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言语和言语体系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一向各家理解不一,但是这一区分的提出必将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追溯索绪尔的本意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的理解。
标签:索绪尔 言语 语言 言语体系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语言。到目前为止,对于语言的定义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从形式上看,语言是单位和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观念的工具;从性质上看,语言是一种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为了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Langage=parole+langue。人们把parole理解为言语,把langue理解为语言,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Langage的理解,国内的语言学家看法不一。有的理解为言语活动,有的理解为言语行为,有的理解为言语体系。到底哪一个更加合理,我们将逐一分析。
言语行为(speech act),是哲学家奥斯汀(1911-1960)最早提出的术语,指一种结合人际信息传递中说话人和听话者的行为来分析语段作用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强调的是语言的应用。
再看言语活动,有的学者把speech event理解为言语活动,这是不准确的。speech event应理解为言语事件。言语事件是言语互动的基本单位,强调的是会话参与者在构建交谈话语中所起的作用。言语活动指运用语言的行为动作,包括说写活动和听看活动,它强调的是动作。所以langage理解为言语体系较好。言语体系,她包含语言和言语,是一个总属概念。言语体系是一个庞大的范畴,从它的属性看,它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从它的范畴看,它横跨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因而,它不具有规则性和统一性,不能作为任何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确立语言在言语体系中的首要位置。在言语体系中,言语和语言处于一种辨证的关系,二者有规律地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实现各自意义的过程中构成一个整体。言语体系因为语言和言语各自的特性和功能而具有了多样性和混杂性。
再看什么是言语。对于言语的理解,各家也不尽相同。有的理解为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说出来的具体的话;有的认为言语就是言语活动。如果给言语下个简单的定义,可以说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关于言语的具体含义,我们还得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寻答案。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由单位和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单位”是构成语言的材料,“规则”决定这些单位如何组合。语言是言语体系中社会的一面,而言语体系中个人的一面就是言语。索绪尔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第35页中说:“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其中应区别开:1)说话者赖以运用规则表达他的个人思想的组合;2)使他有能把这些组合表达出来的心理物理机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索绪尔把言语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 说话者赖以运用规则表达他的个人思想的组合”,即言语作品;另一部分是“使他有能把这些组合表达出来的心理物理机制”,即言语活动。索绪尔在教材的第42页又重申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言语在这同一集体中是什么样的呢?他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合;其中包括:a)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组合,b)实现这些组合所必需的同样是与意志有关的发音行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索绪尔所说的言语包括言语活动——实现这些组合所必需的同样是与意志有关的发音行为;言语作品——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组合。我们可以用下图简单的表现出几者之间的关系。
event是什么词性
下面我们再论证语言与言语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索绪尔有十分精辟的论述。
首先,索绪尔以为语言是言语体系中社会的一面,言语是言语体系中个人的一面。语言是言语体系中社会的一面,含义有二:一是从语言的存在来看,语言存在于个人的大脑中是不完整的,它存在于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的头脑中;二是从语言的强制性来看,个人的言语必须受到语言的支配和制约,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一社会契约,别无选择。言语体系个人一面的含义是什么呢?一个人在进行言语活动时,由于个人意志和心智的关系,他说话的方式会有所偏好,如语音的轻重、句式的长短、词语的丰富与否,这些都属于个人的行为。这正是言语体系个人的一面。但需要强调的是,说言语是个体的,这是相对于语言的社会性而言的。言语说到底是主体交际的产物,在社会这个大范畴下,无论是言语还是语言都具有社会性。
其次,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总是领先于语言。在人类拥有语言之前,有一个言语阶段,人们首先是在言语活动中意外发现观念和词语形象的结合,当这种结合被大家承认后,才变成语言。但语言一经产生,它就不仅仅是言语的产物了,它反过来又会支配和制约人们的言语,成为言语所必需的契约。言语又是语言演变的动力,“是言语推进了语言,是听到别人说
话时获得的印象改变了我们的语言习惯。”语言和言语有相互转化的可能。当个人的言语逐渐渗透到集团,被集团所接受采纳,那么言语就变成了语言,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一种语言形式逐渐被另一种语言形式取代而退出语言,而个别人还在运用,那么这种语言形式就变成了言语形式。因而,语言和言语是彼此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最后,语言对于言语而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虽然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有点像把同样的词典分发给每个人使用”,但语言是在各种言语活动中界限明确的实体。它独立于个人,个人不能创造它,也不能改造它。在个人进入某一言语社团之前语言已经存在,个人的言语要想被理解,即具有表达功能,必须学习和依赖作为社会规约的语言。语言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它可以从复杂的言语体系中离析出来,因为言语体系是异质的,但语言却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
下面讨论一下言语和语言的划分。句子是言语和语言的分界线和交叉点,在句法平面上,索绪尔关于言语和语言的划分比较模糊,从教材中可以看出他倾向于把句子划入言语范畴。在教材第172页他说:“句子是句段关系的最好不过的典型,但是句子属于言语,而不属于语言。”可是他又认为一些习惯用语、固定搭配属于语言,因为人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其实句子
本身在言语体系中就扮演着两种角。在语言结构系统构成中它是最大的单位;在言语活动中它又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从前者看句子同语素、字、词和短语一样是处于静态地位的语言单位,无疑属于语言范畴。从后者看,句子是人们说出来的话,是富于变化、处于动态的言语作品,当然可以划入言语之内。由于“句子”这个术语本身担负着两种职责,导致了人们在认识上的模糊。我们不妨再引入一个术语“话语”来承担句子作为言语作品时的含义。话语,就是人们在交流思想是说出来的话。这样,句子作为语言结构的单位就必然归入语言范畴,而话语作为言语作品就属于言语范畴。
索绪尔从对古典语言研究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深刻反思中,把言语体系两分,为语言学确定了唯一的研究对象,从而为现代语言学建立了新的坐标,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纪元,其深远的意义必将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而得到验证。正如1933年英国语言学家阿伦加德内写道:“把注意力引向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上去的是费迪南·德·索绪尔。我认为,这项区分的意义如此深远,迟早它必定成为科学地研究语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张世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C].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3]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裴文.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沈家煊.现代语言学词典(A Dictionary of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胡明扬.语言与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7]岑麒祥.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前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云云 马小成,贵州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