽车高额补贴的最后一班车,众多汽车企业也是蛮拼的,几乎是卯足了劲生产。根据工信部合格证统计,2015年全年国内纯电动客车产量达到惊人的8.82万辆,同比增长584%,这个数值,也创造了新能源客车的历史记录。
在这种环境下,行业对轻客车身的需求空前高涨,大量客车生产企业纷纷从江苏新万宝采购白车身,回去组装内饰和动力系统,然后销售给客户。新万宝去年一年销售轻客车身就达到9860余台,一举扭转了前几年一直亏损的状况。那一年里,新万宝的生产线昼夜轰鸣,员工加班加点,也只能说是勉强满足客户需求。
“用我们的车身上公告的整车企业有近40家之多。已经形成批量产能和销售的约有十几家,包括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南京金龙、潍柴亚星、东风扬子江、南车时代、江苏卡威、重汽豪沃和中通客车等。”姚建中表示。其中有几家的产销非常大,如南京金龙去年一家的纯电动欧系轻客产量就达到了3900多台,苏州金龙的产量也有2700多台。
这样一家生产车身的企业,为什么能让这么多整车企业都青睐它?相比新进入轻客车身行业的同行,它又有什么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