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中国航天事业翻开新的篇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自此,从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首发、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第一艘货运飞船发射……了不起的中国航天人,在短短25年间,用勇气和智慧筑起华夏飞天伟梦。
  一、1992年9月,中央批准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央审议批准开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研制,并明确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同时批准启动工程第一步任务研制建设。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系统组成最庞大、技术规模最复杂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带动和促进科技进步,培养跨世纪航天科技人才队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1999年11月,中国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1月21日,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考核了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设施设备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
统间的协调性。神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3名航天员简历公布
  三、2003年10月,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在轨
飞行21小时,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胜利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MISSING IMAGE: ,  ]
  四、2005年10月,中国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2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0月16日,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此次任务,实现了“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任务目标,突破掌握了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技术,积累了人在太空较长时间驻留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MISSING IMAGE: ,  ]
  五、2008年9月,中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七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七号任务实现了“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任务目标。此次任务,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跨越。
  六、2011年11月,中国载人航天突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先后进行了两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均取得了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空间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2012年6月,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刘旺在景海鹏、刘洋的密切配合下,手动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七、2010年9月,中国启动实施空间站研制建设
  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实施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按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相比前期任务,空间站工程要突破和掌握长期载人飞行、在轨组装建造、批量物资补给、空间机械臂与舱外操作、大型舱段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大批核心技术,任务规模更大、各种挑战更多,技术上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影响也将更为深远。根据计划,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核心舱,进行空间站建造技术的试验和验证,之后相继发射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