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全力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提升郑州在全国物流格局中的枢纽功能和地位,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
()是在后经济危机时期,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的重要途径。现代区域竞争本质上是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增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从而促进招商,吸引资金,聚集高端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提升本地区制造业层次;还可以吸引更多商品在区域内集散,繁荣区域市场,从而实现产业、物流和市场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运行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国际物流中心的迫切需要。 未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将明显快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区域经济的统筹推进,国际物流中心也将随着
经济发展格局变化向中西部迁徙,中部地区将出现新兴的国际性物流中心,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在中西部城市 - 1 -
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必须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占据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高地。
(三)构建我市战略支撑产业的必然选择。物流业是服务业第一大产业,正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物流业对于培养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郑州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建立大交通、大物流、大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是支撑我市构建科学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
(四)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满足人民众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保障流通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为目标,以《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暨规划布局》为引领,全力打造国际物流园区和航空港物流区两个核心区,立足完善物流设施和网络体系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把郑州建设成为连接世界、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综合型内陆无水 - 2 -
港。
(二)工作目标
1.近期目标郑州网站建设
2012年,郑州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8%。货运量达到2.3亿吨,集装箱始发量90万标箱,航空货运量12万吨,国际货运量占比4%。初步建成覆盖中西部的内陆无水港、辐射中亚欧洲的东方陆港,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和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分拨中心、辐射中原城市的本地配送中心地位初步确立。
2.长远目标
2020年,郑州市物流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8%。货运量约4.5亿吨,集装箱始发量200万标箱,航空货运量50万吨,国际货运量占比7%。把郑州建成中西部领先的综合型内陆港和国内重要的航空货运基地,辐射全国的区域分拨中心,辐射我省及周边部分地区的配送中心。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赵建才任组长、郑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柳身、常务副市长胡荃、副市长薛云伟、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崔凡、中牟县委书记崔绍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任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灏东、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交运委等25个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负 - 3 -
责研究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整体推进工作、各项配套政策,负责向国家、省政府进行重大问题的汇报请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常务副市长胡荃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
秘书长郑灏东、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蔡红任副主任。具体承担政策研究制定、各有关规划衔接与实施,重大物流设施项目建设、物流产业项目进园评审、搭建产业平台包括信息平台的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工作,并制定工作推进计划。(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加强规划引导
按照《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暨规划布局》,编制完成郑州国际物流中控制性详规,为全面启动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提供规划保障。(市规划局、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港区负责)
加大对《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暨规划布局》宣传推广力度,对郑州市计划或在编的各类综合和专项规划,应充分吸收省、市物流规划中关于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布局和建设的有关内容。保持各类规划的有效衔接和统一性。(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各部门配合)
在布局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和物流产业项目时,应充分考虑省、市物流规划中确定的五大物流功能区的关键设施、服务市场、依托产业、功能组成等方面因素。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依托产业为支撑、以国际物流为突破、以先进物流业态为关 - 4 -
,以规划为切入点谋划布局物流项目,增强规划的导向作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各县(市)、区、各部门配合)
(三)加强用地管理
对规划中的五大物流功能区实施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同时,要实施供地集中管理。对物流园区内的项目建设用地,国土部门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现有的用地计划指标,对符合条件的入园项目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同时要积极向省争取追加用地计划指标,优先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物流园区土地须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出让。出让所得必须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利益,将安置费列入地块征地成本。 (市国土局负责,各县(市)、区、各部门配合)
(四)加强基础设施和物流通道建设
1.加快建设五大物流功能区基础设施。积极推进铁路集装箱枢纽站、综合物流信息平台、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内陆港、干线公路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使公、铁、航三港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继续推进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建设,并分别在国际物流区新增东部公路港,在航空港物流区建设航空公路港,在西部物流区建设公路港。加快第二集装箱中心站和起始于北部物流服务区,穿越国际和空港物流区、到达南部物流区的城市货运铁路环线建设。推进航空货运平台一期和空铁联运铁路货运站建设。加快西部物流区大宗商品公铁联运 - 5 -
设施建设和南、北物流服务区日用消费品仓储、配送和流通加工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内陆无水港,加快建设运营指挥中心、港口作业区、仓储中心、冷藏中心、危化品处理中心、集装箱堆场、集装箱维修清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
2.加快建设完善物流通道网络。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加快郑汴物流通道建设,积极推进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新107国道及机场至310国道快速路建设,使107国道成为联系郑州国家干线公路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航空港的重要物流通道,实现与全省公路网全面对接;结合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按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层次,统一规划园区道路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各功能分区、物流基础设施及企业之间的快速、高效连接。规划建设郑州铁路枢纽南、北环线;适时启动机场至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强机场设施和空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中枢航线网络建设。
3.加强与港口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对接。按照无缝衔接理念,加强公铁海航联运,构建外联内通、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多式联运体系。积极加快与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等港口城市的对接,逐步提升郑州物流枢纽地位。加强与武汉、西安、重庆等城市的对接,共同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加强与省内及晋东南、冀南、鲁西南、皖西北等物流节点城市的对接,完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和区域快速干线网络,细化分工,错位发展,提高区 - 6 -
域物流竞争力。(市交运委负责,相关县(市)、区和郑州新区配合)
(五)加强审批管理
建立重点物流项目和进入物流园区企业认定制度。对于入驻物流园区的重点物流项目按以下条件审核:一是由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国际著名跨国公司设立的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或由国内知名物流企业或本市重点物流企业设立的投资额在10000万元以上的。二是对郑州发展区域物流和区域配送物流、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具有一定推进作用的多式联运、仓储分拨、配送中心、快运速递、集装箱运输、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综合物流服务、物流信息服务、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物流项目。三是对于具有现代物流理念,所依托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水平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或物流信息系统投资项目,经领导小组审批后可适当降低投资额标准。(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
成立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依据物流企业资产、营业额、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专业人才结构等因素制订物流企业进入物流园区标准,提出对重点物流项目和入园企业的专家认定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申请进入物流园区的项目,由投资企业提供立项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通过项目所在区发展改革部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物流专家委员会和规划、 - 7 -
国土、交通、工商等有关专业职能部门分别召开论证会议。经过论证,上报领导小组,对于物流园区详细规划、功能布局、入驻条件,基础设施用地比例等达到要求的项目准予立项,并形成会议纪要。(由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项目立项以后,规划、国土、建设、交通、工商、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要根据会议纪要精神,按照相关建设审批程序,实施并联审批。有关部门要简化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从优减免有关审批费用,积极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由市各职能部门负责)
(六)加强四大平台建设
1.搭建物流业投融资平台。
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城投、郑投、市地产、市建投、交投、水务、公共住宅、轨道交通等多个投融资平台,根据项目不同性质,形成针对物流中心建设的专业化投融资体系。通过银行贷款、PPP (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BOT(特许权融资)、ABS(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融资方式,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和循环式发展。引导商业银行积极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支持。鼓励担保机构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鼓励和引导外资、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投资物流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市金融办负责, - 8 -
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配合)
2.建立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以建设数字化郑州为契机,按照政府推动、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原则,以互联网为载体,
构建由物流公共管理信息、物流业务信息交换和行业、企业物流信息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平台包括数据交换中心、商务认证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等内容。通过整合各系统的物流信息资源,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电子政务系统、行业和企业信息系统及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有效连接工商、税务、质检、外汇、管理等职能部门,以及海关、港口、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部门,实现行政部门、口岸和企业数据对接,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成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的神经中枢。(市工信委负责,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交运委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