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春虎年⼿抄报边框简单⼜漂亮
每个新年都有着不⼀样的快乐和幸福,时间真快,转眼间⼜是⼀年的春节到啦,2022年是虎年,你们知道有哪些⼿抄报?⼀起来了解下吧!下⾯是⼩编为⼤家带来的有关2022年新春虎年⼿抄报边框简单⼜漂亮,希望⼤家喜欢。
2022年新春虎年⼿抄报边框简单⼜漂亮
北京春节习俗有哪些
扫尘
“腊⽉⼆⼗四,掸尘扫房⼦”,据《吕⽒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是要把⼀切穷运、晦⽓统统扫出门。这⼀习俗寄托着⼈们破旧⽴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
守岁
除⼣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志》:除⼣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夜连双岁,五更分⼆天”,除⼣之夜,全家团聚在⼀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切邪瘟病疫照跑驱⾛,期待着新的⼀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春风”。⼈们还习惯在除⼣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守岁,是为延长⽗母寿命。⾃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新年的初⼀,⼈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吉⼤利。拜年的⽅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个⼈去拜年;也有⼤家聚在⼀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后来⼀些上层⼈物和⼠⼤夫便使⽤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
写字边框简单又漂亮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岁。压岁钱有两种,⼀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红纸包裹分给孩⼦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夜孩⼦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桃符等,它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学形式。每逢春节,⽆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幅⼤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增加喜庆⽓氛。这⼀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的提⾼,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较多,依其使⽤场所,可分为门⼼、框对、横披、春条、⽃⽅等。“门⼼”贴于门板上端中⼼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也叫“门叶”,为正⽅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
在民间⼈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
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性于⼀体。剪纸在中国是⼀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们的喜爱,因它⼤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装点得红⽕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些⼈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福运,寄托了⼈们对幸福⽣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幸福已到”、“福⽓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氛。年画是中国的⼀种古⽼的民间艺术,反映了⼈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些年画作坊中产⽣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年画、以满⾜⼈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流派,各具特⾊。
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说。即在新的⼀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件事就是燃放爆⽵,以哔哔叭叭的爆⽵声除旧迎新。爆⽵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氛,是节⽇的⼀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的应⽤越来越⼴泛,品种花⾊也⽇见繁多,每逢重⼤节⽇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以⽰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东佛⼭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产的爆⽵花⾊多,品质⾼,不仅畅销全国,⽽且还远销世界。
办年货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服,过年期间的⾷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过春节的⼀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中国⼈办年货的⽅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全国各地春节习俗
辽宁
在辽宁农村,⼀到农历腊⽉⼆⼗三,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做年糕、蒸黏⾖包,很多⼈家还会杀
猪请客,邀来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吃上⼀顿宴席,吃好喝好之后,热情的主⼈还会把灌好的⾎肠分给客⼈带回家。
很多辽宁⼈在⼤年三⼗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年三⼗直到正⽉⼗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年三⼗晚上要点亮灯笼,⽽且要点⼀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上海
除⼣终于来到,新年的庆祝也就进⼊了⾼潮。晚上,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家在灯⽕下团坐⼀起,同吃“年夜饭”。
在年夜饭后,⼤家围炉守岁,边说边笑,边吃杂⾷。到⼦夜时,有⼀些⼈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守⾄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少皆穿上新⾐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相见互道新禧。
⼴东
⼴东潮汕地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包橘⼦,每⾛⼀户亲戚,就要送上⼤橘,⽆论多少,⼀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些祝福的话。落座后,亲戚会以潮汕功夫茶招待,临⾛时,回送⼤橘。“所以,⼀天
下来,你会发现早上带⼏个潮州橘⼦出门回来还是⼏个。”因为粤语送⼤橘为“⼤吉”,回赠是⼀种礼貌。同时在正⽉,每个⼈都要看紧⾃⼰的⼝袋,切忌让别⼈
掏,“被⼈掏⼝袋,意味着这⼀年要被‘掏空’”。
江苏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不动剪⼑,免得⼝⾆之争;不动菜⼑,以免杀⾝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
除⼣,在年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有“恭喜发财”之意;过年扫地不许从家⾥往外扫,唯恐把“财⽓”、“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扫,意为聚财……
四川
四川过年,年30晚全家⼈⼀起吃年夜饭,是做⼀⼤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初⼀早上吃汤圆。腊⾁、⾹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般是腊⽉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要放鞭炮,初⼀⾄初三⽩天“⾛⼈户”(串门),⼀般是看望年长、辈份⾼的亲戚,要带上鸡、蛋、⾯条、酒、叶⼦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较远的还要住⼏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天
场(庙会)、荼馆⾮常热闹,有许多川剧、评书等表演。
⿊龙江
过年吃饺⼦是北⽅⼈的习俗。⼤年三⼗晚上辞旧迎新,⼀定要吃饺⼦,但⿊龙江⼈还要在饺⼦中包上⼏个带有硬币的(现在常⽤花⽣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就预⽰着在新的⼀年⾥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龙江在初五这天⼀定要吃饺⼦,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北京⼈特别讲究过年,尤其讲究过年的吃法。昔⽇⽼北京曾有民谣:“⼩孩⼩孩你别馋,过了腊⼋就是年,腊⼋粥,喝⼏天,哩哩啦啦⼆⼗三;⼆⼗三、糖⽠黏;⼆⼗四、扫房⼦;⼆⼗五、炸⾖腐;⼆⼗六、炖⽺⾁;⼆⼗七、杀公鸡;⼆⼗⼋、把⾯发;⼆⼗九、蒸馒头;三⼗晚上熬⼀宿,⼤年初⼀扭⼀扭……”这民谣中列举的腊⼋粥、炸⾖腐、炖⽺⾁等等,都是春节期间⽼北京的美⾷。⽽在今天,这些都已经是⼈们的家常便饭,但在上世纪五六⼗年代,却只能在过年时⽅可⼤饱⼝福。
⼭东
在⼭东的宁阳县,⼤年初⼀讲究吃馄饨,称之为“填仓”。在黄县、蓬莱⼀带,初⼀早起要照虚耗。由⼥主⼈⼿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落照⼀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暗,然后将年前以⾯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孩⼦起床后,要攀着门闩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
浙江
浙江乌程县在⼤年初⼀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燃烧,并敲锣打⿎,称为“庆⽥蚕”。⼜点天灯于竿上,直⾄三⽉三⽇⽌。宁波初⼀要吃⾖粥。晚上要在关门前,再放⼀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还要加上橄榄和⾦橘,同时⽤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重庆
提到春节,不能不提年夜饭。中国北⽅年夜晚最后⼀道⼀定吃饺⼦,重庆⼈则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上班族⼀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年初⼀,重庆⼈不出门守在家⾥。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年初⼀家⾥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家⾥的财⽓。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成为“霉睡”,是⼀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天,⼤⼈⼩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话,预⽰来年⼤吉⼤利。
吉林
由于东北天⽓寒冷,⼀些⽔果冻过之后,就另有⼀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酸⼜涩,于是⼈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
直接放在树下,盖上⼀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果汁充⾜。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湖北
在湖北农村很多地⽅,因姓⽒不同,吃年饭的时间各异,这⼀习俗可能您怎么也想不到。姓王的,在早晨五点多钟就开始合家团圆了;姓⾼的,则⼀般在中午⼗⼆点左右才开宴;那么姓余的,年饭时间定在天快⿊的六点钟;姓杨的则只能在晚上⼗⼆点以后……
⼭西
⼭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顿饭都是吃饺⼦。煮饺⼦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煮饺⼦要⽤芝⿇秸,意味着新的⼀年像芝⿇开花节节⾼,⽇⼦越过越好。饺⼦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碗外,还要多盛⼀两碗,意在希望⼈丁兴旺!
福建
厦门⼈初⼀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皇⼤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牲醴,及⼀碗春饭。春饭就是在⽩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春”与“剩”谐⾳,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
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外,还要预备⼀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在厅上迎神下降。
陕西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聚集⼦孙礼拜,祭后更醵⾦饮宴,称为“节坐”。初⼆各戚友间则以⾯⾷、猪⾁相赠,称为“拜节”。⾼陵县元⽇,⼀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以⽊炭悬于门⾸,据说可以去瘟疫。⽯泉县以黄纸作钱,元⽇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后,拿到门扔掉。当⽇每⼈必定饱⾷,称为“填五穷”。
春节,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属于家庭的节⽇。今天,中国⼈,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体,依然在⼀年⼜⼀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过春节。在这个时候,中国⼈⼼⾥,没有什么⽐跟家⼈在⼀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的传统,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关于春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