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精特新⼩巨⼈企业奖励有多少钱及其他好处重点介绍,补贴20-50万
华夏泰科⼩编了解到北京专精特新⼩巨⼈企业奖励有多少钱,对获得“专精特新”中⼩企业称号
的企业,给予最⾼20万元奖励;对获得“专精特新”⼩巨⼈称号的企业,给予最⾼20-30万元奖
励;国家级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50万元⼀次性奖励等。⽀持企业申请智能化、数字化
和绿⾊化技术改造项⽬,对符合条件的项⽬给予最⾼3000万元的奖励。以下是华夏泰科带来
的北京专精特新⼩巨⼈企业奖励有多少钱及其他好,希望有所帮助。
(⼀)北京专精特新⼩巨⼈企业奖励有多少钱
1.西城区《北京市西城区⽀持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主创新若⼲规定》(西⾏规发
【2021】1号)
(1)国家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次性30万奖励;
(2)北京市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次性10万元奖励。
app开发多少钱
2.丰台区《丰台区促进⾼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试⾏)》(丰投促发〔2020〕5号)
(1)国家级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60万元扶持;
(2)北京市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30万元扶持。
3.⽯景⼭区《⽯景⼭区加快“新基建”促进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暂⾏办法》
北京市“专精特新”中⼩企业,对其⽣产经营活动中发⽣的银⾏贷款利息、贷款担保等费⽤给予
最⾼50%的贴息或担保补贴⽀持。
4.通州区
(1)国家级专精特新“⼩巨⼈”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最⾼50万元奖励;
(2)北京市专精特新 “⼩巨⼈”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最⾼20万元奖励;
(3)北京市“专精特新”中⼩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最⾼10万元奖励。
《通州区⾼精尖产业发展资⾦管理办法(试⾏)实施细则(2021版)》(通经信局
〔2021〕72号)
5.顺义区《顺义区打造⼤中⼩融通特⾊载体推动中⼩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专项资⾦实施办法》
(1)国家级专精特新“⼩巨⼈”企业称号,给予⼀次性50万元奖励;
(2)北京市专精特新“⼩巨⼈”企业称号,给予⼀次性25万元奖励;
(3)北京市“专精特新”中⼩企业称号,给予⼀次性10万元奖励。
6.怀柔区《关于精准⽀持怀柔科学城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的若⼲措施》
⽀持龙头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发展。⽀持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于全国前列的科
学仪器和传感器企业、⾏业龙头企业、⼀流仪器服务机构在怀柔科专精特新学城落户,设⽴总
部或分⽀机构,对经认定的企业或机构,根据⼊驻形式,给予⼀次性最⾼不超过300万元资⾦
奖励。
7.密云区《密云区⽀持企业发展办法(试⾏)》
(1)国家级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50万元⼀次性奖励;
(2)北京市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20万元⼀次性奖励;
(3)北京市“专精特新”中⼩企业,给予20万元⼀次性奖励。
8.其他区
(1)对获得“专精特新”中⼩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最⾼20万元奖励
(2)对获得“专精特新”⼩巨⼈称号的企业,给予最⾼20-30万元奖励。
(3)国家级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50万元⼀次性奖励;
(⼆)提升技术创新能⼒
1.⽀持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持企业积极申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项⽬,对项⽬设备购置、房租、研发投⼊等分档予以⽀持,第⼀年最⾼⽀持200万元,第⼆⾄三年⽀持⾦额最⾼不超过500万元。通过“揭榜挂帅”和“赛马”⽅式,解决企业关键核⼼和“卡脖⼦”技术难题,同时⿎励企业转化落地⾼校、科研机构研究成果,对符合要求的项⽬给予资⾦⽀持。⽀持企业参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和
北京市产业创新中⼼等平台建设,优先⽀持“⼩巨⼈”企业牵头申报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质量发展专项项⽬。
2.加强新品⾸制⾸试⾸⽤保障。⿎励保险公司加强产品创新,为重⼤技术创新产品的⾸制⾸购⾸⽤,提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保险服务。加⼤政府采购对创新医疗器械的⽀持⼒度,⽀持企业向国家药监局申请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同品种获批准注册的医疗器械注册,对接国家药监局加快审批。⾼质量建设研究型病房,推动市属医院加强创新药械临床研究。结合医保⽬录内创新药械使⽤情况,合理增加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总额,提⾼医疗机构使⽤创新药械积极性。加快制定智能装备、新材料、⼯业软件、⽹络安全和信创、新⼀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新产品⾸试⾸⽤激励政策。
3.推动⾼质量场景建设和智算平台算⼒开放。加⼤市、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盈利性基础技术研发、验证底层平台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持,并引导向企业开放。针对企业创新产品,实施⼀批前瞻性、验证性、试验性应⽤场景项⽬,形成最佳实践案例并向社会推⼴。发布政府投资项⽬应⽤场景建设需求,⾯向企业征集优秀解决⽅案。⿎励我市智算平台向企业开放并提供先进算⼒⽀持。
(三)推动集约集聚发展
4.⽀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化转型。⽀持企业申请智能化、数字化和绿⾊化技术改造项⽬,对符合条件的项⽬给予最⾼3000万元的奖励。建⽴北京智能化绿⾊化评估诊断体系,资⾦⽀持专业服务商,为企
业免费开展智能、绿⾊诊断评估。遴选⼯业互联⽹优秀服务商,建⽴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池。通过中⼩企业服务券等⽅式,推⼴⼀批优质平台、⽅案、产品和服务。定期开展企业“上云上平台”业务培训和供需对接活动。每年遴选不少于3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5.加快“专精特新”集聚发展。各区围绕主导产业⽅向和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做好⼟地供应保障,打造⼀批“专精特新”特⾊园区。对不新增⽤地扩⼤产能的企业,在符合规划条件下可适当提⾼容积率。⽀持将⽼旧⼚房等存量产业空间改造为企业研发或⽣产⽤房,符合条件的改造项⽬给予最⾼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或贴息⽀持。⽀持特⾊园区建设中试打样和共享制造等产业⽀撑平台,按实际建设投⼊给予最⾼500万元资⾦补助,并根据服务绩效给予最⾼100万元奖励。⿎励各区给予服务平台房租减免、运⾏补助等⽀持,对迁⼊本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巨⼈”企业给予⼀次性奖励。
6.完善重点产业链配套。围绕龙头企业薄弱环节,组织企业开展揭榜攻关和样机研发,根据项⽬投⼊给予最⾼5000万元资⾦补助。⽀持整机(系统)与关键零部件企业开展协同开发和产业化,对符合条件的项⽬给予资⾦补助。按产业链梳理“专精特新”企业,⽀持“⼩巨⼈”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开展并购重组,吸引上下游企业在京落地。
(四)加强上市培育服务
9.⽀持企业挂牌上市。建⽴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做好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和分类指导。设⽴企业上
市服务专员,点对点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并给予30万元奖励;⽀持企业在A股或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市级财政按规定给予每家总额不超过300万元的资⾦补贴,区级财政资⾦补贴不低于市级标准。优化上市办理服务,统⼀出具市场监管、公积⾦、环保、⼈⼒资源社会保障、国⼟规划、卫⽣健康、应急、住建、保密、⽂化执法、城管执法等合法合规信息查询结果。各区对上市企业租⽤的⽆产权⽤房出具是否位于正在实施的房屋征收及⼟地整备范围的证明⽂件。
10.推动上市企业⾼质量发展。探索开展上市企业个性化融资服务,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保险等⽅式助⼒企业发展,⿎励保险机构为上市企业定制个性化保险产品。⽀持上市企业募投项⽬在京落地,为项⽬⽤地、环评、⽤⼯等提供⾼效便捷服务。完善上市企业股票质押风险处置机制,⽀持银⾏、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机构参与上市企业股票质押风险化解。打
击编造、传播上市企业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的⾏为,规范相关报道评论。
(五)助⼒国际市场开拓
11.增强企业海外市场竞争⼒。为企业“⾛出去”提供⽬标国税收、融资、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等⽅⾯信息⽀持。开展北京⾃贸区内企业外债⼀次性登记试点,不再逐笔登记。⽀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带⼀路”沿线国家新设或并购企业、开展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项⽬,贷款贴息给予不超过3年、每年最⾼500万元⽀持和投资性补助最⾼100万元⼀次性⽀持,利⽤⼈民币国际投贷基⾦等提供融资服务。⽀持
开展外贸业务的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国际市场宣传推介、线上外贸展会等活动,按照实际发⽣费⽤给予最⾼70%的资⾦⽀持;对进⼝《⿎励进⼝技术和产品⽬录》中的技术和产品年度总额不低于规定⾦额的企业,给予贴息⽀持。
12.加速知识产权全球布局。⽀持中关村⽰范区内企业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业标准
和“中关村标准”,按照每项标准不超过50万元,每家企业年度累计不超过100万元给予⽀持。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库,⽀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全过程服务;⽀持企业积极申请国外发明专利,与龙头企业、⾼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建⽴产业知识产权促进中⼼,按企业⾼价值专利年度实际投⼊给予⼀定⽀持;加快构建海外维权专家库和专业律师团队,为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维权和纠纷应对等提供咨询服务。⽀持医药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产品认证,对近两年内通过FDA、EMA、PMDA、WHO等国际机构注册,且在本市⽣产并在相应国外市场实现销售的药品和⾼端医疗器械,给予2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年奖励额不超过1000万元。
13.提升品牌影响⼒。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企业博览会、APEC中⼩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搭建产品、技术展⽰平台。加⼤宣传⼒度,讲好专精特新⾃主品牌故事,提⾼品牌影响⼒和美誉度。组织开展质量、计量、标准、认证、技术性贸易措施、品牌建设等⽅⾯培训,引导企业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质量基础设施“⼀站式”服务试点,为企业提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服务和解决⽅案。
(六)强化全⾯精准服务
14.提供“服务包”定制服务。强化市区协同,充分发挥“服务包”机制作⽤,加强调研⾛访和诉求办理,做好属地服务保障。针对商事主体年报、异常名录移出申请、中⼩企业声明函、企业标准⾃我声明等⾼频事项,推动实现⽹上⾃助办理。持续建⽴企业成长档案,开展⼀户⼀档、⼀户⼀策辅导培训,确保税费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15.增强社会化专业服务。加强京通APP“专精特新”服务专区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效服务。发挥中⼩企业公共服务⽰范平台和⼩微企业双创⽰范基地作⽤,定制“专精特新”专属⼯具箱,汇聚⼀批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诊断、技术创新、上市辅导、⼯业设计等多门类专业服务,通过中⼩企业服务券⽀持企业购买优质服务产品,对服务效果突出的平台给予最⾼100万元奖励。
16.加强⼈才智⼒⽀持。建⽴企业急需紧缺⼈才⽬录,⽀持市属⾼校、职业院校开设对应专业学科与课程,建⽴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培养模式,壮⼤⾼⽔平⼯程师和⾼技能⼈才队伍。⿎励市属⾼校⾯向企业聘⽤⼀批产业导师,参与⾼校学科团队建设,联合开展科技项⽬攻关。对国家级“⼩巨⼈”企业招聘世界⼤学综合排名前200位的国内⾼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或“双⼀流”建设学科硕⼠研究⽣给予落户⽀持。⽀持“⼩巨⼈”企业引进⾼端⼈才或急需紧缺⼈才。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经营管理⼈才培训,对“⼩巨⼈”企业实现全覆盖。
本政策适⽤于国家和市级“专精特新”中⼩企业及“⼩巨⼈”企业,⾃印发之⽇起施⾏。
(七)加⼤融资⽀持⼒度
7.完善企业债权融资体系。推进辖内商业银⾏为企业开辟信贷绿⾊通道,并纳⼊重点服务名单。指导银⾏业⾦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满⾜企业不同阶段的资⾦需求。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发“专精特新保”,降低综合费率,实施“见贷即保”。⿎励保险机构推出“专精特新险”,为企业提供信⽤保证保险产品。探索推动“专精特新”园区贷、集合债等⾦融产品创新,⿎励担保机构提供增信。⿎励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如发⽣不良的,给予⼀定⽐例的风险补偿。⽀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式购置研发、检测、⽣产等设备,每年给予最⾼1000万元补贴。
8.加⼤股权融资⽀持⼒度。充分利⽤各级政府投资基⾦,重点⽀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持龙头企业围绕供应链上下游开展股权投资,加强资源整合。⽤好北京股权交易中⼼“专精特新板”,为企业提供挂牌展⽰、托管交易、投融资、培训辅导等服务。建⽴项⽬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向各级政府投资基⾦推送企业股权融资需求,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活动。⽀持北京股权交易中⼼私募股权份额转让交易,⿎励现有母基⾦引⼊S策略,参与受让在北京股权交易中⼼份额转让的优质基⾦份额或已投项⽬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