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22年中国区域积温的演变趋势打开文本图片集
3d走视图摘要:选取全国715个常规气象站数据,分析了1961-2022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气候变暖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是中国近50年来气温变化最剧烈的时期。1961-1990年与1991-2022年多年平均气温差值显示,20世纪90年代之后,除了西南部局部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之外,大部分地区是以增温为主:北部地区的增温幅度大于中部和南部地区,增温地区主要出现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多年平均日均温
≥10℃的累积积温为8000℃的等值线向北移动,4500℃的积温等值线向西北方向移动,3400℃与1600℃的积温等值线移动的方向可能与海拔高度有关,有向海拔较高的地方移动的趋势。
关键词:气候变暖;温度距平;积温等值线;演变趋势;中国
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气候开始变暖,1980-2000年是20世纪全球最暖的时期。陈隆勋等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气候开始变暖,90年代末气温达到了近100年来最暖的时期,中国的气候正在变暖。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并严重危及到工、农、水、能源以及生态。IPCC(2022)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在中高纬度地区,如果局地平均温度增加1~3℃,粮食产量预计会有少量增加:若升温超过这一范围,某些地区农作物产量则会降低。气候变化给各个领域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而农业是最易受到气候影响的领域。当前中国气候已经开始变暖,必然会对积温造成影响。积温是一个地区非常重要的气候资源。本研究通过对中国715个气象站点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10℃积温10年际的变化,揭示气候变暖对
中国重要积温等值线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