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影视化流行动因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文学和网络碰撞出激烈的火花,网络小说这一新的文化样式逐渐在大众中流行起来,吸引了一大批的年轻读者,甚至是影视剧的创作者.2000年,一部名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开启了网络小说影视化的道路。本文首先简述了网络小说影视化的背景以及国内外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以网络小说影视化概念为基础,阐述了目前网络小说影视化的现状,以及网络小说影视化的流行原因分析,最后,根据流行动因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网络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原因分析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000年,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同名电影出品,可惜的是这次改编没有受到人们的
关注,最终黯淡退场。随后的十多年,网络小说的蓬勃发展给面临“好剧本难寻”问题的影视剧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改编之路也在摸索中跟跟跑跑地走了过来,并且逐渐成熟稳健。由于网络小说的篇幅以及题材限制,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情况较多,被搬上银幕的作品较少,相形之下,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之路走得更为艰辛.值得欣喜的是,近几年来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频频传来捷报,主要代表作有《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搜索》、《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等,这些作品不仅有不错的票房收入,更是赢得了上佳的口碑,可以说是网络小说电影改编的优秀案例。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文化语境是一个更加注重大众消费的环境,从网络小说的大众读解到走进电影院观看故事,这两种精神文化活动都呈现了与新时代下的消费语境相关。这两种文化消费行为,因为改编而变得更加具有互动性和影响力,而大众对于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
  鉴于此,本论文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网络小说影视化的基本概念,什么叫网络小说影视化,具体是指什么。第二,当下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产生和流行原因,即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这一点主要是从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网络小说本身特质
以及小说与电影的共性上来展开分析。第三,通过分析网络小说影视化流行的原因,来关注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可以改进地方,为我国网络小说影视化提供有益的意见或建议。
(二)研究综述
“当电影日益摆脱杂耍性质和新闻纪录片的形式,开始讲述一个有一定长度的完整故事时,便天然地从叙事艺术的典范-—小说和戏剧中汲取营养,于是也开始了电影改编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由文学改编的电影就是出自电影艺术大师梅里爱之手-—《月球旅行记》,改编自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据考查,192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由文学改编的电影,即以法国侦探小说《保险党十妹》为蓝本创作的《红粉點髅》。
在电影扎根中国的百余年历史中,有关文学改编电影的论著数见不鲜。如张宗伟的《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从改编本体、改编方法、名著与现代文学经典改编以及外国文学改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比较系统全面。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界对网络文学和网络小说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主要有欧阳友权教授主持组织编写的“网络文学教授论丛”,其中有《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批评论》、《网络叙事学》、《网络文学禅意论》、《网络文学的民间视
野》等等.作为国内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的学术丛书,这些著作从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最终在网络文学的概念界定、学理形态的研究、发展史的梳理方面做出了系统的总结。另外,还有一些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对网络文学作了相应的研究,如张划夷的《新世纪网络小说的消费特质》概括评析了网络小说的主题意向,考辨了网络小说的消费特质和网络小说的价值意义及其消极影响。
但是,由于网络小说的影像改编是从2000年幵始,而且前半阶段的改编一直不瘟不火,所以对于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研究较少。现有的一些研究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因为网络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案例较多,研究多以电视剧改编为主,略少提及电影改编,即使提及也只是个案分析,缺乏系统整体的探讨.这些研究主要见于周志雄所著的《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以及学位论文《中国网络小说影像改编作品研究》、《从自由到捆绑——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困境探析》、《从小说到电影:2005年至2012年改编华语电影现象及个案研究》等。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是以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揭示网络小说影视化的内在动因
(四论文框架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网络小说影视化的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  网络小说影视化的现状
第四部分  网络小说影视化流行的动因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二、网络小说影视化的基本概念
(一网络小说的概念
在众多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最能满足人们将生活与艺术紧密结合之愿望的文学形式”。的确,传统的文学创作由于出版机制、文化导向、商业因素等方面限制了普通人进行小说创作
的自由,而网络小说的出现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也就是网络宠儿们的自我表达和交流欲望。
什么是网络小说?有论者认为网络小说是指网络写手在互联网原创或在原作、原型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首发于网络且可以再创作过程中与读者进行双向交流的叙事性文本。网络小说家李寻欢提到:“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其真正意义就是使文学重回民间”。还有学者认为存在两种意义上的网络小说:“一是将传统的‘平面印刷’(纸媒)小说作品数字化,然后发表于网站或张贴于文学创作版的作品;二是指含有‘非平面印刷'成分的数字方式发表的时下小说作品——学术上惯称超文本小说。对于前者,网络只是一种新的媒介方式,在于把印刷类小说从纸上搬到网上;而后者,’非平面印刷'成分包括动态影像与文字、超级链接设计、交互式读写功能等,指作者直接创作并把网络作为首次发表的媒介而发表的作品,这时网络就不仅仅是媒介工具而已.” 显然,后者意义上的网络小说在特性上更为纯粹,即从网络小说的创作到首次接受都是利用网络平台.但是,第一种分类是基于确实有一部分小说是因为网络传播而广受追捧,如本文涉及的《杜拉拉升职记》就是这种情况。
因此,网络小说的广泛涵义是指所有那些在网络上传播的小说,但从网络小说起源的狭义和纯粹特性层次上来看,主要是指由网络写手创作并首次在网上发布,进而流传的小说形式.
(二网络小说影视化的概念界定
城市文化的质属性
三、网络小说影视化的现状
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已有十余年历史,此改编源于 1999 年。1999 年一部名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网络小说进入大众视野,风靡全国,该小说语言极具特,人物形象鲜明。小说中的“轻舞飞扬”成为女生们模仿的对象,同时也成为众多男士的“梦中情人”。网络小说以令人惊奇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正是该小说的独特与新奇引起影视创作者注意,2000 年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自此网络小说与影视剧正式联姻.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广泛引起注意是在2010年,2010年起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的产量急剧上升。201年至今如此短的时间内改编完成上映或播出的作品已达 20 余部,并且出现了播一部火一部的状况.如根据艾米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山楂树之恋》、根据九把刀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根据流潋紫的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改编的电视剧《甄嬛传》、根据辛夷坞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都是人们热议的影视作品。特别是《甄嬛传》火爆荧屏,此剧从出品到现在已经在各大卫视进行了多轮播出,并且近期成
功登陆美国主流电视台。2010 年开始网络小说也开始成为很多著名导演创作影视剧作品的素材,网络小说的改编得到主流影视创作者的喜爱。如 2010 年,张艺谋根据艾米的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创造了 1。6 亿的票房,此成绩刷新了国产文艺片的票房纪录。2011 年 11 月滕华涛导演的,2由鲍晶晶网络小说《小说,或是指南》改编的电影《失恋 33 天》上映,收获 3。5 亿票房。2012 年 7 月,陈凯歌导演的,由文雨的网络小说《网逝》(又称《请你原谅我》)改编的电影《搜索》上映,再次打破国内文艺片票房纪录,喜获 1。8 亿票房.网络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的出现是影视创作者对影视剧创新做出的努力,暗合了广大观众的观影需求和自我利益的追求
四、网络小说影视化流行的动因分析
(一)威尼斯概述
威名城,
(二)威尼斯城市主题文化的建立
威尼斯
(三)威尼斯城市品牌的建立
威尼斯
五、结论
威尼斯
参考文献
[1]房丽娜. 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的叙事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孟艳. 中国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胡青青. 女性的“他者”藩篱突围—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女性叙事探析[D].南昌大学,2013.
[4]姚常龄。 网络文学改编电视剧研究[D]。山西大学,2013.
[5]王颖. 网络书写里的光影世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3。电影网页设计代码
[6]谢宏娟. 中国网络小说影像改编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7]沈雅斐。 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的历史与可行性分析[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S4:87-91.
[8]唐玉星. 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成功之道——以《步步惊心》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14,29:251.
[9]蒋琳. 严歌苓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探究[D]。西南大学,2014.
[10]胡梦霞. 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现象分析[J]. 大众文艺,2013,0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