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源数据处理流程
1、用V8自带软件CMT Pro查看数据,对照野外记录,查看数据是否完整,野外施工顺序等,检测野外保存点号、线号等信息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对照野外记录进行室内编辑改正,检查是否都满站,如果有空点,在相应盒子道号后把√改成×。
2、用V8自带软件CMT Pro读取数据,并按照测线站序连接数据,形成一cmt文件和相应站数的AVG文件。
3、打开程序,在数据编辑里用数据转换模块将v8 avg数据转换成GDP avg数据。
4、用Crimson Editor软件打开数据,删除错误的数据块。使用Zonge编辑文件剔除飞点。
5、在软件里用“多屏编辑”模块编辑曲线。编辑曲线时同一站的磁道数据编辑好一个后其他的用其覆盖,使用Crimson Editor软件。编辑时注意相位是否偏离n,尽量让相位在01000m弧度。看电阻率的数量级,有时数据需乘(也可将未合并的avg文件的点距10改为1)。编辑时可同时使用“绘制断面图”模块查看数据水平。
6、曲线编辑好后用数据转换模块将Zong Avg数据转换成Zong Z格式。
7、转换成Z格式后,用Crimson Editor软件打开,将电阻率复制拷贝到Excel里,将科学计数数据转成常规数据,再将其考到Surfer里,将数据×,将数据考到Excel,将数据转成科学计数法,将其复制到Crimson Editor里,覆盖原来的数据,将科学计数的E换成e
8、打开程序,读取*.Z数据,在“多屏编辑”模块里做“幅值滤波”和“相位滤波”。
9、做静校正,三种方法,五点、七点、中值。
10、建立相应的高程文件,即*.stn文件和*.bln文件。Stn文件里有4列,分别代表点号、X坐标、Y坐标、高程。Bln电脑软件editor文件首先有一个头,有两个数字n1n2n1代表数据个数,n2代表边界是否充填。在做Bln文件时要求边界循环闭合,即最大点号多一个,用本线最大的高程,最小点号多两个,一个用本线最大高程,一个用最小高程。
11、打开GDP32软件之“SCS2D”软件,进行地质模型创建和数据反演。
新建→选择数据文件→选择*MDE文件(本项不选)→选择校验数据类型和极化(选“视电阻率”和“TM模式”) →选择校验数据类型(本次选“阻抗相位”和“TM模式”) →测量装置参数设定(本项填写装置参数,根据实际填写,点间距1个桩号,装置类型选Scalar,源类型选Natural无源反演,使用TM only数据)→导入*.stn文件→创建新模型(无源)→点鼠标左键进入“创建新的反演模型”,在此查看点号,顶层厚度、相邻层厚度倍数因子、模型层数关系到出图深度,修改保存路径→二维滑动平均滤波器参数,选择滤波器→电阻率模型约束,根据经验选择,选择迭代次数,底层视电阻率误差选2.0→保存*.mtm文件(内含模型参数)→得到inbersion model resistivity图像,在此编辑参数模型,审阅数据,做反演→反演结果生产*.mtm文件
12、用Crimson Editor软件打开数据删掉文件头,将文件改为*.dat格式,用Surfer打开,保留点号、深度、电阻率,其他数值删除,进行数据排序删除奇点,用数据变换求取log(*)
13、用Surfer成图,网格化数据用。在此可以过滤数据。用网格里的滤波器滤波,用数字滤波器的非线性滤波器之临界平均值滤波器。用地图里的基准面图载入BLN文件(高程),用覆盖地图将地形加到图上。
14、进行相应的图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