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20xx年上学期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学院指示,本学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将针对一门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改善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确保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对象
“Java程序设计”课程(16级计科1班)
二.改革思路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改变过去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采用引导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改革机构
教研室设置课程教学改革小组。
责任人:xxx
大一java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参与人:教研室其他成员
四.改革措施
16计科1班采用了新的培养方案。“Java程序设计”课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进行,去除了先导课程中的“C++程序设计”,仅仅保留了“C语言程序设计”。学生在学习“Java程序设计”课程之前,编写程序的能力相对比较欠缺,更没有接触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相关思想,因此,课程的教学难度相对以前更大。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拟采用以下改革措施。
1. 教学内容
(1)重点传授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2)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动手写程序。
2. 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中,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Java语言的应用,并对Java语言的学习产生兴趣。
(2)理论教学中,通过比较式教学,让学生明白Java语言和C语言的区别,并认识到Java语言的优势所在。
(3)理论教学中,充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初步的程序设计知识后就马上开始完成一定的编程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学习部分新知识。
(4)邀请企业开发人员来进行专业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目前行业前沿的发展状况,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和动力。
3. 教学方式
针对自主性学习进行了以下尝试。教师在本次课结束之前,针对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一个开发任务,在下次课中由学生来演示程序并讲解开发思路,教师负责组织、点评和总结,并将学生的完成情况记入平时成绩。一个学期开设4到5次这样的课,每次课精心组织,确保效果。
4. 实验教学
对布置给学生的编程任务进行一对一考核,严格把关,避免抄袭和代做现象。
5. 教学监督
定期收集来自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意见并组织听课,定期召开课程教学改革专题会议,以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评价方式
课程结束后,针对考核结果与往届学生进行比较式评价,教研室内部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20xx年x月x 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