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的灭火行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森林火灾燃烧面积大,火点多,参战人员多,持续时间长,火场环境严酷。为保证顺利灭火,保障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要重点强化灭火行动安全,搞好灭火的后勤保障等。
一、注意地形条件形成的危险区域
1.陡坡。
陡坡会自然地改变林火行为,尤其是林火的蔓延速度。随着坡度的增加,火焰由垂直发展状态而转变成为水平发展状态,大大提高了辐射热能的传播。火焰上空形成对流柱,产生高温使林冠层与空中可燃物预热。浓烟为受热气体上升到林冠层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越过山顶直接扑救林火或沿山坡向上逃避林火都是极其危险的。
2.窄山脊线(拱脊)。
这里往往产生热辐射与热传导,温度极高,人无法忍受,属危险地带。若山脊线附近着火,其林火行为瞬息万变,难以预测,是此类地形的典型特征。这是因为林火使空气升温沿坡上升到山顶,与背风坡吹来的冷空气相遇,而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与空气乱流运动。
3.窄谷(或狭窄草塘沟)、岩石裂缝。
窄谷(或窄谷草塘沟)与闭塞的山谷河道会增加热空气的传导速率,容易产生新火点,改变林火行为。
4.鞍状山谷。
是指两个高点之间的低洼区域,经常是温度极高与浓烟滚滚的险地,是林火快速发展,而又没有阻力影响的十分危险地段。白天,山谷受热,产生上山火,逐步形成谷风;夜间,产生下山风,逐步形成山风。山坡中段,因受这种不定的谷风、山风循环变化的影响,风向不定,是林火行为不稳定而又十分活跃的地段。若主风方向与鞍状山谷平行,必将产生强度高、蔓延速度快的林火。
5.火场周围可燃物水平与垂直分布地段。
火场周围可燃物水平与垂直分布状况影响林火行为的变化。尤其是阳性杂草与易燃灌木地段,会突然增加林火蔓延速度,改变林火燃烧方向,产生高强度的林火。针叶幼林或可燃物垂直分布明显地段,地表火与树冠火同时发生,形成立体燃烧。
二、加强灭火队员的行动安全
①应防止由于过度疲劳引起头痛、恶心,或在高温下作业造成晕倒;防止浓烟熏呛,产生中毒、窒息、休克。
②灭火队伍应有组织从火尾、火翼位置进入火场,严禁迎火头进入,严禁从山谷及顺风侧坡火后下方、上山火的上方与翻越马鞍型进入火场;严禁直接扑打高强度、地形复杂火头;严防被火包围;高山峡谷地区,严禁夜间灭火。
③灭火或看守火场时,需离开火场,应有两人以上,并携带通信与定位设备。
④遇到地下火场,首先应探明其范围,避免误入将要塌陷的火坑。
⑤夜间行动时,必须配备照明设备,人员应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火场中风倒木、陡坡上的活动石块等伤人。
⑥紧急撤离火场时,指挥员若无法使用无线通信设备时,应采用预先确定的信号通知灭火人员,如吹哨、鸣,或用高功率灯光示意等,以便有组织、有秩序的快速撤离。
3d还原重庆山火
⑦禁止在距火线20m内给风力灭火机加油。
⑧打火要做到“五不要”:一是不要在风头上打火,以免风卷火焰伤害人;二是不要挤在一起打火,以免互相碰伤;三是不要迎面对着火头打,以免被火烧伤或烧死;四是不要单独一个人乱冲乱打,以免被烟气冲昏倒地,无人发觉被烧;五是不要穿化纤衣服上山打火。
三、加强灭火车辆及宿营地安全
1.车辆行使安全。
①进入火场的车辆,按调度人员的要求,应在指定的地方停车,防止堵车。
②进入或撤离火场的车辆,司机必须对车辆进行检查,并带好备用胎与修车工具,特别应检查油箱是否漏油,漏油车辆严禁穿越火场。
③车辆不准超载,杜绝司机酒后或疲劳驾驶。
④在雪地、雨天、大雾天与夜间行车时必须减速慢行。
⑤驶向火场时,应随时对照地形图,防止走错路。
⑥异地灭火时,火灾发生单位应派向导引路。
⑦涉水时,应探明水深、流速、河宽、河底等情况,在保证安全时方可通过。
2.宿营地的选择。
①必须选择在火场逆风的火尾方向,要求朝阳、背风、有水源的宽敞地段,若有沙滩或村屯的位置最佳。
②宿营地应配备手提式发电机,有红(白)旗做标记。
③防止蛇、兽、毒虫侵扰。
④防止冻伤、风湿或取暖做饭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取暖时应防止烧毁被褥引起新的火灾。
⑤宿营地必须安排人员进行安全、通信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