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孙权劝学》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在“孙权劝学”以前是一个没有什么学识的人。
B.文中没有直接写吕蒙进步之快,而是借鲁肃之口说出,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C.孙权要吕蒙“涉猎”,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以便能更好地去管理军中事务。
D.本文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动作描写。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3.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前面写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后面写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文章衔接紧密、条理清楚。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中的孙权对吕蒙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然后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没有办法推辞。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孙权劝学》——古代散文——司马光
B.《土地的誓言》——散文——端木蕻良
C.《回忆鲁迅先生》——记叙文——萧红
D.《说和做》——散文——臧克家
二、综合性学习
5.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孙权坐在龙椅上,_____________。(填写人物神态)
孙权:(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独白)
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大王,不知您微臣有何事?
孙权:爱卿,今天孤你是想劝你读书!
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我哪有空啊?
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人物语言)
6.古风创作社团需要把下面的白话文《学霸劝学》改写成文言文,现请你参照《孙权劝学》,并运用已有的文言知识进行文白对译。要求:语句简洁通顺,不超过120字。
李文对王涵说:“你现在是棋社社长了,不可不学习!”王涵用棋赛多来推辞。李文说:“我难道想要你成为学霸吗?只是让你勤奋学习,在社员中树立威信罢了!”王涵于是开始学习。赵涛和王涵讨论古文,赵涛对王涵的进步感到十分惊讶。王涵说:“朋友分别几天,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你怎么了解我这么晚啊!”于是赵涛和王涵结为朋友,一起下棋去了。
[提示] 古文第一人称用词参考:余、吾;第二人称用词参考:汝、君、卿;下棋一般称“弈”;上文中人名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谁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
魏金树
刘备同学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这件事在校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办公室里。刘备“呜呜”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班长曹操同学的手机在宿舍里被盗了。曹操与刘备、孙权住在一个宿舍,当时只有刘备因病在宿舍里睡觉。大家做完早操回来,曹操的手机便不见了。
一开始刘备也不肯承认,后来刘老师发了怒,说你们若全不承认,就统统停课反思,查不出
33岁学霸第12次高考来谁也别想上课。刘老师说到做到,课,真的就停了。同学们情绪很大,对刘备也“另眼相看”了。不到两天,刘备就挺不住了,向刘老师承认自己偷了手机。可追究赃物时,刘备却说又弄丢了。
刘老师强抑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刘备说,念你平时表现还不错,你只要将手机交出来就没事了。如若继续顽固不化,哼!——你先回去想想吧。 
刘备刚走,刘备的朋友诸葛亮敲门进来,刘老师,我看这事可疑,我刚才看见刘备同学很委屈的样子,料定其中必有冤情。”“你有什么依据吗?”“当然有!”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据我分析,案发现场只有他一个人,按说最易成为怀疑对象,刘备若行窃岂不是太蠢了吗?何况刘备同学平时仗义疏财,怎会做这种事呢?”
“可他已经承认了呀。”刘老师说。“不错,但我想他可能另有苦衷。现在高考临近,寸阴足惜,为追查手机,你给大伙儿停了课,刘备同学肯定是为了让大伙儿尽快复课,才选择了牺牲自己的下策。”“那谁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呢?”“我也不敢肯定,只是,我怀疑孙权。记得那天早操期间他去了一趟厕所。操场离宿舍很近啊。”“啊,我想起来了。”刘老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他请假说拉肚子去厕所,而且时间很长。对,肯定是孙权偷的。” 
“不,不可能是孙权偷的!”门一响,孙权的朋友周瑜推门进来。
“周瑜同学有何高见呢?”刘老师问。 “孙权家中非常有钱,为人也很豪爽,他不可能去偷别人的东西。倒是刘备最为可疑,刘备虽不爱财,但可能由于赌博、谈恋爱等原因急需用钱,而他家中很穷,便只有去偷。”“不!”诸葛亮打断周瑜的话,“谁不知道刘备胆小怕事,而曹操身强体壮,性情暴戾,咱班上哪个同学不畏他三分。不怕他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副班长孙权。”
“好了,你们别争了。”刘老师站起来说,“周瑜同学去调查刘备,诸葛亮同学去调查孙权。就这样吧!”
二人走后,刘老师将曹操叫来,说了刚才的事情,然后问:“你说谁有可能偷了你的手机呢?”曹操很大度地摆摆手,说:“无论是谁偷的,都应以大局为重,我看这事就算了吧。同学之间,别伤了和气。”“不行!难得你如此宽宏大量,别人要都像你这样就好了,此事虽小,但关系到咱们三国中学的声誉,曹操同学你就别管了。”曹操还想分辩,刘老师挥挥手,曹操只好退了出去。周瑜和诸葛亮受命后,分别对刘备和孙权展开调查,虽无进展,却搞得刘、孙二人声名狼藉。后来学校推荐唯一一名重点大学保送生时,刘老师理所当然地提名曹
操,曹操一再推辞,并力荐与他同样成绩优秀的孙权和刘备。此举再次获得同学们的由衷赞叹,唯曹操的朋友杨修在一边冷笑。
毕业了,大家收拾东西各奔前程时,杨修忽然站了出来,大声说:“你们想知道到底谁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吗?”
嗯,是谁呢?人一阵骚动。杨修掏出自己的手机,只摁了一遍曹操手机的号码,就听曹操身上“嘀嘀嘀”地响了起来——大家都怔住了。随后有人问杨修:“你怎么知道曹操自己藏了手机呢?”
杨修哈哈大笑:“诸葛亮,是刘备的朋友;周瑜,是孙权的朋友;                ”言罢,扬长而去。
7.文章开头段有什么作用?
8.结合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同学们情绪很大,对刘备也“另眼相看”。(“另眼相看”在文中什么意思?)
在文末的横线上填入一句合适的话。不超过10个字。
9.诸葛亮认为不是刘备偷了曹操的手机,提出了哪几条理由?
1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曹操这一人物形象。
11.作为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小说,文章以杨修在毕业时举报曹操结束全篇,虽是意料之外,细想却在情理之中。请分析其合理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
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材料二)
现在的书真叫多,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汲取精华、唾其糟粕;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他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贪多求广,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
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猫式读法”实践下来,尤有读书乐、乐融融的效益,故不揣冒昧,写出以供读友们参考。
(节选自刘心武《狼·蟒·牛·猫——读书的四种方式》)
(材料三)
(数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12.材料一中说“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能否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为什么?
13.依据材料三,说说国民利用各种媒介阅读的时长有什么特点?
14.初二同学时间紧、课业重。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向同学提出三条阅读建议。
寻自己的潜能  杨 眉
①她是焦虑症患者,见人从来不敢抬头,总担心自己会出洋相。经过心理辅导,三个月后的一天,她居然大方地为同事讲解了一个小时!
②他是家中几代单传的独子,被溺爱成一个任性霸道的孩子。后来却成长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有很强的利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③他们都把自身的某个潜能变成了显能。什么是潜能?从表现形式上看,人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是显能,即已经显现出来的能力;二是潜能,即尚未表现出来且自己尚未意识到的能力。
④“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⑤但是,人们常常忽视自己的许多潜能,如成长的潜能、学习的潜能、向善的潜能、自我调节的潜能以及自愈的潜能等等。其实,那些努力想要解决“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将何处去?”这类困扰的人,表现出的正是成长的潜能;那些为摆脱成瘾行为而苦苦挣扎的人,正表现着向善的潜能;那些为心理问题所困扰而不断调节自己的人,表现出的是自我调节潜能;那些从创伤事件的巨大阴影中走出而又重新恢复微笑的人,表现出的是巨大的自愈潜能……
⑥潜能是一种客观存在,你忽视它,它就会忽视你。被潜能忽视的你,久而久之,就会真的以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也会真的一无是处。
⑦ 很多人不仅忽视自己的潜能,而且常常在自己的弱项上下工夫。明明有很好的做文字工作的潜能,却今天考会计证,明天考律师资格,后天又去考……不断挑战自己的精神很可贵,但这些扬短避长的行为只能不断给自己增加挫败感。就像本来是粒苹果种子,它却硬要长成个梨子,结果不仅没做成梨子,还耽误了发育成好苹果苗的机会。中国很多学生上到大学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什么、合适做什么,有时就会感觉自己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