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IT解决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Solution就是针对某些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通常指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方案必需有明确的对象,或者施行的范围和领域。(这些要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的行业,领域,阶层,类别等等)。
解决方案的产生过程大致可分为: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 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 执行→ 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 总结。
    IT行业解决方案就是:针对某行业普遍存在的某些类问题所给出相应配套的软件或软硬件的解决方法,例如:财务软件可以解决财务手工记账的繁琐,管理不便等问题,ERP软件可以解决公司进销存问题等,hadoop解决网络大数据存储读取速度慢等问题。
    IT解决方案是对一个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围绕具体的需求而展开,阐述技术、方法、产品和应用;方案的设计应充分理解需求,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和产品满足或引导用户的需求,并阐述方案的特,体现方案的竞争优势,实现公司在项目中的目标;另外解决方案还要理解项目的商业特性、技术特性和项目特性。

    2. 如何写好IT项目解决方案
    在公司作为一名售前工程师会有大量的方案策划落到头上,这些方案里小的有几十万,大的有上千万。如何写好方案一直是我们很关注的事情。
    而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方案提交前一两天接到写方案的任务,也不能不做,只好心里大骂一句,骂完后就打电话搞清楚别人的要求,边问就边构思整个方案的推导思路和结构提纲。
    所以我其实也特别紧张,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大脑也高速反应,基本上几分钟电话或面谈完思路基本就有了,然后该干嘛干嘛,一些零散的小时间把思路不断推导一下,然后到了一个比较安静和完整的时间前才开始写,这个时候基本上要写的话都想清楚了,只需要不断敲字,敲字的时候也是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大脑也高速反应,越写思路越开,很快也就完工了。
    写方案不难,知道怎么写才难。关于写方案我总结一点,结构化地去组织你的思想。有结构就有思路,有思路就有方案。
另外真正写方案的人,对自己写过的方案是永远不会满意的,只有这样,每次都会进步一点点,解决方案水平质量就会随公司能力不断增长。
    当然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你到底为什么写不出好的方案呢?基本上原因可以归为四类:

    2.1 第一种是没有体系
    一旦用户要求提供关于网络的方案,很多人大脑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很多人说起自己的产品来,好像知道不少卖点,不过真要写出来,又觉得无从下笔。
    这种情况一般是写方案者不熟悉自己产品体系造成的,知道一两个甚至更多的产品卖点不难,但难就难在成体系,知识就是成体系的点构成的,而不是一句离散的说法构成的。
    因为我们这个行业从业人员说句不客气的话,大部分对所销售实施的管理系统并没有很深入的研究,都是半路出家,从头开始,在学习过程中熟悉,在熟悉过程中领悟。所以一下子去驾驭一个整体方案是很痛苦的。只有当一个人对一个产品思路有体系以后,才能够写出完整的方案,否则就是一个单元也要费尽脑汁。
    所以一个人要想写好一个方案,首先要把自己产品的来龙去脉,功能模块,适应领域,典
型客户实施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逐步补充竞争对手知识和一些技术性知识,不断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2.2 第二种是没有思路
    有很多用户看多了模板化的方案以后,想看一些针对他们自己的业务的个性化内容,这个时候有的人按照标准方案模板修改还勉强能对付,但对于个性化内容针对性方案就速手无策了。
    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讲还是写方案者不熟悉企业业务造成的,写方案,特别是针对性方案不仅仅要求了解企业的需求,而且要知道这些需求是在何种业务需求下产生的,用户提出这样的要求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把这个问题出来,一般针对性解决思路就有了,有了思路,自然可以很好的写方案。
    所以一个人要写好方案,还需要了解下游客户的业务,了解业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做几次详尽的业务调研,有了业务调研做基础,在调研过程中把握用户关注,重难点问题,自
it是什么行业然可以比较好的确定方案的个性化内容思路。
    解决方案就是把客户的利益和产品特性之间建立一个逻辑性的桥梁。

    2.3 第三种是没有素材
    一般不经常写方案的人,在写一个方案的时候,即使有想法,有思路,但往往也会很累,就是因为缺少足够的素材。很多项目现在都是投标,不同用户可能有不同投标的要求,这样很难用一个方案去适应所有的用户,因此在每个方案中都有一些需要准备的内容。
    这些内容基本上是通用的,但如果没有足够积累每次编制方案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造成方案完成周期过长。
    所以写好方案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第一方案编制者对企业业务要很熟悉,或者有相关业务调研经验,第二方案编制者对产品非常熟悉,至少对自己产品功能模块作用很清楚,第三方案编制者手上有大量可公用的素材库。


    2.4 第四种是没有层次
    很多人刚和用户接触没有多久,为了表现自己对客户的重视,马上表示要提供方案,当然有的客户刚刚开始选型,也不知道到底要什么搞,也要供应商马上提供一个方案。
    结果拍胸脯容易,写方案难,自己写不出来只好求公司,公司没有安排专人了解情况,只好按模板制作一个,用户一看几个供应商内容都差不多,觉得不好,又总结出一些个性化要求,于是大家有开始折腾第二轮方案。
    其实方案编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策略,不要轻易提供方案。刚开始接触是可以提供项目合作建议书,类似可行性报告,项目需要考察软件技术,可以提供标准的产品技术白皮书,到了经过售前调研,有所准备,在演示前后阶段和其它竞争对手刺刀见红的时候,才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提供解决方案或者投标书。
    过早提供方案只能匆匆了事,时间紧急,质量自然不高,自然也就觉得方案难写。想急就又能解决问题的事情,本来就是一般人做不来的。
    方案想要写得好,一定要用心,用心就一定要耗时间,指望用几个小时写出一个高质量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做了精心调研,你写不出一个好方案唯一缺的是技巧。写方案是一种技巧性工作,明白了这一点,大家都可以经过练习写出好的方案。

    2.5 第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只有论点,没有论证
    不好的解决方案粗看起来非常厚重,其实都是功能罗列,像产品手册摘要版,不像方案书。
    不好的方案是一大堆内容,淹没在一堆纸里面,也不知道想说什么,给你一个厚度,证明我们的工作质量很高。我们国内许多的企业客户特别是大型企业都很在乎这点,认为可以从方案厚薄中看出对项目重视程度。
    如果你做了精心调研,你写不出一个好方案唯一缺的是技巧。写方案是一种技巧性工作,有个金字塔式的写做原理,也就是说文章一定是有结构的。所以真正好的方案,不一定厚,但能看出你用心,你认真。
    现在的解决方案一个不好的倾向是长、厚、全看起来面面俱到,其实对决策者没有帮助。所有的方案无差异性,每家供应商都说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且都有成功案例。
    结果所有的方案都无法给决策者简明的判断依据,不得不费更大劲去做产品演示和用户考察。
    其实很少有企业高管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在企业你随便去一个人,对问题都能讲一通,在企业你费很大劲,可能都不到一个人能告诉你这些问题可以怎样去解决。
    通观这个方案并没有研究为什么企业会产生这么多问题?问题是这些问题是什么产生的?为什么出这么多问题?而是不断说我能!我能!选我,选我!
    如果不能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去解决这些现象,就象治病不能治根一样。这样一个模板化,自我膨胀化的方案想打动用户的心是非常困难的。
    不好的解决方案最大的问题就象写一篇议论文,能够发现问题(这个也是模板化的,可惜中国企业大部分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多问题并不少见,总以为自己是特殊的一类企业),提出答案(搞信息化),但没有论证(为什么搞信息化和企业管理进步有联系呢?)。