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健康文摘临床报道 2008年6月第5卷第6期 W orld Hea lth DigestMedical Pe riodical
临床报道
要内容[1]。低血糖症对机体来说一方面是应激,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另一方面是中枢神经系统缺乏能量来源而表现的种种功能障碍,如起初为头晕、头痛、心悸、饥饿感,软弱无力及四肢湿冷等,继之意识朦胧,定向力障碍抽搐以至昏迷。也可以表现为偏瘫,精神错乱。患者发作时的症状和体征,对的反应以及糖测定结果,是诊断低血糖的三个主要方面。对于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严重的肝硬化患者,进食不足以及乙醇中毒者,应警惕低血糖症的存在。要重视低血糖症的抢救,对疑为低血糖症的患者,在查血糖等待结果的同时就应立即给予补糖[2],不应等待化验报告而贻误。对某些如格列苯脲或中长效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症病例,单一剂量的50%葡萄糖静脉注射可能不足以纠正低血糖,此时应持续静滴10%gS,间以50%gS静注。长时间严重的低血糖可以造成脑水肿,使昏迷不易纠正,故对此类患者在时可以加用脱水剂。对乙醇中毒不能进食的患者,应保证每小时输入10g左右葡萄糖以防止发生或加速低血糖。最后,应积极寻及确定各种低血糖症的原因,力争做到病因。
参考文献:
[1]刘芬,郑世彬,井锡传.误用过最胰素致严重低血糖四例报
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7,5(2):123.
[2]张达青,马骏先.成人低血糖症,见:董砚虎,钱荣立主编.糖
尿病及并发症当代[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4: 285-290.
(上接80页)
的比例,用5m l注射器,在病变局部采用神经行走方向进行局封,2次/wk,2wk为1疗程,结果局封2次就可止痛,而不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有效率100%。
参考文献:
[1]候明飞.干扰素合并黄芪、丹参注射液小儿病毒性心肌
炎32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3,19(15):30 -31.
[2]万岁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干扰素现状,临床病案专
家手记[M].下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73-1575.
[3]潘开宇,陶品武,屠荣良.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液、预防
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2003,19(4):26.
[4]吴小云,汤军桥,等.干扰素在烧伤中的进展.中华临床
医学杂志,2003,4(20):2524.
[5]段瑞丽.α-干扰素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J].人民军
医,2003;46(11):633-634.
[6]任为江,王代宝,任晶.激光与干扰素联合尖锐湿疣286
例,皮肤病与性病.2002.24(4):48-49.
[7]周文,张耀忠.干扰素局部封闭为主带状疱疹80例
[J].皮肤病与性病,2003,25(1):25-26.
药物性肾损害24例临床分析
■王雪晖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
【摘要】我院自1996-02~2003-06共收治药物性肾损害2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药物性肾损害;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6-0079-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17~69a,平均51a。用药时间最短1次,最长达13a。具体药物及病例见表1。
表1 24例药物性肾损害
药物例数%
青霉素1  4.2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416.6
头孢菌素类520.8
利福平312.5
磺胺类4  4.2
非甾体类抗炎药28.3
关木通28.3
海洛英1  4.2
造影剂312.5
顺氯氨铂1  4.2
氨甲蝶呤1  4.2
总计24100
1.2 临床表现:表现为急性肾衰10例,占41.7%;表现为肾小管一间质损害8例,占33.3%;表现为肾小球病变3例,占1
2.5%;表现为梗阻性肾病1例,占4.2%;表现为慢性肾衰2例,占8.3%。
1.3 及转归:急、慢性肾功衰患者均行血液透析,肾小管-间质损害患者均行口服强的松,肾小球病变患者行对症,梗阻性肾病患者行解除梗阻。其中14例患者完全康复,占58.3%,6例患者病情好转,占25%,4例患者转归慢性肾功衰,占16.7%,其中2例长期依赖血液透析,占8. 3%。
2 讨论
31省新增24例输入随着各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肾脏作为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各种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日趋增多,包括以往我们认为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药。肾脏特别容易招致药物毒性作用,其原因在于肾脏具有的一些解剖和生理特点:①肾脏血流丰富。②肾脏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容易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③近端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④肾小管在酸化过程中的PH改变可影响某些药物的溶解度,导致其在肾内沉积,损害肾小管。⑤肾髓质的逆流倍增机制使髓质和乳头部药物浓度显著增高,导致肾乳头坏死。⑥肾脏浓度尿液使小管内溶液浓度增高,引起肾小管损伤。本组24例患者均为药物性肾损害,大部分患者虽经积极,病情得以康复,仍有部分患者长期遗留肾损害,甚至部分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少数长期依赖血液透析。故我们在临床中应规范、合理地用药,尽可能地避免药物的肾损害。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